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富翁争当下岗职工:道德与制度的搏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王伟

  在江苏省镇江市最高档的阳光世纪花园拥有别墅、进出开着豪华私家车、实际身价已超过千万,但就是这样的大老板,还想方设法将自己还原进下岗工人的队伍,以领取一张“再就业优惠证”,目的只是为了避税。镇江工商局润州分局办公室主任周光宁9日告诉记者,仅润州分局今年已经遇到了近百位这样的个体工商户。(《海峡都市报》12月11日

  原为下岗职工,现为坐拥当地最高档别墅、开豪华私家车的大老板,显然已经是成功再就业人士,非“昔日阿蒙”,一面摆阔,一面混进下岗工人队伍,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的表征,近来可谓雨后春笋:富翁骗取低保金,家庭富裕的学生冒领救济金,开着宝马买经济适用房……屡屡见诸各地报端,多所见,少可怪。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背景下,分析这些富人人格分裂的根源,显然比一味指责这些冒牌穷人更有意义。

  笔者觉得,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凸显的是个人道德和制度建设之间的搏弈,现在看其结果自然是制度败给了个人道德。这种失败更多的是源于我们过分相信道德的力量,而忽略了制度的设计和建设。

  拿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制度来说,10年前,在大量城镇职工下岗的那个年代,为了保证下岗职工的生活,为了减轻国家负担,最大程度上激发下岗职工自发就业的积极性,确实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但任何管理,或者说任何一项制度的建设,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大量下岗职工,经过个人奋斗,已成功实现再就业的今天,在大量下岗职工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勤劳致富的今天,管理部门没有及时修正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制度,留下漏洞,其表现出来的一是懒政,二是过分相信下岗职工的个人道德的力量。

  但事实证明,这种个人的道德力量非常薄弱,不堪一击。现在,大家为富人的一毛不拔,很是气愤。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归咎到个人道德和制度设计的搏弈中,制度输了。我们一味提倡富人应该为社会、为穷人做贡献,捐款,实际上这种呼吁,很是没有力量,而需要做的是从制度设计上加以引导,甚至是诱导,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圣人。如果做一件事,不能从利益上得到回报,要么是金钱,要么是名誉,谁也不会干的。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地方不但不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反而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除了数不清的各种沉重税负,还有各部门大盖帽的吃拿卡要,企业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优惠政策,都能变相为企业创造利润,都是企业激烈竞争中的制胜法宝,这样的空子为何不钻?自己的企业能不能长久生存都是问题,我为什么还要为社会捐款?

  一味指责富人的钻政策空子,“为富不仁”和“一毛不拔”,在现实的语境下,有失公允。一味相信个人道德的力量,则是挑雪添井,南辕北辙。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