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桂浩明:创设冲动能把大盘带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1:0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上海证券报 申银万国 桂浩明

  蝶式权证飞舞,相关股票联动

  虽然创设权证要到下周才能正式推出,但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注意到,具有创设权证概念的G武钢股票,在复牌以后持续上涨,到周四股价
甚至一度超过了认股行权价。它能够有这样强势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创设权证所带来的题材,而不是什么业绩支撑。同样,在周四还出现了一些大盘股如G宝钢、G新钢钒、G长电等的联袂上涨,其动力也来自人们对它们在创设权证方面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周四股市大盘的反弹,也可以认为和创设权证概念股的盘中崛起有关。于是,一个新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创设权证能否撬动大盘呢?

  有助价值发现

  尽管从管理层快速推出创设权证的初衷来看,主要还是为了解决权证市场规模过小、投机气氛过重的问题,但是客观而言,这个新品种的出现,倒的确给相关

股票的上涨带来了契机。

  根据有关规定,券商要发行认股型创设权证的话,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足额持有与发行数量相等的相关股票。譬如某券商计划发行500万份武钢的认股型创设权证,它就必须在自己的自营账户上拥有500万股G武钢的股票,并且交有关部门锁定。如果没有这一数量股票,就要在申请发行之前在二级市场买入。根据有关规定,现在能够发行权证的只限于大盘蓝筹股,而最近一段时期大盘蓝筹股板块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券商持有这些股票的数量很少。公开资料显示,G武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只有长江

证券一家是具有发行创设权证的创新券商,它可以用现有的G武钢股票为抵押来发行认股型的创设权证。而其它创新券商要发行的话,很可能就需要在市场上买入相应的股票。这样一来,通过搞创设权证,在市场上实际形成了对相关股票的某种特殊需求。这种需求在发行人高度认同创设权证的背景下,就是刚性的。在股市处于整理之际,一旦某个大盘蓝筹股突然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刚性买盘,其价格显然会回升。而当市场对其它大盘蓝筹股在搞创设权证方面也形成共识以后,即便这些股票还没有出现因为要发行创设权证而出现的刚性需求,但还是会有一些买盘提前介入,以致把这些股票的价格也推高一截。最后,部分大盘蓝筹股的上涨,也就逐步演化成了股市整体回暖的因素。近两天股市的表现,充分反映了这点。

  显然,创设权证有助于对相关股票进行价值发现。

  难以撬动大盘

  那么,市场能否利用权证交易火爆的契机,通过大力发展创设权证来推动那些大盘蓝筹股上涨,并进而撬动整个股市大盘呢?

  客观事实会告诉人们,这样的预期是不现实的。首先,大盘蓝筹股的下跌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并不是简单地在交易品种上搞点创新、交易规则上有点改变就可以轻易解决的。譬如说资金供应不足问题,这是大盘蓝筹股走势疲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搞了创设权证,固然会引导一部分资金向相关的大盘蓝筹股流动,但显然这个数量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有限的,创新券商买入这些股票,并且推动了对它们的价值发现,目的是为了发行认股型创设权证。在这里,价值发现是被动进行的,买入行为本身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以发行认股型创设权证数量为限,不可能超过。这和在资金充裕背景下的主动建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次,在创设权证的操作过程中,创新券商会竭力控制买入相关股票的成本,如果高于认股行权价,就会对它的操作带来风险。于是,创新券商此刻对相关股票的价值发现,实际上是有限的,从操作的目的来看,没有必要让它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周四G武钢的股价在上涨到3.95元以后戛然而止,并不是偶然的。

  事情很清楚,因为发行认股型创设权证而带来的买盘,数量不多,而且在价格上控制很严,一旦买足所需要的股票,一般不会再有后续动作出现。这样一来,难保接下去股价不跌。周四G武钢收盘时的股价仅有2.79元,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显然,这种为发行认股型创设权证而形成的数量有限、功利性又特别强的买盘,无论是对所相关股票还是对整个大盘的影响,都是短暂的。

  需要资金推动

  现在,由于权证市场扩容,加上又有作为创新产品的创设权证出现,给市场增添了不少题材,股市也因此有所活跃。但应该指出的是,股市的活跃,其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源于它自身,而是受到创设权证的间接影响。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认股型创设权证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一经发行完毕,对相关股票的购买需求也就不再存在,相反倒会在权证市场上掀起不小的风浪。在近期权证供应还不可能扩得太大的情况下,这种供应的有限增加,很可能导致更多资金的介入,使得权证市场继续呈现火爆的状态。而与此同时,股市大盘的活跃度会下降,仍然将呈现出一种低迷的状态。

  事实上,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得到多少增量资金,而股改所带来的内生性扩容则在不断增加。权证的火爆,又将那些最活跃的资金吸引到了这个不大的市场上,虽然因为搞创设权证的需要,部分资金光顾了一下大盘蓝筹股,但这只是偶尔的行为,股市的资金匮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甚至是更加严峻了。

  人们都承认,现在股市总体而言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场外资金并没有积极入市呢?即便是场内资金,也宁愿大规模地聚集在对权证的投机上呢?也许,人们不得不说,股市中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投资者对股改的预期也还不稳定。在这个意义上,有针对性地扫除合规资金入市的障碍,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增量资金入市应该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