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制度全新亮相 人民币现钞买入价首破8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9:14 经济参考报 | |||||||||
随着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银行间外汇市场将推出做市商制度,近期已频频创出新高的人民币汇率再度攀升,25日美元兑人民币现钞买入价首度跌破8元整数关口,创下来自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 何为做市商?做市商的亮相对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究竟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才会令市场如此关注?
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交易时,承担向市场会员持续提供买、卖价格义务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做市商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在不断提供买卖价格的同时,按其提供的价格以自由资金和货币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 在国际各主要外汇市场上,做市商在提供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交易效率、转移和分担风险,促进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际上,对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来说,做市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200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在欧元和港币交易中进行了做市商制度的试点。今年5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外币买卖业务。在这项被外界评价为“中国为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搭建试验平台”的业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式引入了做市商制度。 到目前为止,央行仍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承担着实际做市商的角色。作为宏观调控职能部门,央行在市场操作中难免更多地考虑政策目标而淡化市场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极易与狂赌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热钱形成对赌态势,从而陷入被动局面。 银行间市场引入做市商,意味着央行将从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上逐步“隐退”,将其控制权拱手让与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是进一步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配套举措,有利于活跃外汇市场交易,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增强中央银行调控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对于在金融开放方面始终保持审慎态度的中国来说,此举无疑是其在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迈出的革命性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评价说,美元做市商制度推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由于央行不再是外汇市场的唯一买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储备的外汇会部分分流到美元做市商手里,从而减轻央行的外汇占款压力。 招行首席外汇分析师刘维明则表示,做市商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央行进一步将外汇市场的自主定价权下放给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报出的美元兑人民币的现钞买入价将更加真实反映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低报价同时也能打击投机套利行为。 与有着过多行政色彩的央行相比,充当做市商的商业性银行在指定买入卖出价格时,无疑需要多方面考虑其外汇头寸、资金成本等因素,这意味着在人民币兑美元市场上,“市场”将取代“政策”成为汇率定价的主导,甚至决定性要素。市场人士认为,这将为中国解除外汇管制后汇率的完全市场化运作打下基础。 实际上,与做市商制度同时亮相的一些相关新闻,也对外汇市场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据悉,为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央行首次主动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货币掉期业务操作,用60亿美元从商业银行换入约470亿元人民币。根据约定,1年后央行将按照事先确定的货币掉期价格,即7.85元人民币兑1美元回购商业银行持有的60亿美元。 来自市场的消息说,央行将以每两周1次的频率实施类似的公开市场操作。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已经更自觉地通过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实现其对汇率的影响。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宣布,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起,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即期询价交易,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可在原有集中授信、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交易方式,按照央行规定的银行间市场交易汇价浮动幅度,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询价交易系统上进行双边询价外汇交易。 这是中国外汇管理部门为降低外汇交易清算风险而采取的举措。对于外汇市场主体来说,则意味着有了更多可选择的交易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