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 > 正文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聊天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11:39 新浪财经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聊天实录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精彩观点:秦朔——北大中国经济中心的教授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时代还不是能够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时代,但是能够出现很了不起的财经媒体,财经记者的时代。我想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在我们改革开放体制转变以后,应该说它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也呈现出一个非常多元化、分化的格局,在这种转型的阶段,应该说新旧之间,中西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各种各样文化之间,还有新旧的技术手段之间,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途径去给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以机会,我觉得我们正处于一个空间的这么一种活跃期。事实上当一个
社会高度成熟和稳定以后,反而没有像我们这个时代有那么多的非常有趣的,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复杂的新闻的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应该非常珍惜这个时代所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能够怀抱一种社会责任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理想来促使自己进步。

  2004年11月,第一财经日报在上海创刊。值此创刊一周年之际,新浪财经特邀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于11月24日10:30-11:30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畅谈财经类日报运作的酸甜苦辣。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第一财经日报是一份全国发行的主流的权威性的财经类日报,从2004年11月创刊到现在正好一周年,我们很荣幸请来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先生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秦朔先生从上海

复旦大学毕业,曾担任《南风窗》杂志总编辑,如今从杂志到报纸,成为第一财经日报的总编辑。

  秦朔: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在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一周年的时候来跟大家交流,去年我们创刊之前,我是在新浪上海的聊天室和我们传媒有限公司的高总一起和大家聊过一次,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多过去了,这次能在北京和大家聊天,非常谢谢你们。

  主持人:从2004年11月到现在第一财经日报已经走过了整整一年,想请秦总编谈谈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办报纸的历程和心得。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是由中国三个非常著名的传媒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播集团、广播日报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广播电视报纸共同合作来打造的这样一张财经类日报。经过这一年的运作,我个人感受,可以用一句古诗来形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谓无边落木是指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包括我们自身的不足,主观和客观很多因素对我们的挑战,正如报纸创办之前很多人在怀疑说中国有没有去办一份财经日报的土壤。不尽长江滚滚来,因为它顺应全球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顺应广大经理人、投资者、新兴的中产阶层对一份权威的主流的财经类日报的需求,这种需求,这种事实带动我们年轻的报纸成长,取得了超出我们预想的成绩。今天在新浪我也很高兴,因为上个星期在上海我跟新浪的总编辑陈彤先生也在聊天,他说他每天看到的日报只有两份、三份,其中就有第一财经日报。类似这样的我们传媒的业界领袖越来越多的每天把第一财经日报当成他必修的功课,我们感到很欣慰。

  主持人:您原来在《南风窗》杂志担任总编辑,后来到一财担任总编辑,您从杂志过渡到日报,不知道您个人有什么感受?

  秦朔:的确,我从大学毕业之后做杂志,从90年做到04年,03年开始筹备这个报纸,04年开始到上海具体去做这样一张报纸,从杂志到报纸,对我本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平台转换,同时也对于个人提出了很多方面的新要求。总而言之,我觉得做杂志因为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最后确实有一些感到比较能够从容和成熟的驾驭。当然做第一财经日报我觉得我的状态到现在为止,还是如履薄冰,深感任重道远,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到非常驾驭自如的地步,很多问题,很多方法我们还得去创新,去调整。

  主持人:想问您一下,您觉得财经类的日报和财经类的周报,还有包括一些财经类的杂志,您觉得从这个消息的快速上,或者从文章的深度上,您看这方面是日报怎么能够体现它的竞争力?或者周报和杂志它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在哪里?

  秦朔:中国财经传媒市场的发育,我觉得应该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尤其是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确非常的繁荣。这里面应该说第一拨的浪潮跟杂志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像胡舒立女士所创办的《财经》杂志,像《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等,我觉得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杂志。2000年以后报纸也包括电视开始在财经的领域里面有非常大的作为,从报纸的角度来讲,我们几份主要的商业类的周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经济周报等等,他们经过几年的努力非常成熟。我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二套当时打造了很多很好的节目,特别像《对话》,其实也对于普及商业管理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想第一财经日报能够发展,一开始从日报的角度切入,是与以前财经传媒的贡献和他们做了大量的消费者的教育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努力,使得我们的社会中关注经济,关注金融投资,关注产业,关注公司的人群放大了,甚至我觉得也包括像新浪这样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你们做的很多财经的报道其实也在扩大这个人群,以这个为基础,才会有日报形态的诞生。所以我想应该说无论是杂志、电视,还是报纸或者周报、日报应该说都为共同繁荣中国财经传媒的生态做出了贡献。

  如果具体到报纸来讲,我个人的看法,未来在中国的财经报纸的形态中,除了我们一些传统的报纸类型,比如说一些工作指导类的,有些证券类等等以外,我觉得主要一个是周报形态,一个是日报形态,我相信会有几份报纸在周报的市场里面形成细分,有的更倾向于思想性,有的可能更倾向于实物性,我也相信会有几份报纸在日报的市场里面来竞争,同时也形成它的细分,我想作为周报来讲,将来它的优势还是以静制动的优势,它在动态基础上赶跑不上日报,它在相对从容的时间可以策划一些话题,做一些非常深度的思想性的报道,做一些走势、趋势性的报道,包括一些实物性的案例这是他们优势。

