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呆在基层的人,会产生一种基层皱纹,这大概是长期眉头紧锁的结果。如今要想升官,额头得有这样几道像模像样的“基层皱纹”。似乎有了这样的“皱纹”,才是个公仆,才像个“官样”。于是乎,“履历造假”的新闻变得并不新鲜。
★文/萧坊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局长会议上,公安部要求,凡提任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必须有基层所队的工作经历。
据说,呆在基层的人,会产生一种基层皱纹,这大概是长期眉头紧锁的结果。如今要做上公安局长,必须要有基层履历,也就是说,额头得有几道像模像样的皱纹。如果没有,对不起,即使动手术也得把这几条皱纹给割出来,否则别想升官。似乎有了这样的“皱纹”,才是个公仆,才像个“官样”。
有关“履历造假”的新闻不少见,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假履历往往又与假学历排在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三假干部曹忠武就是一例,他官至全国特产经济办公室主任(副局级),不仅仅毕业文凭是假的,干部履历和入党材料全是假的。官员有履历造假,在校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履历造假就更是公开的秘密了。面对满天飞的班长、学生会主席、获奖证书和社会实践经历,难怪用人单位直呼“世风日下”。
据说有些地方甚至开出了一个“学位—官级换算表”:学士相当于科员,硕士相当于科长,博士相当于处级,博士后相当于厅级。文凭硬指标的结果是“文凭腐败”。这种腐败不仅仅是造假文凭,更是拿钱买个真文凭—每一学期来读几天书,毕业前凑篇论文,一张文凭就混到手了。这种丧失学术品格的做法不就是变相的“权钱交易”?
而现在,又轮到了“履历”。要做公安局长必须有“基层履历”,这何尝不是一种硬指标。可以想象,“履历硬指标”的背后,正是“履历腐败”。履历腐败,当然不只是造假履历,更可能是“履历注水”。为了升官,随便到哪个基层挂一虚职,人仍在原地工作,工资、待遇也没走。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这样的“基层履历”自然造不出“皱纹”,于是,花一个晚上,刻苦地写一份“挂职锻炼报告”,这种想象出来的“皱纹”很管事。
一直以来,学历高,机会就多的现象,刺激了人们对高学历不择手段的追求。而现在,对履历的硬指标,何尝不是在刺激人们进行“履历崇拜”。唯学历、唯履历用人,真正反映的是我们的干部选拔机制存在问题。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没有很好地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型,而对于干部考评,也没有形成科学、公正的标准。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作为一种工作经历,究竟与实际工作岗位有什么关系,其实并无科学依据。对于一个官员的工作能力,既然决策机构缺乏“唯才是举”的选拔机制,人民群众也很难说了算,于是,“制度设计”时只好求其次—看文凭了。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候选”公安局长们个个都有硕士文凭的时候,只好再加个要求:谁有“基层皱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