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普查数据不创造GDP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2:45 京华时报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面对中国GDP总量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出现2.3万亿元的增加和世界排序的上升,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用这样一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看法。

  GDP调整没创纪录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之时,李德水对准备离去的记者说:你们不要着急走,你们走了会后悔,我还有很重要的要说。“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也就是说,要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些事情。”

  通过经济普查,发现GDP总量有变化,然后作出调整,这是国际惯例。东南亚某国经过普查后GDP调整的幅度是18%,欧洲某国普查后调整了17%,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的GDP增大16.8%“不是创世界纪录的事情”。

  这次GDP的修正,其实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信息,通过普查得到了改善,而并不是

中国经济社会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在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占93%,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

  “前几天有媒体说,中国将在今天上午一下子长高,这只是一个表观数量上的概念。经济普查本身不可能创造GDP,也不可能因此增加可支配的财富。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多搞几次经济普查,什么活儿都不用干了,那多好,这是个基本常识问题。”李德水的话音未落,记者们发出会心的笑声。

  百姓口袋里钱没多

  “有的公众也提出来,GDP总量增加这么多,我口袋的钱是不是也要增加了?这也是两码事情,相信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李德水接着说。

  通过这次经济普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从第七上升到第六,但中国人均GDP还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人均GDP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还有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000多万需要政府给予最低保障补贴的人口。城乡加起来,全国有1.2亿生活困难人口。

  发展中国家地位没变

  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成本。根据普查调整后的中国GDP总量占全世界的4.4%,但我们消费的原油、原煤、

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世界的7.4%、31%、30%、27%、25%和40%。

  “这次经济普查后中国的GDP总量虽然略有增多,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丝毫没改变。不发达的经济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对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

  “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因为经济普查增加了一点第三产业的数量,就改变了大政策,那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难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能因为普查增加了一点GDP就沾沾自喜,不应该有这种心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同样也不要觉得中国突然一下子强大得不得了了,也没有那么厉害,要客观地作出估价。”

  ■相关

  GDP修正透露出哪些信息

  ★财政收入

  占比下降两个百分点

  近几年财政收入的攀升轨迹,是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大幅提高的反映。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2004年又突破2.5万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18.47%降为2004年的16.49%,下降了约两个百分点。

  ★外贸依存度

  比例相应降低

  超过1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使2004年的中国对外贸易牵引当年GDP增长立下汗马功劳。而这次GDP总量的修正,使得中国外贸依存度由原来接近70%而有所降低。外贸依存度,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虽然给本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高”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投资率和消费率

  此“消”彼“长”

  舆论普遍认为,过去两年内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中国经济应从投资拉动型转为消费拉动型。而按照修正后的2004年GDP数据,投资率与消费率出现一降一升,表明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将过热的投资压下来、将不足的消费提上去有了成效,但启动内需仍是一个长期任务。

  ★

能源消耗比

  略有下调

  根据新公布的普查结果,我国经济增长能耗有所降低。今年初的数据是2004年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由于2004年GDP上调,单位能耗降为1.23吨,降低0.35吨标准煤。然而,这并未改变当前我国能耗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现状。本版文字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