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银行:在创新旗帜下翱翔的“鹰”(看上海银行创新求变之道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2:2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徐海慧 发自上海

  【编者按】

  上海银行以过硬的服务“从小”做起,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并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但其董事长傅建华依旧强调“创新”。因为他知道,在四大银行和其他
股份制银行的夹缝中生存,没有创新性“绝招”是难以壮大的。

  今天起,我们推出“看上海银行创新求变之道”系列报道,希望能对业界有所启发。

  在宁波市解放路上一幢普通的楼房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首家异地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网点用房正在进行着紧张忙碌的装修工作。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筹建负责人蒋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分行有望在明年3月中旬“开门迎客”,而一般设立分行需要6个月左右的筹备时间。

  这是一个标志,有我国银行业“第三集团”之称的城商行跨区经营之路,将从这里启航。

  绣球首抛,为何偏是宁波

  上海位于

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劲也最具优势的长三角区域,选择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作为版图扩张的对象是顺理成章的,那么,在该地区星罗棋布的经济强市中,上海银行第一次在异地设行,为什么花不旁落,偏偏青睐宁波呢?

  上海银行高层向记者表示,这是在综合分析宁波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上海银行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特色等因素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一方面,宁波的整体环境非常好。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最近发布的《2005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宁波在城市金融生态综合排名表上位居第二,当地经济金融资源充足,资金需求旺盛,同业竞争适度,信用和市场环境都不错。

  并且,其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好,中小企业、出口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这些既为上海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与其“坚持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十分吻合。

  另一方面,宁波离上海地缘上较近。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正逐步走向经济一体化,上海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和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快捷、便利、安全的交通信息网,极大地缩小了对周边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管理半径。而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当地的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与上海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物流和资金的流动非常频繁。

  另外,上海与宁波一衣带水,地域相邻,人缘相亲,地缘和人缘关系密切,上海人中祖籍在宁波的占比很高,而上海银行客户中也有相当数量的重点客户在宁波拥有企业。选择宁波作为首发,上海银行可以说占尽了“地利”、“人和”。

  前无古人,必走创新之路

  既然是“首家”,就意味着也许“后有来者”,但作为一个城商行在异地设行,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也就是说,没有现成的经验或是模式可以参考借鉴,上海银行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走独立、自主、创新的路子。对上海银行来说,在长久的酝酿和期待后终于能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本来是兴奋的,因为机会更多了。但是,跨地区设行便意味着加入了另一个“战团”,“搅混”当地原本平静的“塘水”,因此竞争也便显得更激烈了。

  怎么办?上海银行的答案是,目前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程度较高,上海银行会以“创新”开道。

  蒋洪告诉记者,创新的前提是明确的市场定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产品和服务等的创新,才符合上海银行长期的发展战略。上海银行定位于“坚持中小、服务市民”,打造了中小企业的系列金融服务品牌和个人金融服务特色,在上海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现在,他们将继续坚持这一定位,把这一品牌和特色延伸到宁波。

  当然,定位不变并不代表墨守陈规,定位也要因地制宜,也要有创新。宁波有不同于上海的地方特色和竞争环境,并且上海银行在宁波也没有网点上的优势,因此在初期,他们将把个人客户锁定于中高端市场,企业客户着重于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及外向型企业,逐步确立起有别于上海市场的“宁波特色”。

  许多人都知道,在定位问题解决之后,管理和服务便成为一家银行的重头戏。这里面的创新才是竞争获胜的关键。此时,上海银行的高层知道,不管异地申办分行在政策、监管层面取得了怎样的突破,又或者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城商行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也不管其定位到底如何准确到位,现在的关键,便是获批后异地分行的业务能不能做好。此时,宁波分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便成了重中之重。

