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种免20%利息税的储蓄下个月弄不好要加收2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5:14 都市快报

  本月里,如果你去银行遭遇排长队,不用诧异:正有好多家长在给子女的教育储蓄办理销户手续呢!至于他们为什么要销户,这就要从三四年前盛行的一种利息税避税办法说起了———

  昨天,家住杭州新华路的方女士到附近银行,将存了一年左右的教育储蓄共3万多元取了出来,另开账户存起来。原来方女士有个在银行的朋友告诉她:得赶快把教育储蓄全部
提前支取或转存,12月1日起得拿统一的证明才能支取,“否则不但享受不到优惠,还要被税务部门罚款。”

  由于教育储蓄可免20%的利息税,1万元存一年定期的利息多45元,三四年前一度是银行炙手可热的吸储方式之一。日前,

国家税务总局和央行、教育部联合制定《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新办法要求,12月1日起教育储蓄到期支付必须持存折、户口本或身份证和国税部门统一制作的免税证明,否则加收20%的利息税。

  违规储户不得不抓紧办理销户手续。“这几天,每天都有二三十个储户来办理销户和转存手续,来咨询的人更多,下周预计销户的人还要多。”位于延安路的某国有银行一位人士说。

  上幼儿园就存了三万多学费

  小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怎么会想到去存教育储蓄了呢?方女士苦笑道:“一年前,我去银行存钱,在这家银行的朋友好心地提醒我,可以将钱存成教育储蓄,最多存两万元,这样就能免交利息税。”她也多少了解一点教育储蓄的规定:“孩子刚上幼儿园,离非义务教育还差得远,想用钱的时候取不出来怎么办?”朋友说,“没关系,用你的名字存,想取钱时随便找个学校开证明就行了。”“虽然朋友实际上是想拉存款,但能免交利息税,我何乐而不为呢?”方女士于是将手头的3.5万元分别以自己和父亲的名字,分1.8万元和1.7万元存成三年期的教育储蓄。

  像方女士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虽然教育储蓄的对象(储户)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但在不少银行,非学生身份的成年人或刚出生的孩子也可以办理教育储蓄。由于教育储蓄的上限是2万元,有些储户就开设了多个教育储蓄账户,分散存款以逃避利息税。在杭州某银行,有个储户一共存了10个教育储蓄账户。

  12月1日以后取钱要追缴税

  而从12月1日开始,国家将启用教育储蓄免税新证明,储户若在2005年12月1日前支取教育储蓄,其向银行提供的原学校出具的相关证明继续有效,若在12月1日后支取教育储蓄,必须提供新证明。凡是不能够提供有关证明的教育储蓄,储户将不能享受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的优惠。

  新办法还规定,储蓄机构没有按规定办理教育储蓄,而造成应扣未扣税款的,应按规定向纳税人追缴应纳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记者在工行、建行、中行等银行看到,不少听到风声的“不合格”教育储蓄储户纷纷赶在12月1日“大限”之前提前支取或转存。

  昨天,在某国有银行位于庆春路的营业网点,记者见到了正在提取教育储蓄的曾先生。从朋友口中得知消息后,曾先生找到某中学的老同学,开了个证明,顺利地取出已经到期的“教育储蓄”。这个账户是他一年前以自己名义在银行设立的。“目前不少市民还不知道这项新规定,我们将在下周二左右在各个网点张贴公告,以便于市民了解。”工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人士表示。

  教育储蓄今后将采用实名制

  “新办法并没有调整原有教育储蓄利息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针对近年来一些地区利用虚假教育储蓄骗取免税优惠的问题,制定了加强管理的措施。”工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一位人士说。

  此次新办法强调,享受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3个阶段中,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两万元教育储蓄的免税和利率优惠。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多可以享受3次优惠。但每份本金合计不得超过2万元,而且不得一次性存入2万元。

  另外,新办法对教育储蓄的存款方式也作了明确要求。规定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每月固定存额(存额由储户自定),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未补存者到期支取时按实际存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利息。

  新办法最重要的一条是“教育储蓄将采用实名制”,必须凭储户本人户籍证明或居民身份证到储蓄机构以储户本人的姓名开立存款账户。教育储蓄到期时,储户必须持存折、户口簿或身份证和学生身份证明支取本息,经过储蓄机构认真审核后,才能给予免税优惠,学生身份证明上还应加盖“已享受教育储蓄优惠”印章。

  以往教育储蓄不规范,还有一个原因是开证明很容易。只要在学校找到关系,很容易开出证明,导致一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储户以此“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而新办法规定,教育储蓄提供的证明必须由省级国家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由所在学校开具,不是想开就开。而且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记者吴小敏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