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食品变质30%源于包装漏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0:5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包装专家董金狮自曝60%食品包装存在安全隐患

  继央视报道各地食品包装袋抽检合格率只有50%~60%、苯残留超标之后,上月22日雀巢牛奶ITX渗透事件首次将利乐包装材料安全隐患曝光全球。面对露出冰山一角的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上月30日,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首次公开透露,食品在保质期内变质事件30%源于包装材料缺陷。

  60%食品包材存在隐患

  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公布的食品包装(膜)抽查结果表明,专用食品包装袋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5%,主要问题是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及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差。依据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食品包装物不可避免地掺杂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溶剂,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制造过程中挥发出去,但少量溶剂会残留在复合膜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膜表面渗入食品中,使之变质、变味。

  董金狮分析,在塑料包装方面,一些企业用工业级塑料替代食品级塑料,过量加入填充材料或加入废旧材料、石腊等有毒物质;在纸类包装方面,纸板上采用废纸,用工业级复合膜,添加人工增白剂,印刷油墨渗入食品;在复合包装方面,有害物质阻隔性能达不到要求,很多企业用的阻隔材料不具备隔油性能。目前,大约30%的食品保质期检变质事件是由食品包装材料引发的,大约60%的食品包装材料有安全隐患。

  卫生许可成为监管空白

  董金狮认为,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标准粗放或标准滞后。现有的食品包装标准大多比较粗放,而且概念比较模糊,有的标准的相关指标要求比较低。比如说,PVC保鲜膜事件中,只有塑料成形品的卫生标准,而涉及具体产品的使用功能时缺乏相关标准,以致产品质量混乱。二是政策导向方面存在问题。在食品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产业的发展上,政策上仍不明确。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监管职能时有缺位现象。比如,食品包装生产企业最初生产时,质检部门没能有效介入监管,特别是2000年以后,

卫生部门保留的卫生许可监管职能从生产领域中撤出,已经没有了卫生许可证的管理。三是生产企业自律性差。生产企业不了解政策和法规,盲目生产,只要有合适的价格接到订单就行,至于客户拿去包装什么东西它不管,生产的包装要么不标明生产厂家要么是胡乱标识。

  明年强制认证食品包材

  “从明年开始,将对食品包装材料实施中国安全环保强制认证”。董金狮透露,需要认证的食品包装主要有塑料制品、纸制品、复合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等包括21大类139种产品,明年将率先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塑料包装、纸包装和复合包装开展强制认证。

  董金狮援引中国包装协会有关数据表示,全国食品包装生产企业超过1万家,申报安全认证只有100多家,目前通过或即将通过3C认证的食品包装企业已达20家。业内预言,届时,一旦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强制认证开始,劣质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必将受到严惩。记者蒋杰升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