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会 > 正文
 

胡鞍钢:商业中国 扩大内需与利用外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7:15 新浪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会于2005年12月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商业中国推动力:创新·责任·全球化”。 本次会议由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做题为商业中国,扩大内需与利用外需的演讲实录:

  胡鞍钢:

  各位来宾,今天有机会就“商业中国”这样一个主题做一些介绍。我的主题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外需”,其基本含义就是立足国内积极扩大内需,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外需。

  那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最近温总理就扩大内需谈了一些看法,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他讲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且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阶段,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应当,而且有可能实行以国内需求为主的方针。在这一次十一五规划中,温总理专门谈到了如何有效的扩大内需,以及如何有效的利用外需。他特别讲到,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外需求,要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的快发展。

  我想这个方针政策应当也是我们十一五,或者未来中国长期发展的根本方针,这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扩大内需这样一个方针政策。大家知道,在1998年8月2日,当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第一次提出扩大内需这样一个构想。同年,就是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明确的提出扩大内需不仅是我们短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短期政策,而且是基于中国国情来确定的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的一个长期发展政策。

  很显然,为什么我们需要扩大内需呢?就是我国具有世界上独特的人口大国优势,那么今天从人口再加上市场需求,我称之为是一个巨国优势。这个就表现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增长迅速,也就是说在过去20年,我们保持了人均GDP增长在8.1%的世界的高水平。市场潜力大,消费层次多元化,多样化,因而我们可以发展多样化的国内需求市场。从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的系统经过了外部强大的冲击,现在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我们看到所有的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国的经济增长都呈现了我们称之为V字型,就是先下降,后上升,甚至有的出现U字型,只有中国保持了长期、稳定、持续的高增长。第二,我们看到在亚洲地区的危机冲击国大部分外汇

汇率波动非常明显,只有中国及其中国香港保持了汇率的基本稳定。第三,我们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几乎看到所有的危机冲击国,他的家庭财产,个人财产,也包括企业财产,都是大收水,只有中国的企业资产、个人资产都是持续的高增长。

  扩大内需,作为中国来看有哪些有利的条件?我想从五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我们中国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时期,非常像美国1870年到1890年的时期。因而,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品生产国。

  第二,就是中国正经历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迅速变动,多元化,以及不同层次的升级。

  第三,就是中国的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我们迅速的向信息社会,信息的消费国、生产国,以及信息产品出口国方向转变。

  第四,还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个方面是由前面三话,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导致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的需求。我在后面会用大量的数据介绍。

  第五,由于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我们跨越了小康水平以后,就出现了新兴的消费需求增长点。我从这五个方面做一些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就是工业化的加速。它有几个方面的标志,第一个就是我们从2001年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处在一个持续的高增长周期,到目前这个周期还是处于扩张期的阶段,而且相对比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时间持续的要长。第二,就是我们第二产业比重很大,成为我们经济主要推动的主导部门。如果我们时间拉得长一点,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起飞主要是工业主导,这个像187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增长的模式。第三个,中国目前主要工业总产量,我们从实物量角度看,70种主要工业产品总产量,除了发电和汽车之外,基本上我们主要产量都已经位居世界首位,或者超过美国,或者超过日本。从中国角度看,2004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我们钢的消费量相当于2000的年2.12倍,煤炭也是主要的生产国,也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彩电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43%。鞋的制造业,中国生产的70亿双鞋,大体也是出口了将近40亿双鞋。此外,中国还生产了很多工业的产品,也包括像药品,像VC,像阿司匹林,特别是VC中国生产量也超过世界总量的40%。这个是从实物量的角度看。如果从价值量的角度看,大体我们计算下来,是1980年中国工业增长值占世界总量的4个百分点,到2003年已经接近世界总量的22个百分点。

  第二个背景,我想商业中国就是中国正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我们知道从1820年到1920年,就是欧洲在他的整个发展,或者说迅速发展过程之中,大体向海外移民了将近6000万人,其中有将近3000多万主要是转向或者迁移到美国。在2000年到2004年,仅四年期间,中国大体城市人的净增长就接近9000万,如果加上今年,就超过了一亿人。所以,我们经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个本身也会创造巨大的商机。今后中国城镇化还会继续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如果我们能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会有将近两亿到三亿农村人口源源不断的向城市转移。这样我们就会从现在五亿多城市人口进而达到七亿,乃至有可能达到八亿人口的规模。很显然,这样一个城镇化的进程,无论从基础设施产生的投资需求,还是从居民的消费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我想这是一个巨大的背景。

