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比各国政府用车看我们要不要自主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4:39 新浪财经

  (仉长雷/文)听说中国的汽车工业可以不用搞自主品牌了,这不禁让我倍感轻松。可以直接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更让我觉得中国人智慧的无穷。能跨越小米加步枪的艰苦阶段,直接引进生产导弹的确省心,最近吵吵嚷嚷的欧盟军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全球化了嘛。

  奔驰也国产了,至此,跨国汽车巨头“6+3”完成了在中国的初级布局,“6+3”的合资公司控制了中国95%以上的轿车市场,不管他们未来怎样倾轧竞争重组,无非也是内部分帐和最后留下来的叫什么的问题,在中国的落户生产已经是个事实了。如果用现在议论的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然胜利,我们可以着手准备平起平坐的和剩下来的成功者谈谈合作和竞争,这消息是如果是事实该怎样的让中国人雀跃,由此我们真的是大可不必去费力不讨好的发展什么自主品牌。而商务部一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却在这个时候说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为0.43,是美国的34.68%,日本的36.44%,德国的38.74%,韩国的43.43%。

  前两天在苏格兰开了一个会,格伦伊格尔斯云集了各国首脑的礼宾车,这么全球化的事,我琢磨着这些经济一体化的推行者又有了一个以身作则的机会,小布什不是坐着宾利就是迈巴赫,小泉肯定是卡迪拉克或者林肯。谁成想真的是大跌了一下眼镜,这些西方的首脑们好像在这个问题上一下子变得保守了起来,再仔细的看了一下他们的政府用车:

国  家

政 府 用 车

元 首 用 车

美国

凯迪拉克、林肯

黑色的凯迪拉克帝威加长总统轿车

英国

宾利、劳斯莱斯、戴姆勒

劳斯莱斯

法国

雪铁龙DC-19女神车

标致607

德国

奥迪A8L,奔驰车

奥迪A8L

意大利

蓝旗亚

蓝旗亚

日本

日产、丰田

日产总统、丰田世纪

加拿大

美国车占40%多,日本车占20%多,欧洲车占30%

俄罗斯

奔驰,奥迪A8L,

宝马L7

利哈乔夫汽车厂”为总统普京精心设计了一套三款车型:分别为正式会晤用车、公务出行用车及检阅部队用车。

韩国

现代、凯迪拉克

双龙公司生产的主席礼宾车

中国

奥迪、别克、

帕萨特、桑塔那……

奥迪

  美国政府用的是凯迪拉克、林肯,元首用车是黑色的凯迪拉克帝威加长总统轿车;英国用的是宾利、劳斯莱斯、戴姆勒,而元首用车是劳斯莱斯;法国“公车”是雪铁龙DC-19女神车,元首车是标致607;德国“公车”是奥迪A8L和奔驰,元首车为奥迪A8L。日本是日产和丰田,元首车是日产总统和丰田世纪;这样不约而同的与我们现在对全球化的理解背道而驰让我不禁对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

  尽管我们已不习惯用政治色彩的眼睛观察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不同背景下的国家利益与民族精神却在某种层面总是出奇的一致。不管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多么广泛和透彻,在国家立场上坚守“自主品牌”的阵地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信条。讲究实际的今天,大家都能理解“效益最优”的道理,但并非意味着只盯在局部而自觉地放弃什么。政府用车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作用在现实中是显而易见的,元首用车更成为一种自主精神的种子,因此,从国际做法来看这已不仅是国家“实利”的问题了。

  发展自主品牌并非抱守残缺,同样需要全球化的培育,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各国家全球合作的目的是发展自己,而不是失去自己。不论经济如何全球化,只要国家存在,自主品牌必然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根本利益,越是自由、民主、先进、开放的国家越是根据自己的国家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事实上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我们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产品而感激我们,并没有由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分工而承认我们,相反,为了他们自己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而不断地反倾销,中国家电、纺织服装、鞋帽、小商品不断遭受的调查和阻断的事实应该让我们猛醒,在资本和利益面前,全球贸易的公平与自由化不过像一些企业联合制造的“功守同盟”一样美丽而虚幻。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没有自己的民族经济。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的争论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清一色的请外国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的确是个笑话。

  普京原来一直坐一辆奔驰S600,后来觉得没有面子,2003年“利哈乔夫汽车厂”为他精心设计了一套三款车型:分别为正式会晤用车、公务出行用车及检阅部队用车,如今出行时改坐国产专车的普京显得更加自信十足。政府用车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对产品的认同,而汽车工业水平是代表国家是否强势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采购会偏重于本国工业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政府用车呈现出的国家利益与民族产业的支持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虽然它产生的实际推动很有限,但从精神上是一种垂范的提示,希望在中国的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政府的政策与导向虽然现在不能尽善尽美,但却告诉世界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