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第一洋菜农”的现实生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12:34 人民网-市场报

  依然和13年前在中国上海种下第一棵蔬菜时一样,大部分时候,62岁的美国人朗杰士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都报之以“NO”,虽然他在上海的“农场”被称作“洋农民”———在此地投资的一棵最老的“常青树”。

  “真是不容易”

  朗杰士先生上世纪80年代末代表美国的一家农用化肥和种子公司到上海从事商务活动。他花了5年时间对上海郊区的土壤及气候环境进行了小范围的测试和实验,以证明美国的肥料和蔬菜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完全适用于上海。从实验中渐渐衍生出一个“农场梦”,朗杰士决定在沪郊自己搞园艺场。当时媒体将朗杰士称作“上海第一洋菜农”。

  从1992年在上海“创业”开始,13年里朗杰士的园艺场已经“搬了3次家”,先是在浦东六里乡,后又到近郊闵行七宝,现在到了远郊松江五厍农业园区。每一次“搬家”,朗杰士的园艺场就扩大一次规模,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大到300亩。

  美国人的“生菜学”

  夫人唐碧云同样把“独特”视作丈夫能在上海农业投资领域中当上一棵“常青树”的主要原因。她说,老外真正的口味,他们真正爱吃的东西,其实中国人“很难完全知道”。

  朗杰士园艺场数百个品种的蔬菜中,生菜是他经营的“强项”。唐碧云打了一个比方,就像

上海人之于青菜,能够说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名堂,有“矮脚青”、“小棠菜”等不同的品种,有“霜打之后的菜最好吃”等各种讲究;生菜对欧美人也是这样,其中的学问很大,“中国人永远搞不明白”。

  “我们看着只是一种菜,可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大类的菜”。唐碧云承认经过这么多年的共同生活,到现在还弄不清美国人的“生菜学”。

  由于朗杰士在上海种出了洋人概念里的“洋菜”,其每年收获的300至400吨蔬菜被全国各大五星级或四星级的高级宾馆订购一空,专门用来制作西餐,以供西方客人食用。其稳定的销路使得朗杰士根本不动“零售”的念头。

  “怪而不怪”13年

  其实,比朗杰士的“美名”传得更远的是他的“怪名”。在认识朗杰士的“圈里人”中,不少都把他看作一个“怪老头”。13年前他刚创立他的园艺场时,对土地进行测试,施肥用药恨不得能够“在天平上称一下”,并称之为“平衡施肥法”。当时这是一个“新鲜的名堂”,不少人听见了都说“怪”:“种菜哪有那么多虚头虚脑?”

  朗杰士还有一“怪”,就是把他的菜园简直看作一个“神秘园”,整天大门紧闭,不让人随便进来,也不让随便参观。他说他的园艺场是一个企业,是企业就有企业的“秘密”。不少人听说了又觉得“怪”:种菜还能有什么大不了的秘密。

  但13年过去了,朗杰士的“怪名”渐渐淡去了。他的夫人说,现在政府也在搞土地检测和土地普查了,有污染、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即将实施退出制度。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作物,已成为普通市民的日常消费理念。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瓜果蔬菜中的“秘密”也越来越为人所尊重,上海的蔬果新品种不少都获得了

知识产权的保护。

  朗杰士不“怪”了,与当地的农业人士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但他对“农业示范基地”这样的荣誉不感兴趣。当地农业部门就在他园艺场的旁边建了一个“示范基地”,遇到共同的难题或共同的兴趣点,就彼此进行交流。在许多方面,朗杰士的园艺场成为“示范的示范”。

  在上海“做了最喜欢做的事”

  在朗杰士园艺场工作的40多个上海农民中,有二、三个人“跟了他13年”。他们认为,真诚和投入是这位美国人最大的优点。虽然他是管理者,但他始终和田地里的农民“呆在一起”,只有亲自参与到农场的工作中,才会明白“什么要管,什么不用管,怎样管得更好”。

  再过几年,在上海的合同期就要满了。唐碧云也不知道丈夫还会不会再续他在上海的“农场梦”。她知道丈夫的脾气,干活太投入,太认真,她担心那时候丈夫老了,干不动。但有一点唐女士知道得很清楚,上海在她丈夫的心里永远很重要,因为“在这里他做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市场报》(2005年11月25日第九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