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郑汴一体化 “开封复兴”新命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关注“开封现象”系列报道(下)■本报记者徐培鸿

  最近,河南省政府郑重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在西起郑州市金水东路,东到开封市金明大道之间,修建一条长44.76公里,拥有10车道的快速通道。同时,取消郑州、开封之间的收费站,由此使郑州到开封之间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快速大通道。

  据有关人士介绍,郑汴快速通道的修建,将使河南在“郑汴一体化”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加上现有的310国道和连接郑、汴之间的连霍高速公路,郑州与开封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开封——这个沉寂多年的文化古都将焕发新的生机。那么,郑、汴快速通道能否启开这扇“千年固封”之门?“郑汴一体化”能给开封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郑汴一体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今年8月17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到开封市调研,为“郑汴一体化”勾画出一条清晰的轮廓:开封是处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城市,两者距离最近,从目前郑州向东发展、开封向西发展、中间有中牟县作支撑,这样最容易形成两市一体化,这是两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因此,要尽快在郑州金水路往东延伸到开封的杏花营,建成郑州至开封的城际道路连接线,沿线重点用于城镇发展和工业布局,加快郑州、开封的连体发展。

  针对“郑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开封市委书记孙泉砀认为:“郑汴一体化”并不是谁兼并谁,谁来管理谁的问题,而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最早向河南省委、省政府谏言的专家——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阐释道:“现在,社会上不少人都认为,郑汴一体化是郑州把开封‘吃掉’,让开封逐渐消失,由此纳入郑州市的范畴;也有人说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让郑州、开封两市二合为一。其实,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也有悖于我们提出一体化的初衷。”

  耿明斋认为,郑汴一体化是把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开封两地搭起一个互利合作的平台,充分实现郑州、开封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其规划更科学,布局更合理,这种模式对开封的二次复兴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据有关专家分析,郑州的城市功能完善,商业消费水准相对较高,但其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土地价格昂贵,消费成本偏高;而开封市的动力资源相对充裕,而且土地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在郑州某些产业的转移当中,可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开封,譬如纺织业、服装加工业等。

  有人这样给记者算过一笔账:现在,郑州市区东西长30公里左右,加上郑东新区的开工建设,那么,整个郑州市东西长大约在40~50公里;而郑东新区与开封市开发区之间的距离在30公里左右;这样,郑州到开封之间的实际距离将缩短到30公里、半个小时的路程——几乎等同于从郑州西郊到郑东新区的时间。

  随着郑州市的城市膨胀,外资跨国公司的进一步“蚕食”,郑州的市场日益饱和,其经营成本日渐增高,由此,加快郑州或东部沿海的某些产业向开封转移,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开封的地价便宜,交通顺畅,在开封购房,到郑州上班也将成为一种现实。这样无论对于减缓郑州的城市压力,还是增强开封的城市活力都大有裨益。

  耿明斋认为,“郑汴一体化”并不局限于一条快速通道,而是以这条快速通道为先导,加之即将修建的经过郑汴两市的西安-郑州-徐州之间的铁路客运专线,拟修建的城市轻轨等,逐步实现郑州和开封两地之间的交通、通信、

邮政乃至商业方面的互通互动,最终实现其效益最大化,达到双赢的目的。

  开封为“二次复兴”发力

  面对这次历史赐予的发展机遇,开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并在全市上下提出了“开封复兴”的口号,最近,还由开封市委、市政府牵头,在市委宣传部成立了“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开封复兴”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从上至开封市委、市政府,下到街社区基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与此同时,开封市以76个行政机关为评议对象展开了“万人评议机关”的活动,在短短40天里,开封市行政审批项目从1485项减到了348项,由此使开封市的行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这一系列活动在开封历史上可谓空前,它唤醒了开封人的忧患意识,激发了开封人二次复兴的热情。

  在实际工作中,开封市在积极配合省里修建快速通道的同时,着力发展汴西新区,把杏花营打造成一个工业板块,并在快速通道沿线加快城镇发展和工业布局,做好一体化的“连接”工作。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开封的经济水平有了长足发展,除了已形成的农副产品加工、纺织、

化工、医药、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外,在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新领域也取得较好业绩。其中,空分设备、阀门、仪表等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近年来,开封市对于旅游产业紧抓不懈,开发了清明上河源、包公祠、大相国寺等一批颇有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初步形成了“宋都景区、千年梦华、北方水城、菊香天下”的主体形象,成为中原地区旅游精品“三点一线”的重要支撑点。

  自1983年以来,一年一度的“菊展”在开封已连续举办了22届,已成为开封对外宣传的知名品牌,成为开封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上,开封已与日本国户田市、美国威奇托市、韩国永川市以及国内的乌鲁木齐、连云港、上海市普陀区等结为友好城市,同荷兰亨格洛市、以色列莫茨金市、葡萄牙费拉市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都为开封的二次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开封今后的发展目标,开封市委书记孙泉砀认为,开封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文化积淀深厚,有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旅游业。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开封人均生产总值将力争突破1000美元。在未来10~15年间,开封将要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使市区人口增加到150万,成为豫东平原的龙头城市,把开封建成综合实力较强、文化魅力独特、现代特色鲜明、古都风貌浓郁、人居环境优越的新型城市。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