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会 > 正文
 

传媒精英对话:大国经济与财经媒体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9:53 新浪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会于2005年12月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商业中国推动力:创新·责任·全球化”。 本次会议由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以下为论坛传媒精英对话:大国经济与财经媒体实录: 

  主持人:

  我们请出这场论坛的嘉宾,首先是21世纪报系发行人沈颢先生,21世纪报系常委副总编、报系总主编刘洲伟先生,21世纪报系总经理陈东阳先生,《21世纪经济报道》副总编李戎先生,《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刘晖先生。

  大家看到其实坐在台上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商业评论和经济报道的主要的谋划者,我们这个论坛的主旨事实上是大家可能看到一个变化,到2006年我们爱读的《21世纪经济报道》会从两期改到三期。我们也提出这个概念,大国经济和财经媒体,所以这中间可能还会有很多的联系,两期改到三期到底会不会好看,为什么这么改,改完了以后会有什么风险,在面临激烈的财经媒体竞争中,这个报系怎么站住脚,我们有很多的疑问和我们台上的嘉宾叫做交流,大家会得到很多满意的答案。

  坐在我旁边的是沈颢,大家看到的很多的宣传片的诗词都出自于沈颢之手,我想问问沈颢,财经媒体竞争非常激烈,现在有很多新兴的财经媒体,比如像每日财经、财经日报,上海的第一财经日报做得也非常好。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2006年扩期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会不会有十分的把握做这件事情。

  沈颢:

  我想解释一下,其实财经新闻成为中国主流的新闻品种时间特别短,基本上只有五年的时间。财经媒体成为中国主导性的媒体种类的时间也很短,也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以后引起的一个财经媒体的热潮。所以在五的时间里面,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的读者,而且这五年中国的经济活动也比较多,整个财经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很快。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它成长的时间很短,所以财经媒体的成熟度还不是很高。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我们一直倡导自己是财经报纸的领导者,所以我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财经西文品质的方式来满足需求。所以,在这样的过程里面,一方面因为财经新闻的需求量在增加必须满足,另一方面财经新闻模式并不是很成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另一方面是需求量很大,但是支持财经媒体生存的市场广告总量还不是很充分。也就是说,如果要做节奏更多的,做像日报的话,很可能整个市场总量养活不了一家日报的市场情况。所以,一方面为了起到一个领导者的作用,就是逐步的把财经新闻的标准制定的更加严密一点。另一方面,也到承担财经媒体的领导者的作用,希望媒体本身的作用摸索的更清楚一点,我们也肯定要逐步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想这种循序渐进过程,正是符合我们一贯倡导的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国财经新闻的领导者的概念。

  主持人:

  我想市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市场需求才能催生出报纸不断的进行自己的变化。我刚开始做财经记者的时候采访胡祖六先生,他说一句话,他说华尔街之所以兴旺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了很多优秀的财经媒体的推广和报道的作为。我想今天整个社会和金融体系也在成熟,财经媒体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当时我们提到大国经济和财经传媒,我们问一下刘洲伟主编,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洲伟:

  我们这个年会的主题关键词是三个,一个是责任,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全球化。如果谈到责任的话,正好就切了主持人的这个提问。实际上《21世纪经济报道》这种媒体是整个国家崛起的一个受益者,但是它不是某一个经济领域的发展的受益者,他是整个国家的发展的一个受益者。怎么说呢,比如像一些都市类媒体可能受益于地产界或者是消费类品牌的行业发展。比如证券类媒体可能受益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但是21世纪和他们相比的话,这种整体国家发展的受益是比较强的,所以我们比他们更热爱这个国家。所以,是有这样一个责任感,因为我从来认为责任是来自于利益,责任和利益好比是生物基因分子中的双螺旋。

