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中国太阳能产业起飞元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2:02 《新鲁商》

  2005年,我有幸联合58名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能源议案获得通过;有幸参与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细则制定的多次会议;有幸成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行业惟一“双冠王”企业;有幸组建了太阳能工程公司并使之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营销力量;还有幸发起太阳能行业领孤行动,为没有服务的杂牌产品进行服务维护了产业形象;还有幸参加了多次国际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会议,亲身感受了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殊荣和骄傲;还有幸在全国进行了数十场的绿色能源演讲……2005年,我与中国太阳能产业起飞元年一起走过。

  专栏作家/黄鸣(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十年成世界太阳能产业重镇

  继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评出中国太阳能第一块“中国驰名

商标”后,今年8月份,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就推出七家太阳能“中国名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太阳能产业尤其是光热产业蔚然成为国际重镇。至200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为7000万平方米,遥居世界首位。2005年中国一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为1000多万平方米,欧洲十年总和仅为1200万平米。除光热以30%的速度递增外,光电产业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可再生能源法》拉开节能社会序幕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决定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全国人大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专家、部门进行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系统,电网企业按规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该法还将为太阳能产业提供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必要的经济支持。3月份,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从此,“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循环经济”等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旋律之一。

  50年能源替代,进入倒计时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提出: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要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5%,2020年达到10%;国家发改委要求:到2015年我国的电、燃气热水器停止生产。在讨论以上问题时,有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我们有可能达不到,所以不要提这样高的目标以免到时候食言。有关专家严肃指出:鉴于能源紧张,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了,而是能源的有限性决定我们必须完成。一语醍醐灌顶,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50年绿色能源替代,已是历史必然。

  5000亿光热市场,谁来与分?

  目前,我国一年能源总消耗折合标准煤约20亿吨,如果要拉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还要大幅增长。如果把能源按利用方式划分为“热利用”和“非热利用”两类,那么,用于热利用的能源将占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即10亿吨以上。工业生产热利用,发电,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热水饮用、做饭、洗澡、洗衣等,冬天取暖,夏天空调制冷有的还要通过加热的途径获得,等等。如果把这些热利用全部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惊人的。保守估计,其市场规模起码有5000个亿。这个数额大致与整个黑白家电的总和相当。可见相对于家电业来说,太阳能光热更是一个超大市场。2005年太阳能光热场年销售额仅130亿元,那么按照“50年绿色能源替代战略”,到2015年太阳能光热市场要达到5000亿元。其间的增长速度和增长空间可想而知,平均增速至少要在35%以上,那么领头企业有可能要达到40%以上。如果大品牌能够占到5%的市场份额的话,最少也要有250亿元的销售额。

  节能建筑与城市绿色照明,工程模式规模拉动

  今年以来,节能建筑和城市绿色照明会议此起彼伏。建筑能耗在我国约占到总能耗的35%以上,因而建筑节能就成为重中之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的亮化发展,在节能社会、拉闸限电的现实情景下,使得城市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照明成为大势所趋。以上两个方面,为我们达成50年能源替代战略确定了基本模式。即以工程拉动取得太阳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应用的有效提升。

  “绿色奥运与绿色世博”,国际化大

蛋糕推波助澜

  除了上述可再生能源企业自我开发的“太阳能工程”蛋糕以外,“绿色奥运和绿色世博”的两块国际瞩目的巨型蛋糕更是对可再生能源应用推波助澜,也让众多的品牌太阳能企业望眼欲穿。其一,两个大会本身的应用市场足够大;其二,对于品牌拉动和品牌国际化影响无可比拟。2005年,绿色奥运和绿色世博会向企业抛出了橄榄球,各企业纷纷向奥组委和上海世博局献计献策,提供方案,参与投标,妄图取得“一朝入侯门,身家不与往日同”的出奇效果。事实上也是不可辩驳,哪个企业有能力搭上这两趟班车中的一趟,哪个品牌就会占尽先机。可以想像,随着世博会的紧张筹备和奥运会的日益临近,2006年的项目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绿色能源理念社会认同

  今年以来,社会专家、精英的绿色能源理念在媒体的追捧之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过去从没有这么多鲜活的绿色能源理念出现过,也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得到社会大众的认知和支持。可见,文化环境也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社会宏观环境阳光普照,法规政策硬性约束不日到来,市场容量让人激动不已,工程营销模式主体明朗,绿色理念社会认同前所未有,资本涌动产业蓄势待发。有的企业谋求上市的跨越,有的企业规划工程销售的飞跃,有的企业策划品牌的全面升级,无疑,2005年已成为中国太阳能企业的起飞元年。谁持彩练当空舞?属于与时俱进的战略家们,属于先国家能源之忧而忧的道义担当者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