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1年宁高宁:转战中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6:36 《中国企业家》杂志

  四个月的“识思悟”之后,宁高宁带领中粮的高管,用新的培训方法和逻辑,开始探讨“新中粮战略”

  文/本刊记者周一

  当中粮新的使命终于确定时,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将其一一写在会议室的字板上,
随后提议“大家起立、宣誓一遍。”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跟着宁高宁齐声朗诵新中粮的使命、愿景。一位中粮人用文字这样记述那一刻:“你能清楚听到热血撞击血管的声音。”对于47岁、渴望放手一搏的宁高宁来讲,他的商业生涯是否常常被这样的“热血撞击血管”的声音所激越?

  低调的宁高宁始终不肯接受任何形式的专访,直至2001年《中国企业家》的《寻找中国“摩根”》的提纲最终打动他。尽管其时华润的整合战略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业界对这位推动华润整合的灵魂人物依然所知甚少。在啤酒、地产、零售、纺织、电厂、建材以及制药等诸多产业,华润无不“挟资本以令诸侯”。当《中国企业家》将“中国摩根”这顶帽子送给宁高宁时,在华润身后,华润整合模式在中国产业界已经蔚然成风。

  2004年、2005年中国第一拨最著名的整合者相继陷入困境,德隆、科龙等在短短几个月内以意料不到的方式陆续崩盘了,而华源、东胜等相继陷入了财务危机。华润依然在啤酒、零售等产业里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令外界不禁刮目相看。因为长期依托于国际资本市场,华润避免了第一拨整合者在扩张中的不规范性,规避了整合者身上过度的赌性可能带给企业的致命风险。宁高宁说,他无法想像,华润如不托生于香港市场会怎样。

  当华润在多元化领域以专业化手法整合产业的根脉越来越深入,但还不能完全称之为修成正果时,2004年12月底,宁高宁接到了来自中组部和国资委的一纸调令,接替退休的周明臣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之职。这陡然的转折在两个大国企内部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一方面担忧宁高宁的离开,会否使正处在整合高难阶段的华润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也在猜测宁高宁会否将在华润的大整合手法,复制于行事稳健的中粮?

  在空降的初期,宁高宁扮演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连中粮内部都不禁诧异。人们渴望宁高宁能迅速有所行动,给宁高宁出了各种大刀阔斧改革的建议,但宁高宁笑而不答,而是反复培训、引导大家思考企业文化、管理、战略、使命、价值观等看起来很“虚”的东西,甚至对中粮原来的战略和现有业务极少评论。

  四个月的“识思悟”之后,宁高宁带领中粮的高管,用新的培训方法和逻辑,开始探讨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中粮战略”。尽管目前外界对新中粮战略无法详知,但从中粮的内刊《企业忠良》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战略的大致轮廓,它的关键词被中粮人描述为“转型”,对具体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及一系列思考,只有期待宁高宁未来会解开谜底。但长于思考的宁高宁在其所著的文章《贫与富》中,似乎又为我们展开了这幅中粮转型的画卷:“转型做一个专业化的、有技术、有品牌、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我看不出还有别的路可走。”

  宁高宁:《中国企业家》2001年第11期封面人物。

  现年47岁,“空降兵”宁高宁目前正带领中粮转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