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经杂志2006年会 > 正文
 

银行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分论坛现场问答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5:45 新浪财经

    2005年12月12日,《财经》杂志2006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预测与战略”。新浪网提供独家门户网络支持。以下为银行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分论坛现场问答实录。

  单伟建:非常感谢,我知道大家都有问题,希望发言人能够给大家解答,在问问题之前,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如果有问题的话,请举手,并且指明希望是哪位发言人回答你的问题

  提问:我们刚刚学过改革成本和不改革成本,这是吴敬琏教授说的,我在这里也用这个方法想问高盛的柯瑞恩先生,如果我们不引进战略投资者,请用量化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的IPO的价格会减少多少?这个是关于交通银行跟建设银行的。

  柯瑞恩:我希望能够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不想专门讲交通银行这个案例,这对交通银行来说也不公平,但是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说,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引进外来的战略投资者的话,是不是中国的国有银行真的能够成功在海外上市,它的上市的价格是不是就能够降下来,是不是真的能够去海外上市呢?外国战略投资者发挥多大的作用呢?我认为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国的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的成功与否,以及定价的高低绝对起了重要的作用。

  单伟建:海外的市场其实提出了相反的问题,也就是说战略投资者也好,还是市场上的投资也好,对中国这些银行上市,他们这么多的资金投入是不是承担了更多风险?在这个问题上,也请张行长、常行长答复一下,从外资的角度上来讲,他们投入到中国银行里面来,不管是交行也好、建行也好,还是今后的中行、工商行也好,他们是不是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风险?

  常振明:我觉得国外投资者投资到中国的银行业或者不敢投资到中国银行业,他希望能够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享受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被所有国外的投资者看好,所以他们既然要享受中国的经济发展,我觉得承担风险跟他们得到的收益来比较的话,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张建国:我在这儿给大家补充一个例子,去年4月27日,那是个周末,汇丰集团董事会在中国召开会议,到我们行去考察,董事长主持,所有的董事会成员表示满意。离去以后,我们姜董事长问我,汇丰董事会所有成员为什么到我们行来,我说是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在做思想工作,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意思是讲外资银行投入中国商业银行的时候,他们思想认识也并不是一致的,对中国商业银行在改革的时候能否顺利推进,改革以后能否长治久安、成为一流,也表示疑虑,但总体水平是越来越高的。

  朱民:价格的问题争论比较多,但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因为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我们中国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谈了十几家,当然不是公开市场,但这十几家本身形成了一个价格,这个是市场决定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两边的看法不一样,我曾经和一家国际著名银行谈得很好,喝了香槟,照了相,开始以为没事了,总裁就把这个方案拿到董事会去了,董事会问他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变?第二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不良率不会反弹?第三个问题,你只有5%到10%的股权,你凭什么来参与、施加你的影响力?董事会把他给否定掉了。所以,他不得不跑到北京来向我们道歉。

  第三,我们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谈判的时候,最后阶段,信息走露,在两个星期内,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股市跌掉了70亿英镑、140亿美金。它只投了31亿美金,它股市的价值跌了140亿美元,可见两边对这件事的读法差别是很大的。

  我特别的有感触,我觉得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市场开放走向股权开放,这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意义非常重大。与此同时,我也特别地敬佩那些国外的银行,能够敢于进来和我们共同合作,从中得到他们的商业利益,同时帮助我们建立中国的良好的、一流的国际化的银行体系,最终结果一定是双赢的。

  提问:我的问题想提给姜董事长,你知道1998年的时候,中国国家为四大国有银行注资2700亿,1999年的时候剥离14000亿

不良资产,等到最近2003年底开始,我们又开始第二轮的注资和剥离。现在有人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切断财政对中国银行业反复的输血机制。我想问一下姜董事长,按照经济学的常识,像格林斯潘说的,大的银行是无法倒闭的,国际经验都表明,如果我们大银行真的要倒闭的话,像工商银行出现这样的危机,即使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还会向他注资。姜董事长,我们如何切断这种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反复的输血机制?