  所以,就定位来讲,有人经常讲要做什么中国的《华尔街日报》,这段时间有人经常讲,但是我们想21世纪本身定位可能是混合的一种定位,大家都知道《华尔街日报》只是美国整个资本市场联系很大的一个报纸,但是大家可以看到21世纪本身从创刊到现在,中国整个股票市场是一路下滑,到现在几乎到了最低点,但是21世纪的增长是与股票市场完全相反,是一路漂红,是不断的增长。所以,这个本身说明21世纪可能像类似华尔街时报,或者是华盛顿邮报,或者是纽约时报的混合体。在美国有一个说法,说华尔街时报是统治美国的人看的报纸,华盛顿邮报是自以为统治美国的人看的报纸,而纽约时报是自以为应该统治美国的人看的报纸。我认为《21世纪经济报道》应该是混合的效果,这种混合的效果应该是来自于他基本的受众,而这种基本的受众包括了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这一群读者的存在使得《21世纪经济报道》变得更有力量的同时,也更有责任感。所以,有一句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一个结尾,这句话是被美国著名的电影蜘蛛侠和中国著名的电影工夫里面强调的,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主持人:

  谢谢洲伟,其实他的野心是非常大的,他把自己既和华盛顿邮报比了,又和华尔街时报比了,又和纽约时报比了,这三份报纸加起来就是美国所有平面媒体发行量的70%了。大家知道报纸二升三之后是加量不加价,价格还是没有提高,但是就是多了一刊,这个我想做市场的人可能会很苦,就意味着广告,或者是其他的收入一定要保证你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你这个二升三。我想陈东阳做21世纪报系总经理很长时间,他一定有心得也有苦处,你会不会觉得压力很大,现在21世纪在财经媒体里面市场份额到底怎么样,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陈东阳:

  我觉得压力肯定有,但是动力更充足,这个动力是来自于中国整个经济的增长,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财经媒体的需求,当然我是负责经营这块的,我觉得企业对财经媒体的广告需求也非常大。说到整个财经媒体目前这种竞争状况,刚才沈颢也说了,实际上财经媒体发展历史还很短,我们认为财经媒体还是市场化也就是2001年开始,也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以后,跟随着一系列别的财经媒体创刊,这五年来整个市场才开始市场化的操作。在整个整个平面媒体的竞争格局来说,财经类媒体还是非常小的份额,根据慧聪国际咨询公司市场调查的资料,是2004年的数据,2005年还没出来,中国整个平面媒体有一万一千份,报纸有九千分,杂志有两千份,广告收入是680亿,这里面最大份额的是都市类媒体,占到68%的份额。第二个是党政机关报,这个是10%。财经类媒体广告收入的份额是非常少的,总量才大约是18个亿,也就是占到总量的4%左右。哪怕是只占到很少的份额,但是跟四年前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四年前财政类媒体的广告大概也就是排到第五位,除了都市类报纸,还有党政机关报,接下来是时政新闻类,还有就是时尚生活类,然后才排到财经类。可以说短短的几年时间,他的增长是很大的。

  对《21世纪经济报道》来说,这五年来,我们也是成长比较迅速,创刊的时候,我们收入是2000万,2002年我们收入是8000万,到了去年,我们的广告收入是两个亿,占了整个财经类报纸18个亿里面的超过十分之一的份额,在财经媒体中广告是最高的。所以,你对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对明年我们扩期不加价,这个有它的原因,一会儿李总会回答,我们的压力是来自于成本的增长,我们的动力就是企业会越来越多的选择财经媒体做合作,而我们作为财经类媒体的地位,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

  主持人:

  谢谢陈东阳他非常充满信心,我相信大家也会给21世纪更多的支持,我们希望他们顺利的把这个转型走好。刚才陈东阳也说了李戎会给我们解释为加量不加价的因。

  李戎:

  从一周两期到一周三期的发行,说没有压力是不现实的,肯定是有压力,这个压力是来自于对读者的告知和读者购买习惯的改变。现在的压力对那种一周还在做一期的报纸来说,他要改成一周两期的压力比我们现在从二升三大得多,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个门槛建立起来了,对我们来说,我们可能最大的惊险的一夜已经过去了,对他们来说,他们还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我们为什么做这个加期不加价的举措呢?也是想最大限度的回报读者,弥补因为购买习惯带来的波动。从自己的数据来说,每一年固定读者订阅这块的比例一直在长,明年就是自然增长的角度也会有一个两位数的增量。我们从定位上,一样的价格原来一周买两期现在是买两期,我想对原有的读者还有新增的读者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主持人:

