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有专利,可钱在哪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4:2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一个发明专利人的寻资之旅

  记者 董月梅

  2月2日,在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主办的“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2005年度主题论坛”上,柯干兴为他的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产品融资。柯干兴的墙面抛光打磨机项目已
经取得了美国和中国的发明专利,按PCT成员国的惯例,他必须在30个月的时间内,在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申请墙面抛光打磨机产品发明专利,否则就无权再申请了。现在距2006年4月末的期限只剩5个月了,可他已经没有钱提出申请了。一年多来,他一直在寻找投资商,虽然他们认为这个项目很好,但就是没有机构肯给他投钱。

  1.单枪匹马搞研发

  柯干兴,一双大眼睛看上去有点向外凸起,没有任何发型的头发顺其自然地散在额头前,看上去有些幼稚。只要一开口,你能感到他的自信和执着。他总是在工作中对不满意的地方作些小发明、小改进,终于研发出了墙面抛光打磨机,它将革新全世界传统的墙面手工打磨的作业方式。为此,2005年7月该项目获得了美国的发明专利,该项目也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从广州市橡胶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柯干兴先在一个鞋厂做鞋底材料的配方,所以对

化工材料比较了解。隔壁一个鞋厂使用了美国进口的增白产品,他从中琢磨出增白剂配方。1997年他开始自己生产、销售这个自己配方的增白剂,并细化出多种涂料增白剂。当时几块钱的成本,可以卖到几百元。后来一些大厂从这种产品中化验出配方,自己生产了,他不断地失去大客户,销量逐渐下滑。

  正是在实践中,他感到手工打磨墙面粉尘大,效率低,他才想到使之机械化。增白剂可观的利润不能持续,让他感到,有了好点子,好产品,一定要先申请专利保护。这些经历奠定了他从事墙面抛光打磨机项目发明和申请专利的基础。

  技术人员出身的柯干兴,思考的东西比较单纯,他没有想要花费多少钱,要多长时间,如果不成功会是什么结果等问题,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没有过多的权衡利害,就开始了创业。2001年,柯干兴用2条轨道,架起一个外转子电机,装上砂轮,一架简易的墙壁磨面机诞生了,虽然只是拼凑,磨出来的墙面斑斑驳驳,但其中有打磨较好的地方让他看到了希望。他非常兴奋,这意味着打磨机这种产品是可以打磨墙面的。打磨机是值得研发的新产品。

  2.申请发明专利

  由于当时他还不知道有了构思要尽快申请专利来抢占优先权,2003年3月成立柯干兴墙面抛光打磨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0月才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2004年1月向美国提出专利申请。一年半之后,他非常顺利地从美国拿到了专利。

  因为一台机器装有4个电机,每台机器的生产成本高达2000多元,所以柯干兴把市场首选在美国。他根据美国建筑工人收入、机器商品价格与中国的比较,设想每台机器在美国可以卖到2000美元,纯利润为3500元。如果加上爱好自己

装修的DIY一族,他认为,墙面抛光打磨机在美国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大的。

  在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一片农村居民区,柯干兴租了一间民宅,既作办公室也当家。但是柯干兴对机器制造是外行,为此,他走了很多弯路。比如,他的第一台平面机打磨头的电动滚桶,因他不知道有永磁电机这种东西,所以用的是普通电机

发动机器,结果机器重得很,用绳子吊到一半就断了,差点砸到自己。他有想法,但不会画图纸,就把想法告诉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画成图纸,他找村周边的小厂生产。经过五代产品的改良,2004年他的一台技术比较满意的抛光磨面机生产出来了。

  3.寻资之旅

  于是,他认为可以考虑工厂化生产的问题了。柯干兴的寻找投资商之旅也开始了。他认为美国涂料市场需求大,消费能力强,因此他首先把目光放在外国投资方身上。通过网络和电话,他与国际化工界的巨头如英国ICI、日本立邦、美国PPG、先威等公司取得联系,为此他请两个大学生做翻译。先威曾对他的项目进行评估。但这些化工品生产商却认为,生产机器与生产化学用品是两码事,不想跨入制造业。

