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富豪们的关注与日俱增。无论如何,富豪们频频出现的自杀现象,绝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生命的消失总是令人惆怅与伤感。给富豪们提供心理服务,让他们愉快地为社会作贡献,为社会财富的增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每分钟24元的高消费,也的确够让人望而却步的,绝非普罗大众能够担负得起的。给富人们有更加人文的心理就医条件,似乎也未可厚非。
可是,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是否让富人们享有心理保健服务。
2004年1月1日出版的《南风窗》报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进入21世纪人类健康面对的最大威胁将是精神病与脑神经疾病,而最常见的精神病是忧郁症。据中国有关权威部门的保守估计,中国患精神病的人数现已达到1600余万,其中有160余万人对社会治安构成危害,而他们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管理与有效的治疗。根据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25万精神疾病患者死于自杀,1982年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2.96%,到1993年则上升为13.47%,而且上升趋势一直保持着。据世界卫生组织与哈佛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仅为30%,全国相关医疗机构只有500多家,专业医师只有1500人,按照1600万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计算,一个医师要负责1万多个精神病患者。而由于精神病治疗期长、复发率高,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
也就是说,具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决不仅仅是富人们,而在中国社会大众里,特别是那些承受着体制转轨负担却没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城市和农村贫困人口里,由于生活的压力,导致心理乃至精神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但其医疗条件耐人寻味地几乎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非常不和谐的音符,也是文明的悲哀。
就目前医疗条件来说,公共卫生资源还属于稀缺资源,在有限的资源当中,把类似心理服务资源更多地指向富人,毫无疑问会挤占公众服务条件,形成在心理健康领域里的贫富不均。
姑且不说社会里富人们所作所为给全社会起着榜样和示范作用,但中国富人们的社会行为却实在让人难以称道。只是看,在一个社会里,考察其是否正义与公平,完全取决于其中贫困人群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待遇。如果社会资源涌向富人,那么,这种趋势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注定不是件好事。
什么时候,中国人无论贫富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心理医疗服务呢?
(晓健/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