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非公经济规模有多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和分类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个体经济;第二类是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私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第三类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而除此之外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以及股份合作企业等,均属公有制经济。按照这个分类,目前,在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约在40%左右。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量的贡献已超过60%,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
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宏观指标显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非公经济目前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想这是许多人尤其关注中国发展的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今年9月,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 rgan isa tion fo r E con om ic C oop e ra tion and D eve lopm en t。以下简称OECD)发布了他们的首次中国调查。这次调查是OECD经济调查系列的一部分,之所以不是常规调查,是因为中国并不属于OECD的成员。调查显示,即使早在1998年,私营企业在整体经济和所有企业中的增值份额就已经超过了50%。在更近一些的2001年,私营企业在非农企业中的增值份额也已超过了50%。根据这一分析,调查宣布,

中国经济现在早就已经是以私营经济,而不是公有经济为主体。因此,1998年在非农业企业中仅占有43%增值份额的私营企业,到2003年则占到了57.1%。而私营企业在所有企业和整体经济中的相应增值份额则分别是53.5%(1998年)和63.3%(2003年),以及50.4%(1998年)和59.2%(2003年)。

  OECD的调查试图放弃官方对私营企业的定义,使用国家统计局的微观数据来对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并对私营经济的相对市场规模做出评估。据称,调查对私营经济进行了严格的定义,根据控股人的类型,也就是根据控制企业的是国家(直接或间接)、集体(地方政府)、还是私营实体(个人、本国法人、或外国公司)来对企业进行分类。OECD调查既对占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94%的整个商业领域(含所有包括销售和贸易服务在内的经济部门,但不包括政府和非赢利性服务)做出了估算,又对该领域的某些特定构成部分,譬如非农业部分(占当年GDP的76%)做出了估算。简单地说,包含在GDP范围内的发生在政府报告体系之外的经济活动都被视为私营经济。

  其实,根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和分类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个体经济;第二类是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私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第三类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而除此之外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以及股份合作企业等,均属公有制经济。按照这个分类,目前,在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约在40%左右。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量的贡献已超过60%,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宏观指标显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

  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2004年底,中国个体工商户户数已经达到2350.50万户,从业人员为4587.11万人,注册资金为5057.8亿元;私营企业户数达到365.07万户,从业人数5017.25万人,注册资金47936亿元。在1992-2003年期间,私营企业数年均增长32.8%;注册资金年均增长58.6%,达到47936亿元。个体工商户数年均增长4%,注册资金达到5057亿元,年均增长19.3%。

  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下,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是在对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行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摸索经验,逐步拓展到全方位的区域开放和大多数行业的渐次放开。随着中国进入W TO,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尤其是在第三产业的准入范围,呈现加快扩大的趋势,并将享受国民待遇。

  2004年度,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家,合同外资金额109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621亿美元。200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同比增长6.3%,合同外资金额153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根据工商部门的数据计算,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占76.6%,中方占23.4%。中方资金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占比较高。在一些大中型合资企业中这种现象最多,有的还是国有资本处于控股地位。另外,外资中也有一些外国国有企业的资本。所以,外商投资企业还不能完全看做是私营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区域合作,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税收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例:

  全国87%的个体工商户集中在第三产业;52.7%的个体工商户集中在城镇;东部地区个体工商户发展比较快。

  私营企业的结构分布特点是:第一产业占1.79%,第二产业占35.5%,第三产业占62.71%。私营企业的活动主要在第三产业。这与上世纪90年代前后

  私营企业集中在第二产业的状况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城乡分布上,63.75%的私营企业在城镇。但是,第二产业中有52.3%的企业分布在乡村;在工业企业中,有54.46%的企业分布在乡村。

  在企业规模结构方面,注册资本100万-1000万元的企业531861户,1000万元以上的51830户,其中上亿元的企业为1156户。

  在地区分布方面,东部地区的私营企业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东部地区的私营企业占全国的近70%。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近几年来非公有制部门的投资增值率一直快速上升。2004年私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47.9%,仅次于外企52.2%。而在2005年上半年,私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61.9%,高于所有其他经济类型的增速。同期,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中,个体私营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16.1%,比上年末增加1.9个百分点。

  在就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增就业量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比重继续上升,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在城

  镇就业总数中,全部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是25.4%,公有企业是10.3%;在农村,全部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是54%,公有企业是18.3%。

  在税收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重要来源。2000-2004年,个体私营企业在税收中的比重已经从9.9%上升到12.5%。2004年1-9月全国税收总额为19260.41亿元,私营企业税收为1436.26亿元,个体经营税收为894.35亿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不断上升。2004年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90%以上,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近10%。2000-2004年,私营企业出口绝对值增加了665亿元,年均增长1倍以上,所占比重上升到10.6个百分点。另外,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境外投资的生力军。

  自1978年以来的27年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与党和政府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不断深化是分不开的,与国家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分不开的。目前,国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宪法确立了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社会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地位,完善了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2002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可向外商转让。今年5月宣布开始的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将在1-3年内,对近1400家公开上市企业的所有国有股、法人股实现全流通。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极大地扩大了非公经济的影响力。

  2003年初,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先后当选为重庆市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批进入省级政协领导机构的私营企业家。除全国人大代表外,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至少有65名非公人士,占所有委员的2.9%,人数和比例均超过上届。这标志着正在崛起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以其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影响力,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新焦点。

  当然,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内资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外部问题主要是:在法律法规、市场准入、财政金融、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球化、资源和环保、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建立“公民社会机制的挑战等。面临的内部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低技术加工环节,依附性明显;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缺乏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及治理结构;企业死亡率比较高;竞争力不足;社会责任不足等。外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布局与政府意图有矛盾,出现垄断态势,税收流失,技术封锁,不平等竞争和虚假现象突出,忽视工会和工人合法权益,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等。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的政策方向:一是正确处理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意解决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努力建设

和谐社会,应该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大的政策方向,也是处

  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要着眼点。二是逐步落实2005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进一步完善保护私人产权的法律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框架。第二,进一步完善非公资本市场准入的政策体系。第三,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和金融服务体系。第四,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第五,进一步完善劳资关系协调体制。第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管。第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三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总的判断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确定的所有制结构政策指导下,在国民经济总量扩张的进程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的绝对量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相对比重也会进一步提升。预计15年以后,到2020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可能在GDP的构成中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甚至超过50%(这一预测应随着统计数据的完善进一步修正)。另外,由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资本、技术、贸易合作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预计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30%以上。这之中私人资本的发展,也是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内资非公有制经济已走出创业期,进入了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发展特征:第一,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始出现,开始加快在垄断领域的发展。第二,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制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第三,企业战略集中化。第四,增长方式集约化。第五,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新生力量,并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第六,活动空间国际化。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正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市场主体,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积极力量。第七,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已超过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多数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1/3左右。另外,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外商投资企业,正在第二产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加快发展,在第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流通领域,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高端领域加快发展。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的发言)(12G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