  至于日报它的主要优势就是它的及时、它的覆盖非常全,同时由于我们市场跟国际市场越来越接轨,大量的投资者包括经理人对于全球市场的信息也都有一种一览无遗的需求,这个是日报最强大的竞争力。

  同时由于日报记者队伍非常广泛,像我们在国内有九个城市有我们特约记者,国外十几个城市也有我们特约记者,北京五六十个记者,上海、深圳都有非常多记者,它的覆盖强是它的优势。

  主持人:我们想问一下第一财经日报明年怎么发展?换句话说,有没有一些比较长远的规划,也想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

  秦朔:作为第一财经日报它的一个基本定位,根据我们的三个股东的愿景,做一份全国性的、市场化的权威主流的财经日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也是按照这样一个基本定位去延伸的,第一个就是全国性,全国性这个角度,我们第一年主要的任务是发行,因为我们去年刚刚发行的时候是11月15号,那个时候邮局的全国邮发代号办理时间已经过了,我们去年主要发行区域是在北京、天津这一带,然后就是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长三角这一带,以上海为核心,然后广州、甚至珠江三角洲这一带。明年邮政将会在全国给我们征订,另外我们在明年的年尾的时候,我们会增开一到两个分营点,比如西南、华中,然后再接下来的两到三年时间,董事会希望我们三年时间里面能够覆盖全国主要的经济区域的核心城市,我想这是一条道路,全国性的道路。

  接下来在权威、主流层面上,我想事实上对于我们新闻采写的方式,对于我们专业性的提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第一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我想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无论是我们对于政策的报道,还是对于市场的报道,我觉得我们在今后还要更加的提高,尤其是在跟比较高端的这些资源进行对接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要做的更加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以进一步提升我们这方面的一个形象。

  第三个,由于我们是一个跨媒体的平台,我们有电视第一财经电视,有第一财经广播,很快我们又将会拥有一个网站,第一财经日报的网站,它也是一个包括电视、报纸、广播内容都在内的,下一步我们充分跨媒体,跨地区的,充分发挥我们股东资源,使它给我们消费者创造直接价值的时候还会有更多增值的服务,我想全国性,权威主流,以及跨媒体增值开发可能会构成我们未来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重点。

  网友:第一财经日报办下来已经一年了,但是我有时候在北京一些地方没有买到,这是怎么回事?

  秦朔:非常感谢网友对我们的关心,最近新生代市场机构做了一个全国所有权威媒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调查,我们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在上海我们是遥遥领先,无论读者、阅读率、认知度、满意度都比较领先。在北京经济观察报有一定的量,广州、深圳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和我们差不多,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稍微高一些。在北京发行有四种方式,第一种订阅,第二种零售,第三种团体购买和一些特定场所购买的尝试,第四种就是定向赠阅,比如主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金融界的监管部门我们都有一些赠阅。这位网友提到,他主要在零售市场他感到有些地方没有买到报纸,原因主要是这样,我们一开始通过北京青年报小红帽覆盖市场覆盖全,按照北京两千个报摊,我们报纸覆盖了一千八百个左右的报摊。10月、11月以后,因为天气的原因,再加上我们是希望把一些资源转移到征订上,考虑到明年,我们确实收缩一些报摊。目前大概有一千个报摊左右,比原来少了五六百个报摊,这样有些读者觉得购买不太方便了。我想这里面我们这个报纸主要读者还是办公订阅型的,主要是很多办公写字楼要订阅,我们很多读者可以来订阅这个报纸,无论是到邮局,或者到北京青年报的小红帽,或者到我们自己那里订阅。

  另外从明年开始我们也会更大力度的去推动零售,因为零售市场它做得好还可以转化成订阅,这个问题明年会有更好的解决。

  网友:第一财经日报属于商业性的媒体,肯定涉及到盈利,包括影响力的问题,您怎么来考虑整个媒体的盈利,还有怎么能够打造它高端的影响力。

  秦朔:财经类媒体目前而言主要的收入来源,基本上在报纸领域里还都是依靠广告,广告占盈利的比例应该都在80%以上,甚至更多。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华尔街日报,我们在创立我们报纸之前对华尔街日报做过很仔细的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条新闻能够创造一系列的收入机会。一个新闻发生以后,它的记者可能首先发到华尔街日报的付费网站上,接下来还有它的通讯社,还有它的广播的网络,还有它的跟NBC合作的一个专业的CNBC的合作,它有一系列的开发及循环开发的途径,而最后它还在一个英文的数据库里沉淀,供人们来检索。

  所以财经类的信息,它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开发,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样的话我认为运用我们称之为价值链的升级或者叫价值链的革命这种方法来平衡成本上升是可行的,而单一的广告收入是不足以来平衡这样一种压力。

  主持人:您提到华尔街日报。

  网友:第一财经日报是不是想做成一个类似于华尔街日报这样一个在中国媒体,它有多少年的规划能够达到华尔街日报产生的影响?

