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钢铁暴利时代走向终结 是挑战还是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22:17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熊金超、邓苏勇

  随着产能的相对过剩和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冲击,我国钢铁行业宣告“暴利时代”终结,我国钢铁业进入寒风凛冽的“冬季”,钢铁生产与销售商面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大洗牌。继鞍钢和本钢北方两大钢铁企业重组挂牌成立之后,我国中部钢铁巨头武汉钢铁集团19日在南宁与广西最大的钢铁企业柳州钢铁集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在西部沿
海的广西防城港组建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武钢柳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和新一轮的政策性调控,对做大做强我国钢铁工业,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前来参加此次签字仪式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中国钢铁企业迎来了调整行业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的最佳时机。顺应国际潮流,实行产业并购重组,已成为做大做强我国钢铁企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钢铁企业迎来新一轮重组浪潮 ·武钢联合重组柳钢

  产能过剩带来冲击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际钢市出现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国内的钢铁生产设备能力和产量普遍过剩,从而导致钢材价格下跌,钢铁企业经营状况普遍恶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钢铁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生产设备能力膨胀。

  据了解,目前我国行业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但与此同时,国内目前在建、拟建的钢铁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000万吨和8000万吨。受产能过剩的冲击,我国钢材价格自今年4月份开始呈下滑之势。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铁全行业实现利润1028亿元,增长24%,增幅大大低于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其中9月份利润下降19%,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到今年10月末,全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仅为105.2点,比年初下降20点,相当于2003年末的水平。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经跌破成本。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增长11.2%,增幅同比回落52.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增长49%。

  事实上,自2003年起,我国钢铁产品一直在高价位运行,持续到2004年3月。2004年,国内钢材价格呈现高涨-回落-反弹走势,利润仍旧丰厚,截至当年12月,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每吨5129元,较2003年均价上涨27%。

  今年前两个季度,钢铁出厂平均价格已回落至每吨4700元,3个月后吨价再跌600元。业内预测,本季度钢铁价格还在下滑,平均单价可能降到每吨3500元以下。

  记者在钢铁贸易量居中南地区最大的武汉丹水池生产资料市场看到,由于今年销售价格暴跌,已有钢材销售商关门转行,余下的许多中小销售商苦苦挣扎。市场门点多半不敢留库存,只是接到订单再从厂里提货,仅能赚点儿“辛苦”钱。

  在此环境下,一些钢铁厂的不当销售手法也对钢铁价格造成了影响,这些钢厂采取保值销售、追溯退差、给予代理商补贴等不利于市场稳定的经营方式。有的钢厂低于成本销售,而购坯者用钢坯轧成钢材投放市场,又给市场带来冲击,因此,要生存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互相残杀,血拼价格。

  一方面,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大幅下滑,部分板材品种价格跌幅超过建筑用钢材,而另一方面,钢铁原材料价格却逐步上升,直接导致了市场生存条件变得前所未有的恶劣。

  据了解,今年4月初铁矿石价格暴涨71.5%,其他炼钢原材料也水涨船高,一些中小钢厂在钢价下挫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双向挤压下,已然停止生产;一些钢厂不得不减产或者提前安排停工检修,一大批小高炉、小炼钢厂、小轧钢厂则停产停工。

  ·加快结构调整 发改委拟将出台钢铁工业宏调措施

  扶优汰劣大势所趋

  针对这一形势,我国积极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既有对钢铁行业的调控措施,如4月20日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一系列取消和减少钢坯、钢锭和钢材出口退税的补贴性政策的措施。也有对主要下游用户--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措施,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今年下半年,针对国内钢铁产能相对过剩的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在未来5年内,全国钢铁将淘汰掉占目前国内总产量的近4成左右的1.55亿落后产能,其中包括1亿吨炼铁生产能力、5500万吨炼钢产能,主要涉及中小钢厂内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和污染严重的生产线。被淘汰掉的这部分产能,由大型钢厂新增的产能填补。

  在今后几年,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淘汰落后和存量调整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增量投资设定更高的准入门槛;

