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民营经济年均增长5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2:3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日前,在温州“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大会上,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亚军表示,推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动力,已由最初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双引擎”,逐步演变为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结合的另一个“大引擎”。

  刘亚军表示,近五年来民营经济增长迅速,年增长率高达53%,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投资领域的放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收
购兼并、国有企业改制等形式,已参与到一些国有资本占有优势的行业中,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不断增长,规模日益增大,钢铁、煤炭、化工、汽车、房地产、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数量正逐年提高。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我们看来,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一方拥有世界一流的管理、技术和海外渠道,另一方拥有丰富的本地经验、营销网络和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这两个经济体首先是对话,然后是对接,而不要搞两个经济体的对立。”在大会上,国家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这么说。

  魏建国表示,在当前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通过交流与对话形式探讨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双赢模式,寻求一个跨国公司本土化、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有机结合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跨国公司与中国民企合作,首先要从对话走向对接,从对接走向对流。对话是为了加强了解,而对接是为了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对流的目的,包括资金流、技术流、管理流、文化流、人才流都要进行对流。

  谈到对接,欧盟商会政府采购部主席、

北京奥运会高级经济顾问范克高夫用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对接
世界500强
,关键是怎么对接,就像跳舞一样,要选择好舞伴,舞伴太高、太矮、太瘦、太胖都不合适。中国很多企业喜欢与国外最大最强的企业对接,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国外最大最强的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对接时,也会综合考虑他们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并会考虑合作可能会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12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