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眼镜“沃尔玛”暗夺中国渠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0:21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丁灿

  一则消息不胫而走,意大利Lux鄄ottica集团将收购广东最大的高档眼镜连锁企业———明廊眼镜,如果这次交易顺利,Luxottica将成为中国主要的高档眼镜店运营商,拥有的分店总数为278家,分别位于中国三大高档眼镜市场———北京和广东市场以及亚洲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香港。“也许眼镜业也会重复沃尔玛的故事,外资巨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一位眼镜批发商孙先生向记者如此描述中国眼镜业的未来。

  外资巨头摩拳擦掌

  

意大利Luxottica的这一计划并非它试水中国眼镜市场的尝试。今年7月,该公司斥资1.69亿元(约合1700万欧元),同时还承担了4000万元(约合400万欧元)的债务收购了中国北京的领先高档眼镜连锁企业雪亮眼镜有限公司,雪亮眼镜在北京给该集团带来的是79间眼镜店。Luxottica集团主要设计、生产、销售中高档眼镜,旗下有包括香奈尔、凡赛斯、费加洛等近20多种国际知名眼镜品牌,除在意大利拥有6个生产基地外,还在中国内地设有1个生产基地。

  今年6月,欧洲最大的眼镜业投资公司荷兰HALHoldingN.V公司以2.1亿元人民币资金正式收购了上海老字号红星眼镜78%的股份。上海红星眼镜在全国拥有50家直营店和70家加盟连锁店,这些店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区,年销售额达1.7亿元,利润总额1800万元。

  另外,意大利的登喜路(DOWNHILL)、古姿(GUCCI)、范思哲(VERSACE)、奥地利的CD等世界一流品牌早已把自己的眼镜摆上了中国眼镜零售店的柜台,越来越多的国际眼镜展览会也成为国外眼镜企业试探中国市场和寻找合作伙伴的前沿,国外大型眼镜连锁集团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

  争夺终端

  “外资是想利用雪亮、红星的销售渠道,抢占中国市场。世界排名一、二的眼镜厂家,他们争的就是终端,没有终端是最痛苦的事情。如果这次收购成功,Luxottica就能进一步控制终端,”明廊眼镜有关人员向记者表示,“去年零售业全面放开后,外资企业便迈出收购的步伐,收购中国一些成熟的眼镜零售企业。一旦把握了终端,有这么多的营业网点,别人就很难再进去了。”

  因为眼镜行业的专业性较强,即使有很雄厚的资金也不可能保证技术人员、营业网点等的一步到位。如果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将会耗费很长的时间。“知名度等需要慢慢建立起来,Boss、范思哲、

欧宝等都是百年文化的积淀,而这种文化不是一两天能形成的”。

  这位人士还向记者介绍说,世界排名一、二的眼镜厂家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产供销一条龙,“这是眼镜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收购成功,我们卖的就是自己品牌,保证产品的销量”。

  “沃尔玛”开店之忧

  “如果外资巨头进来后,采用品牌加直通车的方式,市场最终可能会被他们垄断,”眼镜经销商蔡女士向记者表示了她的担忧,正如一家士多店要与一家大型超市抗衡一样,“前期大超市可能不惜亏本,因为它有巨额资金,可以亏得起。而士多店能撑多久呢,最终肯定会被打垮。那大超市就可以垄断市场了”。

  对此观念,明廊眼镜的有关人士表示,这种趋势有可能出现。他举例说,他所住的地方有一家大型外资超市,“它的辐射能力太强了,周围的小超市甚至百佳超市的生存空间都被挤压了”。他表示,外资巨头进入眼镜零售业后,一些夫妻店、私营店无疑会受到打压,他们的顾客可能就只是一些街坊。面对资金雄厚的外资巨头,一些规模较小的眼镜店是挨不了多久的。

  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几年前一些国内企业跑马圈地式的开连锁店,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使扩张成功的零售商也难免会有蚍蜉撼大树的黯然。一些初出茅庐的甚至包括老字号的眼镜店其连锁店可能已经达到几十家,但与欧美眼镜连锁集团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据报道,2004年,Luxotti鄄ca集团全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32亿欧元,集团的纯利达到了2.869亿欧元。美国“蓝祝”(LENSCRAFT)眼镜连锁集团在全美拥有800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美国的POWERVISION连锁店在全球已超过2000家。相比之下,国内的眼镜连锁店的区域局限性还很强,经营规模也显得单薄瘦弱。“不过,外资看重的是中高端市场,所以低端市场可能还有空间,”明廊眼镜的谢先生向记者表示。