  姜建清:其实刚才我在讲话的时候解释了你部分想要了解的问题,我用一句话,其实任何外来的帮助,不管是来自于国家的政策的支持或者是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等,甚至于来自外资的投入,实际上都不可能解决银行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一个人生病,如果你没有一个免疫功能的话,任何的医生是救不了你的。所以,我想讲的,其实商业银行的改革是这么一个过程,中国政府从从1999年当时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召开金融工作会议的时候,就对中国商业银行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我刚才说了,从1999年以来,六年的时间,我们的新增贷款比例迅速地从过去的47.5%降低到1.6%,我想这里面是有很多很多措施的,也回答你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有信心把不良贷款的问题管好的,六年的时间,当然还短,我们是有信心把它变成十年、十六年、二十六年,持续保持这么一个水平。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是为了改善我们公司治理,让整个公司的产权更加多元化,有来自于国内的、国外的、投资者的各方面的监管,我想对我们的风险控制当然是有益的。

  朱民:我觉得我们强调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并不是依赖战略投资者,归根到底,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要靠中国银行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刚才张行长、常行长都说了,我不用重复。我给大家进一个最简单的事,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造第一年,争论是好事,没有问题。但是大家都要有信心,我想《财经》有信心把这个会一年一年开下去,我们就有信心在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财经》的会议上我们再来看一看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它的轨迹、它的成功和教训,它的未来。谢谢!

  提问:我想知道,姜行长,你们外来投资者——汇丰银行会不会认为你们的资金仍然是不够的,你是不是能够找到合适的外国战略投资者。还有在上市方面你有没有时间表呢?

  姜建清:今天来开会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思想准备,我想不回答你们任何的关于工商银行上市或者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问题的,因为我想用一个你们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来说,作为一家股份制公司,它对重要信息的披露都必定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或者我们经过董事会,有些要经过股东大会,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完全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来做的。谢谢!

  单伟建:我想在座的各位如果对某个银行有问题的话,我们在会下提出来。请柯瑞恩先生说几句。

  柯瑞恩:我简单补充一下,我觉得刚才问的问题都非常好,直接的、间接的都跟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业有关,我对这个也不觉得惊奇,也确实考虑到外资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我也想对大家提醒一下,这些外国投资者,不管是从金融方面还是技术方面的,他们都能够给中国银行带来很大帮助。但最终中国的银行业、中国的银行始终还是本土的,都还是中国的,都是属于中国的银行,这些中国的银行,我相信他们独个的或者作为一个集体,会欢迎一些外资。而外资的努力绝不能够取代中国银行本身的管理层的努力。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你们的正义感,你们做生意的道德感,这是外资绝对不能取代的,因为你们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这么聪明的人民。所以,我觉得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解决的方案必须自己内部找。

  单伟建:我们都知道经济增长是依靠资金,我们的资金是有银行,还有股票市场,这两个资金来源像一个经济发展的飞机的两个引擎。我们在2004年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2320亿美元,而我们在股票市场的融资不过70亿美元而已,微乎其微,杯水车薪。今年据我所知,贷款余额的增长恐怕是在10%左右,但我们今年也知道,股票市场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银行资产的增长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矛盾,风险控制得越多,增长就受到阻力。反之增长很快时,风险控制恐怕就会出现麻烦。在银行改革的前提之下,明年显然银行风险控制会加强,也就是说增长会减弱。在股票市场的融资,又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下,在座的各位觉得银行业对中国经济明年的增长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经济会不会因为你们的改革而减缓下来,因此而影响你们的利润?

  姜建清:我想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会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作为商业银行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资本市场能够迅速地发展。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还是会保持一个适度增长。我们原来有一些大型企业,它的资金需求会更多地被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所替代,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各类消费信贷的发展,又呈现了一片新的发展空间。我想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我们会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统一起来,银行是风险的行业,银行本身是从事和管理风险的,我们不会为了回避风险而不追求发展,同时我们也不会重犯过去置发展而不顾风险的老路了。谢谢!

  单伟建:我想就此机会谢谢各位发言人,祝银行的改革更加成功,也谢谢在座的各位!

    财经杂志保留《财经》年会版权,经授权在新浪网刊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