  我也非常高兴,我也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我现在可以一周看三期报纸,而且是一样的价格。我们知道21世纪报系还有一份杂志,我想大家在袋子里面也看到了,就是《21世纪商业评论》,这个商业评论相对报纸来讲年轻很多,才一岁,但是实际上也走得很好的,中国目前的商业评论当中,他也是处在非常领先的地位,包括读者的反馈都非常好。而且现在这个商业评论在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伟大的公司的话题,刘晖是这个杂志的主编,我想问问刘晖,你们进行了这一番调查之后,杂志认为什么样的公司是伟大的公司,什么样的媒体是伟大的媒体,怎么样做才会达到这个所谓的伟大?

  刘晖:

  谢谢主持人,杂志因此是报系的一个姊妹媒体,杂志是去年创刊的,我们一年的运行结果还是不错的,从财务的表现上是不错的。其实,总的来说,刚才我们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甚至领先的地位,其实最后胜者是什么,可能还需要我们继续艰苦的努力。我们在首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和商业评论的周年庆中提了一个概念,就是从做大公司到做伟大的公司,大家讨论中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还没有做到大,怎么伟大,其实大和伟大不是递进的关系,不是大了才伟大,其实有的东西很小,但是他改革了人的价值观。但是有的伟大的公司可能是大的公司,这两中都是存在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公司是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公司有什么标准?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伟大,像我们《21世纪商业评论》和《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企业公民的概念,就是一种价值观,我们相信价值观的价值。所以,在前几场推广会我也讲,什么样的公司是伟大的公司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什么样的公司想去做伟大的公司,这个是重要的。就是说做伟大的公司肯定没有一个固定的体系,没有一个固定的轨道,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但是他是永远在路上,是一个随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境界。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也决定了很多公司的境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决定了这个公司最后的结果。

  主持人:

  做一个伟大的公司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比如像洛克菲勒家族,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企业有需要几代的努力才可能做到,但是要做到这个,你必须有一个理想,就是你要做到这个伟大,你才可能做到伟大,一路走到伟大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动力和唯一的目的,但是大家说了21世纪已经不适应这个说法了,因为企业还要做一个社会公民,可能做好一个好的社会公民之后,他才能够发挥他更多的公信力,也能够向伟大更迈进一步。21世纪报系去年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企业最佳公民的评选这个概念,今年是第二届了,今年还有一个计划是红粉笔计划,我希望沈颢为大家介绍一下。

  沈颢:

  媒体是社会公信力,社会公信力确立的价值是公共性的,所以我们是站在我们本身的价值立场上界定什么是好的企业,就是公共的立场界定的,而不是说企业的股东利益来界定的。所以,这个也是基于某种公共立场上的评选,但是我想这种评选对于中国这样的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剧烈,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我们成立了一个红粉笔乡村支教计划,是作为企业公民这个概念推广的一个示范性的活动。我们希望我们倡导中国的商务人士到一些贫穷偏僻的地方从事支教活动,为期两个星期,支教前,你可以把你的教学方案先给我们。我们倡导这样一个活动,其实是有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的,因为中国大部分的关于教育方面的公益事业,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这个当然是以希望工程为首的,都是希望去贫穷盖一间学校,修一间教室,买一些电脑。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提供儿童精神上的需求,我们希望以这种支教的方式,就是成熟商务人士的支教方式来改变一下这种模式。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愿意去贫穷的,偏僻的乡村做两个星期的苦工的话,可以来我们这里报名,但是你一定有一技之长,因为我们并不想你们去抢了乡村老师的饭碗,我们想你在素质教育上有一些贡献。

  主持人:

  这个背板上有一个小蝴蝶,这个是去年21世纪提出来的,就是亚马逊的一个小蝴蝶动一动就会引起全球的效应,今天又加了很多的内容,比如说红粉笔计划,比如最佳企业公民的评选,而且报纸明年也会变成二升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祝福《21世纪经济报道》会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这场论坛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我们会有今年最佳企业公民的评选活动。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