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不是谋财害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4:27 中华工商时报 | |||||||||
医改不是谋财害命,这句话提出来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医改是一个谋财之道,这句话就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反对了。正是把医改当成了谋财之道,才会有谋财害命的事情出现。 对哈尔滨“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的调查正在不断深入并向全方位展开,尽管当事人还在百般抵赖,却改变不了事情的根本: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谋财害命。可怜这样一个词语被标在了医生这个神圣称谓上。而出现这样的事情,根本原因还是医改被某些人当成了极端
同百姓看病一样,住房和孩子上学也被当成了谋财之道,所以难免也会出现谋财害命的事情。社会上正在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教改教改,提前把二老逼疯;房改房改,提前把腰包掏空;医改医改,提前为你送终。这个顺口溜听起来极端了一些,却准确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心态。 几种社会改革的失败,不仅造成了当前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妨碍今后的经济发展。都说经济增长要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外贸出口。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仅仅依靠投资和出口时,政府终于下定决心要在消费上下功夫了。但是,要让中国的百姓掏出银行里的存款消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中国人放在银行里的钱已经超过了13万亿元,也就是说,13亿人口的人均存款已超过1万元。但是这些年老百姓似乎越来越不敢花钱了,近5年,我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消费率持续下降。10年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 到底是谁妨碍了我们消费呢? 改革的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教育、住房、医疗等原来的社会事业的确需要市场来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是在中国的市场改革过程中,政府在通过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和住房改革来削减部分社会负担的同时,并没有准备好一个有效的组织和机构来承接政府退出身后留下的空白。 更加危险的情况是,这样一个空白还被“商人”钻了空子。一下子,教师成了“商人”,医生成了“商人”,地方政府也成了“开发商”。 好笑的是,几年以前,当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第一次需要启动内需的时候,教改、医改和房改都曾经被当成刺激百姓消费的灵丹妙药。现在,正是这样的灵丹妙药吃坏了肚子,妨碍着百姓消费。当看病、上学和住房成为百姓的心头大患时,百姓自然会增加预防性储蓄,对风险的不确定降低了百姓的消费偏好,越来越多地把钱放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 教改、房改、医改,这些真正是百姓的心头之痛。所以所有与之有关的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报章网络的头条。教改、房改、医改这三个概念百姓也许还不明白,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激起全社会的关注。 医改这个今年来一直被媒体关注的话题,现在终于出现了一个百姓的最佳“出气筒”: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对于该事件的最新报道是:那个“倒霉”患者翁文辉的家属曾告诉媒体,“除了医院开的那些收费单,还有翁文辉在住院期间召集的专家会诊,一共用了将近1000万元。有次会诊,光是一个专家的出诊费就用了30万元。” 因此,550万元的新闻标题已经可以标成“千万天价医疗费”了。 这个事情还没有完,笔者也希望这个事情没完没了,把医改的伤疤揭一个清清楚楚。不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也是为了经济发展。 不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启动内需就是一句空谈。教育、医疗、住房等百姓必需的消费品定价太偏高,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消费预期,让百姓不敢把钱放在其他消费上。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房价过高,房价和百姓收入间的比例过大。对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而言,现阶段买房往往意味着长期储蓄。当百姓把钱都存在银行里,为买房、看病和孩子上学做准备的时候,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就会普遍存在。 如果医改不是谋财害命,如果房改不是要把腰包掏空,如果教改不是为了让父母节衣缩食,中国的百姓当然会把更多的钱放在消费上。要启动内需,谁来为百姓化解后顾之忧呢?(8G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