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南京要想摆脱尴尬只有建立都市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6: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安易)长江三角洲历来是中国重点规划发展的区域,在目前的地理格局下,上海的辐射一般到常州开始衰减;另外,国外跨国公司的布局战略往往把上海作为管理总部,把最靠近上海的苏州、无锡、常州作为制造基地。南京要想摆脱尴尬状态,只有建立起南京都市圈。

  南京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祁豫伟介绍,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西缘,位于长三角和长
江中下游经济带的两个扇面,一方面可融入长三角,另一方面可为区域发展发挥传导辐射作用。

  优越的地理条件有时也是一种劣势。在某一时期,南京便陷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

  南京要加速发展,加速国际化,就必须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但是南京相对其他长江三角洲城市,更加远离上海,经济活跃程度、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国际化都受到影响。

  作为省会城市,在市场经济时代,南京的吸引力在下降。一方面,苏南经济受上海影响很深;另一方面,苏北距离南京地理位置太远。

  在目前的地理格局下,南京要想摆脱尴尬状态,只有建立起南京都市圈。

  2000年,江苏省提出了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都市圈的发展,超越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于是江苏省建设厅牵头制定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于2002年底出台,并迅速得到省政府和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南京都市圈发展中最重要的蓝图。

  2000年,江苏省召开的全省城镇工作会议上提出:“南京是江苏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是江苏经济发展最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要按照省会城市、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现代化滨江城市的功能定位,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

  此后的南京都市圈的规划工作,一直按照这个城市定位来施行。但在规划实际操作中,南京都市圈规划基本停留在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商贸旅游的发展这个层面。

  事实上,随着沪宁、宁合、宁马、宁通、宁连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以及沪宁铁路、京浦铁路的相继提速,以南京为中心,一小时交通圈的通达范围已覆盖了南京、镇江、扬州和马鞍山、芜湖、滁州六个城市。

  不过,专家认为,都市圈的发育才刚刚起步,南京都市圈规划更多的是一份落在纸上的规划。

  都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还没有以南京为主。都市圈内重工业企业的集聚仅仅是空间上的集聚,相互间联系很少,缺乏配套生产和销售的网络,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仍处于一般的生产协作阶段。

  但是,南京都市圈的单核特征,使得它成为江苏省三个都市圈最容易成熟的一个。江苏省建设厅规划处副处长王学锋说,“南京都市圈只有一个核心的特征,使得各个城市与核心在规划制订和实施方面更加容易协调。”

  为加强协调,区域联动机制随之建立。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成为区域内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2004年6月12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这次会议吸引了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宿迁、淮安、马鞍山、滁州、铜陵、巢湖、宣城、芜湖等12座城市的分管副市长,以及18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商贸企业的商业巨头云集芜湖,共同商讨加快南京都市圈特别是商圈建设发展步伐。

  按照南京都市圈的规划,都市圈范围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芜湖的全部,以及淮安的南部和巢湖的部分地区。而这次都市圈发展论坛邀请的对象,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来规划的范围。

  在此之前,6月8日,南京召开2004年重大项目洽谈会,南京市率领镇江、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等5市一同联办此次展会,这是南京都市圈首次以集体招商的形式在公众面前亮相。

  南京都市圈规划实施两年来,越来越频繁的活动中,南京把自己扮演成区域经济的领袖出现,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首位城市,南京不仅想有其名,更想得其实。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翰研究发现,上海虽然是一级都市圈和长三角的龙头,但是上海对苏州、无锡、嘉兴的联系最强,其次为南通、杭州、常州,而对镇江、扬州、泰州的联系较弱。南京对苏锡常的经济联系强度弱于上海,其数值分别为4.5,9.8,5.6;但对镇扬泰的联系强度远高于上海,分别为29.9,26.9,14.6,安徽境内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等城市就更不要说了。

  安徽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对于长三角边缘的马鞍山、芜湖等城市来说,他们没能加入长三角的“富人俱乐部”,但接轨南京、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是搭上长三角这个

中国经济火车头的唯一办法。南京是长三角的北翼副中心,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加油站”,上海辐射半个中国,南京是第一推动
火箭
。因此,说让安徽最富庶的东南部加入南京都市圈是“安徽之痛”,是毫无根据的。相反,安徽一直支持与推动沿江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合肥、蚌埠、滁州积极接轨南京,它们有良好的基础,以安徽0.7%的人口,创造了14%的GDP,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家电等产业都有相当实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南京都市圈的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芜湖的

奇瑞轿车、马鞍山的星马特种工程车、扬州的亚星大客车、滁州的扬子皮卡与南京的菲亚特轿车、依维柯车、跃进轻型卡车等都在错位经营中获得快速发展。与此相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品种、宽系列的产业体系。南京的子午胎、VE泵、软管、安全带、铝铸件等产品在行业内排在前五名之内。目前,南京都市圈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到江苏、安徽两省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总量的30%以上,成为圈内城市的主导产业,完全有可能依靠已有的产业优势,发展为全国汽车和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

  今年6月,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的2005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上,圈内城市就汽车暨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为突破口进行实质性合作取得共识。这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城市间互动与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本届论坛成果,来自镇江、南京、扬州、泰州、淮安、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巢湖、宣城等11个城市的市长和企业家代表及专家学者就“加强南京都市圈汽车暨装备制造业合作与互动发展”达成如下共识。

  抓住世界性结构调整和国际制造业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带来的发展契机,加快汽车和制造业发展。南京都市圈各相关城市通过优化相关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努力降低单位能耗及原材料消耗,提高社会资源效率,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竞争,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内跨区域企业兼并及产业重组,通过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加强合作互补,形成协作配套的产业链和生产组织体系。

  优化结构,努力提升南京都市圈内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度,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的分工合作体系,逐渐形成“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制造业的中心。

  突出特色,在错位经营中发展和形成南京都市圈各个城市的产业特色。南京市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管理咨询、广告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降低交易成本;圈内其他城市要加快发展制造业。南京都市圈城市要以集群、组团方式强化本地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