  上海银行领导向记者表示,上海银行是国内银行业中较早实施扁平化管理的银行之一,对于筹备中的宁波分行,未来也将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在授信授权、稽核、审批等各方面都直属总行领导。而实践证明,这是一套适合上海银行的管理模式,即在授信授权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总行统一授信授权,分行不向支行转授信授权;分行实行专业、集中贷审模式,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日常风险管理和贷款集中审批。在授信风险监控方面,异地分行授信风险监控纳入总行统一的现场监控与非现场监控体系。在信贷资产风险监控方面,异地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运行统一纳入总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管理平台,执行总行统一的操作技术标准;建立对异地分行信贷资产质量监测报告体系,严密监测资产质量的变化,分析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时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在稽核监督方面实行“由总行稽核监督部和分行行长双重领导、全行系统垂直管理”的稽核监督体制。总行将向异地分行派出稽核特派员,并根据业务需要配备助手若干,履行异地分行的稽核监督职能。

  这些,都会被“COPY”到宁波分行的管理中。但是,这些制度设计和操作模式是否科学、高效和合理,都需要在宁波分行未来的营运过程中得到检验。“肯定需要改进和创新,这是我们目前最关切的事,”上海银行一位负责人表示,“但如何创新还需要时间,我们还不想妄动。”而所有这些摸索,都将为其他“后来者”提供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在宁波市场上,台商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上海银行恰巧与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及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港台客户服务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在宁波,上海银行将进一步借鉴这一合作模式,立足于创新,为当地的港台客户不断推出金融产品和拳头产品。

  未雨绸缪,筹划美好蓝图

  宁波分行可以说是上海银行第一个生在外地、长在外地的“孩子”,为了它的出世,上海银行费了很多心血,也含着诸多期待。在它呱呱坠地之时,上海银行显然已经为它的诞生做了充分准备,甚至对未来美好蓝图也做过一番筹划。

  事实上,想要做到未雨绸缪,就需要作“有心人”。上海银行在异地设行问题上显然早有打算。因为在1996年上海银行于浦东新区设立浦东分行时,由于政策和区位上的差异,就对完全按照跨区域的分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试探性”运作。从那时起,他们便很注意在跨区域设置分行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积累经验。

  宁波分行明年3月中旬即可开业,准备时间之短,说明上海银行在获批前,就已经在为相关实质性工作做了充分的铺垫。在11月29日银监会的批复下来后,上海银行没几天就在宁波当地媒体上发布了招聘广告,广告内容中给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招聘岗位、人员数量及岗位职责与要求等。这表明,宁波分行的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力资源安排已经成形。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些,都是缘于前期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

  据悉,对宁波分行,上海银行计划拨付营运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且在运行初期不进行严格的存贷比考核,还会通过总分行联动的方式帮助其拓展一些重点项目和优质客户。

  第一次跨出家门到宁波设立分行,上海银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宁波当地银行机构的竞争关系,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如何协调处理与分支机构所在地银行同业的关系,更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上海银行高层表示,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定要争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竞争不可避免,但上海银行会积极探索与其他同业银行的合作与互利,推进在网络资源、网点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多赢格局。例如,上海银行可以利用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契机,联合其他城市商业银行,探索组建区域性业务管理和运作中心,推动组织机构联合;还可以积极响应银监会号召,探索参股、控股、合并等重组改造的多种途径,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进行联合并购。

  当然,创新也是上海银行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信誉的必须手段,“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恶性竞争。”蒋洪说

  走出了第一步的上海银行无疑是骄傲的,但这决不是终点。宁波只是“滩头阵地”,是必须要抢占的,而他们的目光早已走出了长三角地区。上海银行董事长傅建华日前曾向媒体透露,在宁波设立分行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将进一步拓展跨区域经营,而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城市以及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都将是他们今后再设分行的候选地。

  “北京是最能扩大上海银行影响力的地方。”傅建华对记者说。看来,在傅建华的蓝图上,尽管有可能遇到困难,但“雏鹰”既已展翅,上海银行在更广阔空间内翱翔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22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