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促销“霸王条款”说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9:18 解放日报

  本报讯(任翀)时值岁末,商家促销方式花样不少。你可知道,这些“优惠”的背后可能藏着不少“霸王条款”,在不知不觉中侵害消费者权益。

  谁拥有“最终解释权”?

  几乎所有的促销活动都有“兜底”条款:“本商场拥有最终解释权”。市工商局合
同处的专家指出:商场或企业不可能也无权拥有“最终解释权”。

  按照《合同法》,商场内的促销宣传单可视作格式合同,消费者和商场经营方都是合同当事人。按照法规,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场,都拥有对该合同的解释权。至于采用哪方当事人的解释作为最终裁决,还有待双方协商,不能由商场“说了算”。

  赠品享受“三包”了么?

  “包退、包换、包修”的“三包”服务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但对于赠品、特价产品的“三包”问题,不少商家却含糊其辞。市消保委的有关专家提醒,如果碰上赠品、特价商品等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也可以向商家讨个公道。

  “买一赠一”或“有奖销售”的实质是一种“附义务的赠与”,商场有责任对赠送的奖品进行修理、更换和退货,如果对消费者造成损失,还应进行赔偿。同样,对打折、减价等特价商品,商场如果不告知消费者产品的具体瑕疵,仍应当承担“三包”责任。此外,如果特价产品发生了标明瑕疵以外的质量问题,商场依旧不能免责。

  你会拒绝“

霸王条款”么?

  奇怪的是,面对专家指出的一条条”霸王条款”,消费者却有点“后知后觉”。笔者就“最终解释权”和赠品的“三包”问题在几大商场内做了个随机调查。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表示,不知道这些是“霸王条款”。

  专家提出,有关行业协会也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度既定的“行业规范”,将那些于法无据条款剔除出外。市工商局合同处则表示,明年将围绕商场等经营场所的格式合同进行专门的监督审查活动,通过整改、提供示范合同文本等途径,进一步清理“霸王条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