  半年后他开始转向国内。这次他找的是机器制造企业。但国内制造企业不愿生产一个市场不确定的新产品。好多企业从事“三来一补”,好的企业手头活很忙,对新产品、新客户不感兴趣。业务不忙的厂家没有实力生产。半年过去了,他没有找到合作者。

  柯干兴感到国内生产厂家出于一种不愿承担风险的心理,不敢做墙面抛光打磨机,所以他开始与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联系。现在已联系了10多个风投机构,还没有一个机构有明确的态度。他仍在争取一切机会宣传项目、接触投资商。在12月初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主办的“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2005年度主题论坛”上,他从4个应征路演项目中作为唯一一个被选中的路演项目,在论坛现场向风险投资家们演示了他的产品。

  在投资专家点评时,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方认为,柯干兴对墙面抛光打磨机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和利润的分析计算,过于完美和乐观,应进一步了解、细化。

  4.除了专利,他一无所有

  4年的技术研发,经过六七个样机的生产,直到11月末,他还研制出最新的样机。柯干兴为墙面抛光打磨机投入了上百万元。他销售增白剂这种经过他配方改良的化工品所赚的钱都投在这上面了。现在他仍然靠销售涂料的钱维持着。由于传统涂料销售额下滑,同时,他需要不断地改进产品,他的资金链已经细若游丝。去年他的公司还有8个人,今年只剩下他这个经理和他的侄子两个人了。

  信心不能代替资金,他现在除了专利权以外,一无所有。他的科技开发公司没有任何固定资产,由于全部积蓄投入研究,他个人也没车没房。到银行贷款根本不能考虑,担保公司他也没有找过。

  5.希望在哪里?

  现在很多投资商评估他的项目时,用传统的思路和判断标准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的科技开发公司只有两个人,没有风险投资商思维定式中的实施团队、技术队伍、公司治理结构等,这些在他的公司里都没有。但事实上,他的项目确实拿到了美国和中国的发明专利。他觉得用这些指标来考察他的项目是不对的。他一个人能做的发明,为什么非要一个团队?生产第一线实用的产品,并非一定是技术人员在试验室想出来的,而常常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实践需求中创造出来的。风险投资机构太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而不看重专利和市场实用性。他们不愿坐下来听他介绍墙面抛光打磨机的专利可以阻击仿冒者。他说,墙面抛光打磨机含有四个电机,生产成本很高,没有一定资金,是不能进入这一产品的生产的。这么大的成本,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也是不会开始生产的。这些都是专利设定的防盗门槛。“如果早一天得到资金,我的项目进展会快很多。”他说。

  现在有一些热心人在帮他的忙。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推广部的沈超部长认为,他的产品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创新,原来世界各地都是手工打磨,他的发明可以实现装修作业上一个程序的革新,所以产品应该是有前景的。技术也基本完成,如有资金投入,就可以做些改良,批量生产了。沈超看了他半月前改良出来的最新样机,感到不错,让柯干兴申报明年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月30日,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柯干兴签订协议书,科技推广部帮助他联系投资商。去年柯干兴曾得到番禺区政府的一笔扶持资金,成功申报了番禺区科技重点项目,2004年区政府批给他10万元,还有5万元要在项目验收后再给。但今年3月他的项目没有通过专家验收,因为专家们认为看不到他的项目成果,所以剩下的5万块钱没拿到。

  据了解,广州市也有风险投资机构想进一步考察他的项目。为了支持他向投资商们推介,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在免费帮他写商业计划书。

  柯干兴寻资历程

  2001年,开始研发墙面抛光打磨机;

  2003年3月,成立墙面抛光打磨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

  2004年1月,向美国提出专利申请;

  2004年,申报番禺区重点科技项目,获得5万元;

  2005年11月30日,与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签约。

  后话:像柯干兴这样的个案并不在少数,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融资导刊》这个平台,能更好地促进资金需求方与供应方之间的互动。同时我们也非常愿意聆听您的寻资故事。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