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997年姜伟:失误后的总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6:31 《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本刊记者刘建强

  1997年9月,姜伟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封面人物,总结出“总裁的20大失误”。其时,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正处于低谷,三株、太阳神的销量大幅下滑,巨人集团宣布破产,飞龙集团的“延生护宝口服液”也已经不能让姜伟恢复往日的雄风。

  在一个新兴且增长迅猛的行业里拔得头筹,姜伟是幸运的。1990年,飞龙集团还只是一个注册资金75万元、职工不过60人的小工厂,而到1994年,谋求在香港上市的姜伟对外声称飞龙的账面利润有2亿元。虽然很多人对这一数字抱有怀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延生护宝口服液”为飞龙带来了巨大的销售收入。当企业从一个无名小厂迅即膨胀成为年销售额过亿的集团时,姜伟显然还没准备好如何驾驭它。在反思中,姜伟用“一塌糊涂”来形容飞龙的管理。比如,集团的财务部门只管账目不管实际,占用、挪用及私分集团货款的现象比比皆是。与众多的保健品生产企业一样,巨量的广告投入是飞龙占领市场的必要手段,但广告支出无人监管统筹,无效广告泛滥成灾,总部对此调控无力。与此同时,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的整顿开始。1995年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30%,这给了一直无序发展着的保健品行业沉重的打击。

  1999年7月,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携脑白金重新杀回保健品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年,欲东山再起的姜伟在中国抢注“伟哥”

商标,但他生产的“伟哥开泰胶囊”随即被国家药监局作为“劣药”查处。2001年,史玉柱又推出黄金搭档。姜伟虽然未像三株的吴炳新一样销声匿迹,但已无法与史玉柱相提并论。

  2003年,在公众面前消失已久的姜伟突然宣称自己写作两年的《商人医院》将要上市。“这本书的成本,是飞龙公司有史以来2.5个亿的成本。也许必须花这些钱,有了这些经历,我才能写出来。”姜伟对媒体称,他在书中总结的企业失败教训多达448条。姜对这本书的销售寄予了厚望:“理想的目标是10亿,保险一点的估算是3个亿。”这是保健品市场极其繁盛时从业者的典型口吻。而且,让人感觉,一个企业家似乎已经不知所云,走入了旁门左道。

  2000年以来,姜伟进入过医药、网络等行业,大都无功而返。在一个市场广阔、利润极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里崛起相对容易,但要持续发展却困难得多。那场繁华对于姜伟就像是一场为时未久的梦,意犹未尽奈何梦已惊醒。姜伟虽然承认失误,但似乎并不愿意承认失败。这本是人之常情,只是从他对媒体的发言来看,当年的鼎盛变成了巨大的包袱,他的行动因此看起来吃力。

  姜伟:《中国企业家》1997年第9期封面人物。

  现年50岁,在商场屡败屡战

  年度背景1997年

  这一年,邓小平逝世。5月,江泽民发表讲话,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思想;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为跨世纪的中国奠定了领导层。

  这一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人们感受到4年前宏观调控整治经济泡沫的必要性。虽然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但就业问题突出,“下岗”成为牵动千家万户的词汇。

  这一年,沈阳飞龙总裁姜伟因《总裁的二十大失误》一文而闻名中国企业界;这一年,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把轰动全国的“标王”秦池推进了大泥潭。掌门人姬长孔还来不及总结自己的失误,就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