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989年 此间已无应治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5:18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元化投资失利后,急需资金的应治邦栽倒在“梅花案”中,从此英雄末路,晚年隐居于深圳,淡出了世人的记忆

  文/本刊记者林涛

  “知道应治邦这个人吗?”

  2005年11月23日下午,在西安东郊纺织城的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门前。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女工摇摇头,然后扭过头来问身边的女伴:“应治邦是谁?你知道吗?”

  从1996年5月22日因玩忽职守被拘留算起,应治邦离开五环集团(西北国棉五厂)已经将近10年,这位当年业界的风云人物已经在人们视线里消失了很久。

  “这人都判过刑了,还有啥报道的!”五环集团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显得有些不耐烦。“人不在,找不着,厂里面还找他呢!”这位负责人称,由于当年许多人事和其他一些手续方面的事情由应治邦经手,所以厂里也要找他确认。

  “他很有远见,有魄力。”如今五环集团的老工人仍然这么认为。当年应治邦力排众议在厂区附近购地修建

商品房,并以每户60平方米,总价5000元左右卖给职工。如今,这些房子已经是这些纺织工人手里的主要资产。“我只有一句话,应治邦是个大好人。谁知道咋回事,上头就给弄下来了。”一位四五十岁的工人说。不少工人还记得,即使在贷款给工人发工资的艰难时刻,应治邦还每天为工人提供一顿免费用餐。“这是西安的独一份。”这位工人说。

  翻阅应治邦的故事,也不难看出当年他确实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企业家。1984年,50岁的应治邦成为西北国棉五厂的厂长,当时全国多数纺织企业正陷入困境。刚一上任的应治邦选择全面改造使用了30年的旧布机,随后又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喷气布机,结果产品很快热销,成为陕西省创汇大户企业。应治邦本人也因此被评为“陕西省劳模”、“全国首批经济改革人才”、“全国首批优秀企业家”。

  应治邦的超前眼光不仅体现在技术改造,他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风险经营、赤字经营、多种经营、战略经营”16字诀,一时语惊四座。与香港企业成立合资企业,把工厂开到国外更是让时人侧目。同时,他尝试成立产业集团进行类似于今天的产业整合,到80年代末,当时的国棉五厂已经建立起一个集纺织原料、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网络。那个充满改革气息的年代,应治邦带领国棉五厂走在最前沿。

  不过,灾难很快来临。应治邦把触角伸到了纺织行业之外,在海南建宾馆、投资

房地产,另外还投资了旅游、运输、建筑装潢、抗癌药物等众多领域,甚至还投资了黄帝陵附近的坟地。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五环集团所属的子公司、孙公司已经多达上百家。然而,应治邦的战线拉得太长,且存在用人失误,加上宏观环境的变化,到1995年初,五环已经陷入负债严重且银行拒贷的困境。最终,急需资金的应治邦栽倒在“梅花案”这起听来有些荒唐不稽的骗局中。1997年12月11日,应治邦以玩忽职守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据说,离开五环的应治邦很快就收到来自武汉等地企业的邀请,不过他没有接受。此后,应治邦就在西安失去踪迹。几年前,五环集团员工盛传应治邦回来了,并提出收购五环,不过这个传说最终没有成为现实。记者在和五环集团职工的聊天中得知,应治邦女儿一家人去了海南,而应治邦应该在深圳。

  应治邦:《中国企业家》1989年第6期封面人物。

  现年71岁,这位当年中国纺织行业响当当的人物,晚年隐居于深圳

  年度背景1989年

  这一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六四”风波、通货膨胀、

艾滋病、毒品……1988年—1989年,国家进行了第三次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调控。

  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亿元村,大邱庄模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农村小地区经济的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它的特点包括:社会化的联合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包结合的管理体制、新型的农工关系。

  这一年,段永基全面接掌四通,开始“二次创业”;黄宏生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遥控器厂,取名创维;25岁的杨元庆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为联想集团的一名员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