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殿生
■本报记者王海坤
随着今年《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通过造林再造林来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正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记者近日就《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前前后后及我国“碳汇”项目的情况
专访了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主任魏殿生。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很关注《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和“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交易情况,还有“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确切含义,您能介绍一下吗?
魏殿生:《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应该使其温室气体比1990年至少减少5.2%的明确目标。为帮助发达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为其确立的减排目标,该文件规定了三种用以降低发达国家履约成本的机制,即排放贸易(ET)、联合履约(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三机制中惟一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机制,这种机制既能使发达国家以低于国内成本的方式获得减排量,又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通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在工业、交通和能源部门中实施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再生能源等项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同时,可以通过实施有关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项目,增加生态系统的吸收汇,这些项目产生的实质性温室气体减排量,也可以用来实现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目标。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附件Ι国家)每年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获取的减排量,不得超过其基准年(1990年)排放量的1%。因此,目前碳汇项目是很有限的。
关于什么是造林、再造林,按照谈判确定的定义简单地说,“造林”是指在过去50年以上的无林地上进行的造林;“再造林”是指在曾经为有林地、而后退化为无林地的地点上进行的造林,这些地点在1989年12月31日必须是无林地。
中国经济时报: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主要涉及到哪些复杂的技术问题?
魏殿生: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包括项目基准线与额外性的确定、碳储量的计量与核查,以及碳汇项目所特有的非持久性、泄漏、不确定性、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关于碳汇项目的非持久性问题曾经是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碳汇项目的固碳作用只是临时的,在林木成长过程中由树干、树叶和土壤吸收的二氧化碳,最终会由于采伐林木而重新释放回大气中,因此,造林碳汇项目只能延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累,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政策选择。而通过开发能源项目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则是永久性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林木、尤其是制成木制品后,其碳贮存时间相当长,即使造林碳汇项目只是临时性的碳吸收,也能对延缓气候变化产生效益;临时的碳吸收可以为开发低成本能源技术、缓解气候变暖趋势赢得时间,一定比例的临时吸收可以被证明是永久的。尽管争论较多,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因此,目前开展CDM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项目实施阶段。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政府对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基本立场是什么?
魏殿生:当前,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林业碳汇被逐步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通过在发展中国家(非附件一国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获取碳信用以履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义务,正在受到发达国家(附件I国家)的日益关注。实施这样的项目,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中国政府欢迎发达国家来我国共同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中国经济时报:在我国开展碳汇项目有什么意义?
魏殿生:第一,有利于为我国造林绿化引入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因为CDM本身是一种市场机制,在该机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CDM构建的碳信用交易市场,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碳汇功能)补偿的市场化,使得具有很强外部性特征的森林生态效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交易手段实现了效益内部化,这也正是当今国际上正在开展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进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试点,以及建立长期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都有重要启示。第三,有利于为国家气候外交提供支撑。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承诺具体的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排放大国,使得在国际气候公约谈判进程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压力,除了要建立低排放型社会,更重要的就是增加碳汇。
初步分析表明,通过扩大造林面积,预计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我国森林可净吸收碳0.667×109吨碳;到205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以上,我国森林年净吸收能力将比1990年增加90.4%。另外,我国现有森林蓄积量、林木生长率、林分生产力等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而且,通过加大控制毁林力度,适当增加木材使用量,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将会增加我国森林的整体固碳能力。这些努力都将对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改善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经济时报:围绕实施碳汇项目,目前我们重点开展的工作有哪些?
魏殿生:为了积极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出现的新变化,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在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推进项目试点。在内蒙古,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治沙项目,已经将碳汇列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并已经正式启动实施;在广西,正利用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准备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试点;在云南、四川,与保护国际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合作,结合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了林业碳汇示范项目;在辽宁,中日防沙治沙试验林建设也正在探索与CDM结合;在河北,正在与荷兰CDM咨询公司探索建立碳汇项目。还有一些非公有制林业企业,也在探索如何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结合。此外,在科研领域,碳汇管理办公室积极与中国林科院、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国际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联系和合作,并组织人员进行了以下相关研究工作:技术方面,研究林业碳汇项目相关的方法学问题,包括选点、基线方法学、监测、核实、认证等问题;市场方面,研究国际碳市场现状,分析林业碳汇的市场份额和未来趋势;政策方面,结合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探索借助市场机制推进林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区域方面,开展了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区域的选择和评价,建立立地选择的基本程序;标准方面,探索如何将气候变化、社区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和国内造林项目以及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结合起来;积极参与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研究中有关森林固碳制氧的专题研究。
中国经济时报:您能否谈谈对今后林业碳汇工作的设想?
魏殿生:首先要继续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碳汇,关注碳汇,参与碳汇相关实践。其次,要加大碳汇相关科研力度,建立基础数据储备;要对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国际谈判问题的跟踪研究,掌握最新研究进展,主动参与和跟踪国际气候公约谈判。第三,推进碳汇示范项目,并结合试点项目,推进碳汇自愿者市场。第四,培养林业碳汇专家队伍以应对林业碳汇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如引进国际专家,争取国家科研项目的导向作用,加强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建设等。第五,制定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指南,形成相应的运行程序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第六,积极跟踪相关的国际进程,通过参与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公约谈判中的参与能力,也有利于拓展我国林业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时报:据说国家林业局近期正在制定一个该领域的规划,是否属实,情况如何?
魏殿生:是的,正如我前面所介绍的,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对造林地点有特定要求,一种是过去50年没有森林的土地上,一种是曾经是有林地后来转化为无林地,并自1989年12月31日起到项目实施这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无林的土地。因此,首先必须要找到符合要求的造林地,确定了这样的造林地之后,还需要综合考虑树木的生长速率,项目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各地区造林成本等一些因素,这些都是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用到3S(GPS、GIS、RS)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我们现在正在与有关技术部门共同研究,希望能够尽早拿出区划结果,以指导当前和今后的碳汇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已经生效的项目和将要实施的项目对中国空气改善指标将达到多少?
魏殿生:我想就整体而言,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和碳汇项目,对改进中国环境会起到积极作用的。但这只是一个预期,究竟能够对空气改善起多大作用,现在还很难说准,通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和碳汇项目,到底能给中国环境带来多大影响,我们在一开始时还不能估计过高。就实施碳汇项目而言,我认为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能够实施的项目数量是有限的。但是这样的项目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实施项目,促使我们进一步熟悉国际规则,促进我国林业发展机制的创新。
中国经济时报:有一个说法称,“两年内,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碳交易市场价值将达到每年120-180亿美元”,这是什么样的指标,反映到造林面积上将增加多少森林?
魏殿生:需要澄清的是,这个估计应该是就整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言的,也就是说,这些碳交易是基于减排和碳汇项目总体而言的。在这些交易的市场价值中,林业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就全球碳汇项目而言,据专家估计,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在第一承诺期内,通过在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汇项目所产生的碳汇,大约能占到全球市场交易份额的20%左右,折合造林面积大约在100万公顷左右,应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