  仅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投资既是投资需求,又是消费需求,我们来看一看相关的数据,就是房地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上面这条线是表明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现在已经迅速上升,接近10%。下面这条线是房屋,就是我们称之为商品房销售额占GDP比重,很显然也在迅速上升,现在已经接近7-8%的情况。从房地产的特征来看,因为它是产业的前项和后项,他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目前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就是100块钱房地产的投资大体可以产生其他产业部门的215元的外部需求,所以房地产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再加上他本身100块钱的投资需求,大体他的总产出可以达到315元,也就是3.15倍的总产出需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对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长还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体它的贡献率在11-12%,这个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计算和分析,我们也还是认同他这种计算和分析,当然还会产生比如像居住条件的改善、

装修、家具等等一系列。我们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中国现在水泥产量是美国的十倍,在很大意义上都可以反应出我们房地产,包括我们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现实出它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这样一个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这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第三个方面,就是信息化。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来,是在五年前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计划的时候,是提出来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应当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进行评估的话,应当说是基本实现了。那么,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信息消费国,从电子产品制造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居世界第三位,我这有一些相关的数据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像我们在十年前中国都是进口手机,但是200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达到2.33亿部,其中出口1.46亿部,出口比例高达62.7%。目前,全球出售的三部手机中有一部产自于中国。另外,中国去年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达到4500万台,到201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个人电脑第一大生产国,我想也是第一大消费国。2004年我们城镇居民百户家庭拥有的计算机数已经达到33台,还在迅速的发展,农村现在已经开始达到一到两台,它正在进入这个过程。全球目前出售的

数码相机,也就是说五年前我们中国是进口数码相机,但是五年之后,全球两台的数码相机销售中就有一台多是生产于,或者说制造于中国。此外,2004年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占世界生产总量的40%,激光视盘机占世界总量的80%,显示器占世界总量比重的50%。到2007年,基本上三分之一的电子产品的制造,都转移到中国。当然,我们希望研发也不断的转移到中国,也包括售后服务。这就是主要的信息产品,在过去几年以及到2007年的一个产品性的预测。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什么呢?就是在18世纪的时候,当出现蒸汽机技术,发生了以蒸汽机技术为基础的蒸汽机革命的时候,实际上中国是落伍了。到了19世纪,实际上世界又出现了铁路革命,电力革命,当时全世界有两三个亿人在使用这个技术,我们也是失去了这样一个现代化的进程。而今天当世界进入21世纪,中国十几亿人口在使用ICT技术,并成为ICT技术的主要的生产者,进而也会成为出口者,这确实能够提高我们中国长期增长的潜力。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同样一个技术,如果它使用人口规模越大,就越能提高我们潜力。所以,从这个意义看,这个商业中国就要使得我们13亿人口高效率的、密集型的使用ICT技术,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技术。

  第四个方面,就是中国扩大内需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惊人的发现,就是在过去四年,就是2001年到2004年,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今年,全世界的主要的基础设施的增量几乎在中国。从1949年到目前为止,就是过去四年的基础设施占了前面50多年存量的相当高的比重。我们来看一下,像发电机在过去的新增量,相当于我们50多年新增累计量的27%;高速公路相当于我们从80年代以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个存量总量的59%;港口货物吞吐量,由于我们这两年进口额和出口额大规模上升,也相当于我们50多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量的49%;油管道也是如此,高达累计量的53%;光缆更是不得了,相当于累计量的56%。这个只是一些简单的例子,反过来这说明中国投资的硬件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我们就需要对软件投资环境进行改善。我们预期未来五年,由于中国投资环境有了更多的改善,中国还是会继续吸引外资,所以扩大内需有助于吸引外资,又可以不断的提高外需。

