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重大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5:05 深圳特区报

  年终将至,今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势已定。但专家指出,产能过剩问题已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浮现,如何应对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供给力量不断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4%,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所针对
的投资增长过快问题,继续得到抑制,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较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逐季放缓,前三季仅增长2.0%,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出口猛增而进口放缓,使前三季净出口达到创纪录的683亿美元;前三季工业企业利润虽增长20%,但同比回落了约20个百分点。

  “这些看上去冷热不均的数字,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宏观经济中供给的力量不断增强,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说。

  这位专家分析说,进口增速放缓表明在

宏观调控作用下,中国的国内投资需求在减弱;而近些年持续高增长的投资形成了巨大产能,在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于是出口高增长;CPI涨幅回落主要与粮价下降有关,反映的也是粮食连续两年丰收、供给充足的事实。

  严重过剩可能出现在2007年

  2002年以来

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去年投资率(投资占GDP比重)已达到44%的空前水平。王建指出,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表现为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

  过去两年曾出现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涨价问题,今年大都不见了。年中以后,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开始走低,钢材价格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近年相对紧缺的煤电在今年也出现过剩苗头。

  在产能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企业利润下滑,且主要集中于

能源、原材料等少数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则大部分亏损。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7.6%。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有再次明显加大的趋势,2006年这一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王小广博士说。

  他说,投资建成的周期一般为5年,因此,供求结构若得不到很好的调整,预计2007年中国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生产过剩。(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