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文化肥胖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9:2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阅读/海岸

  12岁之前,我只有《安徒生童话》等几本书。我的父母也不过拥有鲁迅全集中的几集和唐诗宋词等不多的几本。不知是因为儿时记忆力特好,还是只读那几本书,至今不但记得其中的情节,而且还能背诵其中佳句。

  当我阅读的欲望随着年龄增长,正好赶上文革,把书籍都革掉了。少年的我千方百计地找书看。因为借的是“禁”书,就必须快读。大约5到6小时,我就可以读完一本《复活》。当时,我自以为本领了得。年岁渐长,方知天外有天。国学大师马一浮曾用3年的时间,读完杭州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共计三万六千三百册。

  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年龄,如果连最好的书都读不到,就会患上文化营养不良症。但是所幸,那些被藏庇下来的书都是人们最珍爱的,无意之间,优胜劣汰。

  1980年代,禁忌初开,出版界以开启民智为要旨,出版的大部分是名著,基本杜绝庸俗出版物。那是读书的黄金时代,也天然地为我提供了一个读好书的环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印刷术一日千里,出版物浩若烟海。但是无论如何,相对于今日媒体如洪水猛兽般的规模,还是不能同日而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书面和口头文字的包围之中。即使不读书不看报,掌握话语霸权的媒体也同样让你不得安宁。

  一个患上文化肥胖症的时代,犹如一个肥胖病人,那些赘肉需要不断地补充能量,把原有的人体精华也化为赘肉。在一片垃圾之中,寻找好书,判断好书,费时费心,还费视力。

  古代由于印刷术落后,古人读的就是那几本书,《诗经》、《老庄》、《楚辞》、《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等等。古代诗人发表自己的作品,不过是将其诗作题于壁上。如果看到别人的诗比自己的好,只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相对于年代的悠远,那留下来的文字数量非常地少,只有最好的词句才能流传于世。

  在大自然和时间面前,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渺小,时间会对作品做出最后的裁判,而非一时的名气。

  反观当今的印刷量,难道精神产品是以量取胜?更不必说这样大量的废物对民族精神文化的污染。

  在文化肥胖的时代,以商业为目的的媒体制造了一个喧嚣浮躁的氛围,毋庸置疑地剥夺人的思考空间,予人以知识的假象和名气的虚幻,并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文化”混混和骗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蛀虫。许多有才华的作者也难逃思想和文字上的庸俗浅薄。可以说,相对于文化饥渴时代,文化肥胖时代更不适合产生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哲学家。这个时代将以文化的极端贫乏而载入史册。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