  此外,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消费增长点,而且这些新兴的增长点具有我们称之为较高的增长弹性,我们从几个方面做一下讨论:从目前来看,我们要大力发展所谓现代服务业,这就包括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法律等等。我们看一下2004年全国的保费收入已经占我们GDP比重达到3.15%。目前中国也成为广告的一个很重要的大国,根据世界国际组织预测,大约2010年中国就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国,就是居美国之后。此外,中国在2004年全国的信用卡发行量已经达到7.62亿张,交易额达到26万亿。大家知道,即使是如此,还没有摊上全国人口一人一张,我们知道在美国、在欧洲,一个人的信用卡起码是五到六张,这个只是刚刚开始,可以大大降低我们交易成本。2005年全国居民旅游人次首次超过11亿人次,还没有摊上每个人一次,即便如此国内旅游收入已经达到7000亿,我说的是2005年的情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大体我们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人次国,因为重要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人次国,但是还不是世界入境旅游人次国,到2020年我们可能成为世界第四打客源国,因为去年我们只有2000多万人口因私出国旅游。所以,它有相当大的潜力来发展我们各类行业。此外,还包括社区服务业,另外也可以通过ICT技术等于进一步提升和改造我们传统的服务业。

  由于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所谓的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发现中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或者我们称之为灵活就业,就是扣除所谓的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包括外资这种正规部门的就业以外。在过去十几年对中国新增GDP的贡献大约是44个百分点,而且它的就业增长率非常惊人,平均年增长率我们初步算下来是12%,不仅是经济主要的增长来源,更重要的是创造就业。可以说他创造的新增就业大体在过去十几年来,就是全球新增就业总数的五分之一。所以,中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此外,就是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大国,也就是说居美国之后,如果我们把世界五大国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大体和美国相当,而且我们在不断的追赶。由于时间关系就不把这个详细数据介绍了。

  那么如何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呢?主要采取的一些措施,其实在这次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都提出一些重要思路,我想补充一些看法和观点。就是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主要是在农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据我所知,这次十一五规划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包括供电、供水、农村道路等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样的话,也会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第二个,就是要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重点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图,这张图可以我们整个消费率,就是消费占GDP比重,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持续下降的,其中农村比重是持续下降的。当然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因为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比例也在下降。所以,要通过对农村居民,特别是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包括改善他们所谓的消费环节,商务部已经做出决定,今后几年将对农村建立这种规模式的、连锁式的商店,或者是服务店,为广大居民改善消费环节。

  另外,就是对城乡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如果能够增长的话,也能带动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此外,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主要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从原来工业城市变成主要是服务业为主的新兴城市,扩大消费领域,包括信息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社区服务,改善消费环节,特别是在建立消费信贷方面做出一些重要的制度安排,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进而实现向国际长比较通行的惯例,就是实行商品退货制度,也会保证消费者的福利。

  此外,是开放我们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业市场,进而扩大服务业的供给,鼓励服务竞争。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年年底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可以达到2000万,我们已经超过美国,我们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在发展,就进一步打破高等教育方面的垄断性,就是刺激高等教育需求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此外,最后一点,就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统一的、竞争的国内的大市场。应当说这是1993年当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到2010年我们基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建立大市场。到目前,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需要进一步打破跳跳专政,也要打破块块专政,形成一个使得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形成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才能积极的扩大内需。

  第二个方面,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利用外需,我想利用内需是因为我们国内巨大的市场,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现在的争论,大家我们是稳定外需该是扩大外需,是减少外需还是利用外需,我的基本观点认为,我们还需要利用外需,这是因为我们的国际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就是中国在80年代末期,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第二个,就是在90年代末期,乃至21世纪初期,就成为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的消费国,并且也成为相当部分的服务业产品消费国。我再前面已经介绍了。今后不久,可能中国在服务领域方面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第二个,就是由于中国市场的扩大,将会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而世界市场的扩大又会同时带动整个世界市场的发展。过去五年,就是2001年到2005年中国的外贸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在25%,这本身就带动了全球的外贸增长率,全球的外贸增长率也会进一步带动整个中国的外贸增长率。所以,发展商业中国,就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就是我理解今天年会这个主题,什么叫商业中国,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内需和外需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那么中国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什么是最大的机遇呢?我们的看法就是经济全球化,这是因为2006年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了从1978年以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封闭的市场,封闭的社会,1978年之后逐渐成为半开放半封闭经济的模式。到2007年底之后,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就必然是全面开放的经济,中国的市场必然是全面开放的市场,中国的服务业必然是全面开放的服务业。那么这次中央全球首次提出来,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就强烈的反应了中国在千方百计的利用全球产业大调整,大转移,最重要的是大洗牌,我们希望中国在这样一个全球产业的大调整、大洗牌过程中,成为赢家。因而,也向全世界发出重要的信息,过去几年中国的贸易增长是非常迅速的,我有几个重要的数据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在1979年到2004年期间,中国的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是16.7%。因此,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原来不到一个百分点,去年已经提高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6.5个百分点,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德国是10%,美国是不到10%。