  倒卖“眼镜股票”

  业内人士认为,从几次的外资收购来看,他们的目标直指中、高端市场,主要是看中了中国可观的高端消费人群,同时也是看好了在中国已经诞生并将继续膨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中国的眼镜零售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

  “外资巨头收购品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很多行业的服务理念和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眼镜行业是讲究服务的,这一点上外资企业有相当大的优势,”一咨询公司的苟经理向记者表示。“国外一些大的集团对市场已经相当熟悉,他们的收购往往是物超所值的。正如买股票一样,在涨到10%的时候,中国企业就抛出去了,可是后来又涨到了50%,但遗憾的是此时股票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只能叹息‘曾经拥有过’,”苟经理还向记者表示了他的痛惜之情,他认为很多国内企业没有长远眼光,对行业的成熟度,市场未来的走向等没有把握,往往是“见点好就收”。苟经理还解释说,其实很多外资看重的可能是物业的价值,例如现在的地价可能是3000/M2,但后来会涨到5000/M2,“到那时他会转做其它行业,或者转让经营权”。

  “我现在在看《亮剑》,很欣赏其中提到的一句话‘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商场如战场,应该有全面的、宏观的眼光,这是很多中国企业家的盲点”。

  “卖产品不如卖公司,自己做企业肯定是辛苦的,如果将企业包装一下,能将8000万的资产买到一两个亿何乐不为呢?以后拿这笔钱就足以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了。”对此,上海凯越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乔静鸣曾向媒体表示,“听说国内名牌眼镜零售企业被外资收购,本人深感忧虑。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一个民族的是否强大不再是比军事的强弱,而是看经济的强弱,然而经济强弱要看有没有优秀的企业、有没有强大的品牌。如果我们的优秀企业都被国外资本收购了,那我们还比什么呢?再看所有外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往往千篇一律,先用强大的资本收购股份,拥有好的网络、地段、人才或者基地以及现有的品牌忠实消费群,然后慢慢输入他们的自有品牌,让消费者逐步认识,等消费者形成一定忠诚度,便开始放弃原有品牌,在最终完成顺利过渡后,就会让中国品牌自然消亡,看看可怜的哈尔滨啤酒和南孚电池就知道了!所以,我想在此呼吁眼镜行业的每一位老总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应该考虑为我们的民族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

  竞合的底牌:强大再强大

  在采访中,一些眼镜零售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了他们的担忧,但不少人则认为中国眼镜零售业不应该妄自菲薄,要看到本土眼镜企业具备市场、人才及地域资源等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

  据介绍,眼镜行业是一个半医半商的行业,仅靠“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是不够的,“专业”才是竞争的重点。其中技术是包括很多细节的,如眼前部检查、专业的医学验光、镜片加工、眼镜总检、转入正常的售后服务等。有调查显示,中国眼镜零售企业的美誉度偏低。眼镜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视力和身心健康,制作眼镜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特殊工种。但国内众多的眼镜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少之又少,配装眼镜的合格率普遍不高。因此,眼镜零售业要想独领风骚的话,抖落技术绝活是至关重要的。

  除却技术外,正如上文苟经理所言,国外企业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上已经相当成熟,国内企业必须更注重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消费者买的就是服务,从顾客走进店门的一刻起,选镜、验光、配镜、取镜,每一个环节的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跑马圈地式的开连锁店,业内人士提醒说,盲目的无限膨胀并不必然带来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首先,扩张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企业没有一定实力需要向银行贷款时,除增加资金成本外,还可能因眼镜零售业本身资金流转的速度较慢,风险更大,一旦资金链断裂,有可能因资不抵债而导致破产。其次,圈地式的扩张无法迅速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规模,一旦经营管理跟不上,将面临倒闭的危险。

  不过,明廊眼镜的谢先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拥有4副太阳镜,并且每年至少更新1副,如果按照欧美标准,我们还差得很远。如果每人都拥有一副太阳镜的话,全国是13亿副。作为快速消费品每年需要更换一次的话,每年的生产量应该是13亿副。所以中国的眼镜市场前景看好,不管是外资还是国内企业都应该有很大的机会”。

  另外,还要看双方具体的合作方式是什么,通过外资并购后的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促进我国眼镜企业与国际接轨,这点是无可厚非的。

  记者丁灿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