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减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3:55 北京晨报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

  上周五,央行进行了首次货币掉期交易,将一年后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格定在1比7.85。对此,渣打银行迅速发布报告进行了透彻分析,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升值2.9%。

  昨天,该报告的主笔——渣打中国区资深经济学家史蒂芬·格林(中文名王志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美国给中国的压力减小了

  记者:最近,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报告的措辞很强硬。对此,您怎样解读?

  王:总的来说,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减小了。在法律上,只要报告不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那不管财政部再发表什么言论都无所谓。只要不定这个性,国会就没有法律依据对

人民币汇率展开进一步调查。

  记者:曾有人把美国政府的表态概括为“空洞的威胁”。

  王:也不能这么说。压力还是有,只是不大而已。对美国政府来说,人民币只是一个短期问题。长期来看,美国政府更关注知识产权问题。

  记者:人民币未来升值幅度有多大?

  王:我们曾预计今年底1美元兑人民币降到8.06元。估计人民币明年会在现有水平上再升值2.5%-3%。

  我不同意林毅夫的通缩论

  记者:对于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

北京大学的林毅夫先生认为目前已出现通缩。

  王:我不同意。有的行业确实有通缩迹象,但有的行业却在通胀,二者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抵消的效应。至少现在还算不上通缩。中国的经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趋势都有,似乎在通胀和通缩之间快速往返。

  记者: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否走低是衡量通缩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中国的CPI确实在下降。

  王:这是事实,但CPI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的价格走势,实际上核心CPI在缓慢增长,而且

能源等部门正面临涨价的压力。我预计,到2007年中国的通缩风险才会比较大。

  记者:最近摩根士丹利把中国明年的GDP增速看到了6.7%,这个数字比较悲观。

  王:我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今年增速是9.4%,明年8.5%,2007年8%。经济增长确实会放缓,但不会急剧下降。今年中国GDP的增长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晨报记者李若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