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乐风:用镜头记录北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 |||||||||
虽然中法文化年已在两个月前闭幕,中法文化的交流却依然热络。 11月19日,北京大山子艺术中心另辟蹊径画廊,来自法国巴黎的青年艺术家S téph an e B a lagn a的摄影展在这里开幕。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北京印象,展品主要内容涵盖历史文化、社会风情、自然景观等方面。展出的30余件精选作品,从独特的艺术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传统与现代、浪漫和创新的北京。
B a lagn a先生于今年初到北京,此前他在台湾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并且到过香港、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中国的许多城市和省份。从外表看,一头金黄卷发、高耸的鼻梁、咖啡色眼睛的B a lagn a是个地道的法国人。但是,他那口地道的中文流露出他对中国的谙熟。从他的创作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东西方艺术的交融,在继承法兰西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作品细节之真实、色彩之明快和景观之生动,令人叹为观止。本次展览反映了在“都市化”进程中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想像和个性的表现,在看似平淡的题材上挖掘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B a lagn a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北京的生活,“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流光溢彩的瞬间实在太多,当人们为之拍案叫绝时,我更愿意通过数码影像的方式,把所有的珍惜、留恋、感叹,都留给未来”。 他说,“我要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北京,但是我不要任何修饰和添加的成分。”真实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为人为艺的准则。展出的这些作品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甚至没有命名,也没有做ph o to sh op等技术处理,完全取自天然,照片也是用普通相纸冲洗,留给了观众更多遐想的空间。 夜空流光婉转的绚烂,幻作满墙的姹紫嫣红,街头烟花红尘的多姿,化成一纸的美丽氤氲。空灵飘逸的风景,歌声舞影的袅娜,繁华笼罩的平静,无不沁人心脾。即使是一辆普通的TAXI,在他的快门下也被赋予了艺术的性情和灵魂,在无言的沉默中洋溢着美。 展览开幕的当天,观者络绎不绝。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减退这些有着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爱好者追求艺术的热情和兴致。 一位美国朋友在B a lagn a的作品前驻足良久,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不可思议的美丽!她是不同文化所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来自泰国的一位先生说,这世界因为艺术而没有距离。北京宋庄的一位艺人称之为“一次大胆的文化探险”,他说B a lagn a的作品让他看到了法国同行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展出不到四个小时,就有两幅作品被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定购,而其售价并不高,B a lagn a说,“虽然艺术本身是无价的,但是我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只是被富人买去,我愿意看到更多的平民百姓能欣赏到艺术。” B a lagn a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白乐风。早在1993年,他就在巴黎开始学习中文,此后的这十多年他穿梭于中法之间,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早已在他的身上融为一体。他能端着一杯法国葡萄酒与人们兴致勃勃地聊起他喜欢的中国作家,如徐志摩、鲁迅、巴金、金庸、余华、卫慧等;吃着法国奶酪,他却能潜心研读《水浒》、《红楼梦》、《金瓶梅》、唐诗宋词以及博大精深的儒学。 无论在炎炎夏日的北京街头,还是在寒冷的郊外,他总是踩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四处采风。白乐风的很多绘画作品都被选入各类报刊杂志,如反映台湾社会生活方面的《人本》杂志等。他还曾经为台湾中小学语文教材画过插图,由他独立创作的中文剧本亦被台湾的影视公司拍成短片《异形讯号》。 白乐风坦承,能在中国生活、创作对他来说很珍贵,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创作之余,他还在北京法语联盟教授法文课,颇受中国学生的喜爱。而早在巴黎时,他也曾在ASLC法国语言文化协会教华人学习法语,他的学生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有企业的经营者。他还用从巴黎的学生那里学来的温州方言笑着向我们描述当时的情形。 葡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浓郁的法兰西风情音乐扑面而 来,中外嘉宾举杯祝福。年久的红砖墙在寒风中静静伫立,虽然有些陈旧,却依然陶醉着享用她的人群,更因为这些美丽的画面注入了新的生气。这个冬天注定是不寂寞的,已经有一种短暂却永恒的东西留了下来。不仅仅来自艺术本身,还有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理解成为可能。(22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