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参考报:刘明康称国有银行并没有被贱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1:25 经济参考报

  肯定引进外资银行重要性

  在国有银行贱卖争论呈现白热化的时候,又一位金融高官公开驳斥了“贱卖论”。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5日称,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并不存在贱卖的情况。他肯定了引进外资银行的重要性,表示银监会始终积极鼓励吸引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资
银行改革重组。

  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刘明康重申了遴选战略投资者的五个标准:入股比例不低于5%、股权三年锁定期、派出董事、丰富的银行业管理经验、投资商业银行不多于两家。他说,从这五个标准可以看到,“境外的战略投资者投机获利的机会很少,他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们做到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刘明康认为,在入股价格方面要考虑到外国投资者的风险成本,而从目前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的价位来看,都高于账面净值,所以并不存在贱卖的情况。

  在此前的11月2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明确地反驳了“贱卖论”,对屡见报端的贱卖质疑进行了正面回应。

  贱卖质疑声浪始于两篇文章。一家报纸10月25日刊登的余云辉和骆德明的文章《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此外有杂志也刊登了一篇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版图告急》的报道。担任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的余云辉认为,国内金融企业在“像甩卖温州鞋子一样竞相甩卖金融股权”,“这将会带给中国金融业灾难性的后果。”

  两篇文章认为,国有银行股权被贱卖了,银行业大规模引进外资将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当时正值建设银行在香港公开募股,文章激起了广泛争论。一种流行的观点称,国家为建行上市而进行的财务重组花了4600亿元,达到了较好财务状况,却把部分成果让给了别人,是“肥水外流”。

  周小川反驳说,建行财务重组的代价与这一评论相距甚远。他认为,建行这次重组中将可疑类资产剥离并以模拟市场价格出售,道理上不存在政府补助。但由于我国资产处置市场深度不够,定价能力弱,在估值批发与零售中产生的价差应视为本次财务重组的成本。

  刘明康说,建行的招股价位从国际市场上讲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分析说,建行发行价是每股2.35港元,市净率(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为1.96倍,是2000年以来亚太新兴市场所有银行上市股值当中比较高的,已经接近香港大型的上市银行交易价的水平,甚至超过了某些欧美银行的价格水准。

  上市后30天到60天是对定价水平的科学反映。从后市价格表现来看,建行的股价在上个星期已经稳定地上升到2.55港元,比IPO价格上升了8.5%。后市的表现如果超过IPO价格30%的话,那说明定价偏低。“建行的表现非常稳健,提升了8.5%,这就是一个明证。”刘明康说。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争论使得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加谨慎。11月初,银监会首次公开战略投资者遴选的五项标准,淡马锡投资中行一事搁浅。因为淡马锡之前已经投资民生银行和建设银行,再投资中行将超出上限。刘明康也证实,中行和淡马锡还在就入股一事进行讨论。

  其实不论是“贱卖论”还是“威胁论”,其根本观点建立在对金融业“以开放推动改革”这一路径的怀疑上。

  周小川对此回应说,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选择“股份制改革和发行上市”的改革路径,是经过一系列慎重研究才选中的。主要是参照了国有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和公开上市的成功改革经验。

  刘明康强调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性。他说,国有银行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国有独资的单一性,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只有在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国家财政才不可能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去买单。战略投资者可以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营运的基础条件发生根本的变化,通过合作还能迅速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银监会也在5日提供的材料中表示,中资银行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引进战略投资者,目的不在于“引资”而是“引智”,即学习和引进国际发达市场的银行先进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绝非迫于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22家境外投资者入股17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

  刘明康说,银监会始终积极鼓励吸引合格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中资银行改革重组,并通过发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外资参股创造有利的监管环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