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地下”到“正规”民间融资终获正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0:40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长期处于半地下状态的“非正规金融”———民间融资,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日前,央行已正式将陕西、四川、贵州、山西等四省确定为实施小额信贷的试点地区,“只贷不存”这一新名词也首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民间贷款公司,将作为新型“正规兵种”,昂首步入金融市场主体序列。

  “只贷不存”破题在即

  据悉,新生的民间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模式的大方向已经明确,其方案草稿正在与银监会协商中,待方案通过后,小额信贷的试点将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捐赠资金或单一来源的批发资金形式,不吸收存款,不跨区经营,股东最多不超过5个、贷款利率可由借贷双方自由协商。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只贷不存”也只是一个过渡模式,央行强调应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商业性、可持续性的小额贷款组织,这就等于为其日后发展预留了空间。

  具体而言,待时机成熟后,这种“只贷不存”的投资机构可少量吸储,或是提供批发性的贷款资金,甚至转化成小额贷款银行,以便进行更大范围的融资,吸引真正的投资者加入。

  鉴于此,业界把“只贷不存”视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突破口,并认为只要将大量的民间资金合理引导,不失为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的现实选择,其中包括允许、建议放贷的人依靠银行委托放款,鼓励只放贷款的贷款性金融机构试点,修订有关法规以允许企业之间相互融资等。

  民间资本堪当重任

  种种迹象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民企在国有

商业银行每年动辄数万亿元的贷款总盘子中所分得的贷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在信贷紧缩抑或是信贷宽松的宏观政策下,想要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都是一个“奢侈”的想法。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我国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已占到了GDP的70%,是世界上最高的,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应该更多地依靠直接融资来筹措资金。但是,

资本市场、债券、短期融资券等一些正规化的直接融资渠道又大都与中小企业无缘,即使大力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

  因此,中小企业只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建立自己可靠的“渠道”,把眼光转向见效快、能灵活满足其融资需求的民间融资上。

  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融资一半以上资金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也就是民间融资,30%-40%是由基层金融机构提供的,如信用社、储蓄协会、社区银行,剩下的一小部分是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民间融资完全能担此重任。民间融资自身已经历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其贷款质量与风险控制水平并不亚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资本规模与正规金融等量齐观,而在多数经济发展滞后、民间资本并不充裕的地区,民间借贷虽然规模不大,但占比不低,作用不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