  未来中国将在全世界的市场的格局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这一张图,这是由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做的一个基本的预测,他假定如果中国贸易增长率在未来20年,就是从2002到2020年,按照过去20多年的平均增长率,也就是说17%的话,大体在2020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28%。如果中国平均出口贸易增长率是8%的话,大体在2020年只相当于全球贸易总量的7%多一点。只有如果按照12%的增长率,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增长率,中国可能会在2020年达到13%左右的份额。所以,未来中国到底会是什么份额,我个人看法是底线是13%,上限不一定到28%,但是有可能接近20%。所以,这也反应了中国有巨大的外需的可能性,这是我们提出来要充分利用外需的一个基本的依据。当然,实际上对中国的预测是很难预测的,因为在加入WTO之前,2000年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想到2005年中国贸易总量将突破1.4万亿,相当于2000年净增了进一万亿美元这样一个概念。所以,对未来的中国到底它有多大潜力,我们很难估计。

  这张图反应的就是中国是如何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或者说依存度,当然我们用的数据还是官方汇率,如果不是官方汇率的话,可能这个数据会更小一些。此外,中国在主要的世界的三大市场,就是欧、美、日市场迅速上升。到2003年中国占日本市场18.5%,占美国市场12.5%,占欧洲市场大约是8.9%。这就是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前五项,这是指2000年前面五项,主要是玩具之类。但是到了2004年,我们可以看出来像计算机都排在前面了。这就是美国进口中国和其他国家计算机设备的情况,也就是说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大体是美国的第四位,但是到了2004年我们已经成为第一位,大幅度的增长。此外,这是世界银行刚刚在上个礼拜公布的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过去20多年,中国对全球的增长贡献是巨大的。很显然,中国在未来时期它的人均GDP增长率还将大大差距世界人均GDP增长率,也包括其他国家的增长率。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以往说是改革开放,其实现在看来主要是开放改革,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把进口额和外国直接投资额,按照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我们发现如果以1978年为一倍的话,那么1990年我们从外部获得的资本大约是6.7倍,到2000年是30.1倍,但是到了2004年就已经达到53.5倍。这表明中国实际上加入WTO以后,就吸收了大量的国际资本,这些要素支撑了我们长期的高增长。这是我们按照GDP流量的计算,计算了刚才FDI,就是外国直接投资和进口额占中国GDP的比重,大家可以看到都在90年代以后迅速的上升,现在去年达到37%这样一个很高的比例。

  那么中国如何利用外需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服务业自由化。同时,在我们周边国家,要推动周边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我们叫做FTA,同时也会推动我们和其他国家贸易国的FTA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中国正在和26个国家谈判,我们希望能够加快这样一个进程,完成这样一个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此外,就是要实行进出口平衡的战略,进一步鼓励进口,特别是进口高技术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如果我们在2006年年底完成了过渡期之后,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我们关税,取消相当多的关税贸易壁垒,也可以刺激我们进口的增长。另外是促进大宗贸易商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趋同,当然也会有一些风险,逐步减少对出口集团的各种补贴,实行相对灵活的多元化结构的汇率政策。

  总而言之,中国需要利用自己独有的巨国市场的优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同样,中国利用全球化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会,需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需求,开放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发展好理解上最大的商业,发展中国最大的商业,就等于发展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梦,我想这个梦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