钢铁业吸引外资主要注重技术,原则上不让外资控股国内钢铁企业;2005年底,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至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降至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吨以下;到2010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要达到50%,2020年要达到70%;
鞍钢
、武钢、宝钢、
首钢
等行业的核心企业要在各自区域内发挥优化钢铁存量资产配置的关键作用。

  实际上,收购与重组一直以来就是钢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2000年前后的几年期间,出现了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结构大调整的浪潮。在这一轮结构调整中,关闭了一批生产厂,欧洲、日本和美国的钢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形成了几家大型企业,如欧洲的阿塞洛、日本的JFE、美国的美国钢公司等。它们压缩生产设备能力,关闭工厂,裁减人员,减少普通钢材产量,以推进其全面向市场需求看好的产品转轨升级。

  进入2005年以来,国际钢铁行业又迎来了整合并购新一轮高潮。今年初,米塔尔成功收购乌克兰克里沃罗格钢铁公司,扩张为年产能近7000万吨的超级钢铁航母。而后,浦项、米塔尔又分别在印度新建1000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在米塔尔公司加速扩张的刺激下,就连一向保守的阿塞洛集团也加快了合并步伐,在巴西完全控股CST,并整合公司在南美的钢铁业务,此后又接连在亚洲、中欧等地寻找收购目标,全面铺开其收购战略。而加拿大多法斯科钢铁公司决定接受德国蒂森克虏伯提出的48亿加元收购报价。

  这些跨国钢铁集团不仅在国外市场大力扩张,而且还将触角伸进了更有发展前景的中国国内市场。同样是米塔尔集团,成功收购华菱管线36.67%股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行并购重组,调整企业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既是应对市场变幻的需要,也是做强做大我国钢铁工业的大势所趋。

  ·省内重组为主外资积极介入 钢铁业重组小步快跑

  并购重组机不可失

  专家认为,钢铁企业的增长方式与其他工业部门大致相同,主要可分为量的增长(外延式发展)和产品高档化模式的增长(内涵式发展)两种方式。产品高档化模式的增长方式要依靠新技术开发,所以也被称为提高技术含量或提高高附加值产品质量模式的增长。纵观产业较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发展趋向,钢铁工业以量增长的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已进入产品向高档化发展或转轨的阶段。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品向高端发展的步伐,已是做强做大我国钢铁企业的当务之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被重视,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新建钢铁生产厂开始进行限制。钢铁企业不得不放弃追求数量增长的理念,开始在产品质量提高上做文章。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钢铁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生产设备能力膨胀。这一发展趋势使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钢铁企业感到了竞争压力,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大大加快了向高档次钢材产品转轨的步伐。

  欧洲和日本的主要钢铁企业在产品高档化、精细化方面狠下工夫。它们将销售额的3.3%-3.8%投入到高级产品的研发中。以汽车用高级薄板为例,现在阿塞洛、蒂森克虏伯钢公司、新日铁和JFE等4家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接近50%。汽车外用薄板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家钢铁企业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其售价相当于普通钢材的几倍。所以虽然上述企业的钢铁总产量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下降,但其收益却大幅增长。又如,法国钢铁企业的冷轧钢板年产量比过去下降了几十万吨,但彩涂板产量则增加了100多万吨,高级车用板增加了近80万吨。

  在特殊钢材生产领域,新日铁生产的车用耐腐蚀特殊钢材约占全球总销量的87%,售价相当于一般钢材的近10倍。新日铁和JFE针对亚洲市场需求,压缩一般钢材产量,集中财力扩大高级汽车板和高级船板产量。而在亚洲市场今年第二季度钢材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汽车板和船板出口价格却提高了50美元/吨左右。专家认为,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普通钢材价格比发达国家要低20%以上,因此,在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为避免产品“重叠”竞争而采取的这一产品“错位”竞争形式下,中国钢铁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攻占世界市场和填补发展中国家钢铁市场空缺,必须开发、生产发展中国家钢铁企业不能生产或产量小、质量尚有欠缺的高档产品。据分析,由于钢铁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其更新换代的周期要比后者更长,资金投入也更大;钢铁工业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其生产流程、工艺技术的革新难度比其他行业大,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在高端产品的发展中做强,并购重组不失为一条适时而有效的途径。(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