  秦朔:华尔街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都是创办于上世纪,一个是1889年,一个是1884年,它们都有一百多年历史,都是经济领域里面的百年大报。刚刚起步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发行量只有一千份,比较简单,主要提供股市里面行情等等。为什么这样报纸能够从小到大?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它呼应了整个华尔街资本市场的成长,而且跟整个美国经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息息相关。我想第一财经日报今天的起点其实相比于那个时候的华尔街日报应该是高了很多,我想有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这样一个大背景,有中国非常稳定的不断增长的经理阶层和专业投资者,以及经济工作的管理者,还包括我们新兴的对经济有投资的,有非常浓厚兴趣的知识阶层,我想只要我们能真正的用一种非常理性的、认真的态度去为这些读者创造价值,我觉得在中国成就一份权威主流的财经类日报是完全有可能,完全有希望的。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像华尔街日报这样的规模,我想这个时间,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漫长的,尤其是我觉得在整个的我们生产、营销、管理各个方面,要想达到他们这种严格的和现代化的标准,还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到了,您作为把第一财经日报培养出中国一个有影响力的,换句话说是非常有名的这种权威的商业性的财经类的报纸您是非常有信心的,您怎么评价一下中国财经类媒体向下发展的趋势?或者整个宏观环境,作为财经类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秦朔:我想财经类媒体,接下来的发展,应该可能呈现出这么几种特点,第一种我觉得是从春秋时代走向战国时代,在过往的十年、八年,尤其是过往的五六年里面,财经类的媒体非常的多,现在你看无论是报纸、杂志非常多,相当于我国春秋时期非常多的诸侯。但是你也会注意到,我们所面对的读者,他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去竞争读者信息消费时间的途径是越来越多了,它现在有互联网,有终端,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所产生的研究报告,所以读者的时间,实际上是不可能支撑这么多的平台去做。现在许许多多媒体发行量各方面是非常小的,只是由于中国经济比较好,而它维持一个小规模的成本,它还能够生存。我认为长期看这个不太可能,我认为必定会走向战国七雄,必定会走向战国时代,会出现由杂志、报纸、电视、网络,或者我们把论坛、会议也当做一种媒体,类似这样的,媒体分类格局,我相信在这种大的细分的媒体品种里面最后都会涌现出少数领导者,有些细分稍微多一点,但是全国意义上容纳仍不是很多,这便是第一个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

  第二个我认为还是如何提高专业的水平,专业的能力,我想这是接下来的一个话题,中国财经类媒体如何从外延式的发展走向内涵式的发展。最近有一件事情给我触动很大,波音公司的一个副总裁刘江先生,还有中国人寿的新闻发言人蓝先生他们都讲到,说国外一些财经的媒体,像华尔街日报这样媒体为了求证他们数字可以等上三个星期,每个星期给你打电话,如果说求证不到这个数字的话这篇报道是不能发的。这个应该说从专业方面来讲给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严谨的,因为财经的报道最终你是要影响投资者,影响决策者的,出去说你不能够做到非常精准可能会对市场产生误导。

  今天我们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媒体,应该说在这种严谨、专业、权威的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像我们财经杂志这样的给人高度可以信赖印象的媒体,应该说还不是很多,现在我们很多的媒体里面还有大量的比如说观点跟事实不分,包括有的时候也有一些哗众取宠,不精确,不专业,等等问题存在,所以我想接下来专业化的努力非常重要。

  第三点财经类的媒体要从简单的一个媒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好的增值服务,或者按一个服务提供商的方向做转变。我们刚好讲到市场的压力,讲到包括我们的读者,包括我们的广告主等等,对你现在的要求都是提供了越来越综合的服务,我想这个方面也必须去做。

  综上所述,我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侧重于内涵的专业化努力,以及侧重于提供更多价值的增值服务恐怕是接下来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比如说一个消息,华尔街日报他可能会去证实,来确认。但是作为日报来讲是以消息的快来出名的,在证实消息的时间和以报纸生存,以消息来生存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个矛盾,我不知道您对这个矛盾怎么看?

  秦朔:因为我们股东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要求,我们要非常的稳健,要非常的准确。例如说我们在北京,我们要跟如此多的宏观经济的管理部门等等方面去打交道,所以我想我们从心态上来讲是抱着一种非常准确、理性、稳健的态度,但同时作为日报以快取胜,以覆盖能力强取胜,我们在新闻竞争上我们也是非常积极的,的确如果一个媒体不去抢新闻,这个媒体没有竞争力、生命力,我们也在抢新闻。的确抢新闻跟非常的准确这个之间有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个矛盾,在这个方面你面临一个取舍。作为我们自身我们是希望能够把这二者结合,有些新闻我们报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很确定的知道有些事实的话,我们会告诉读者,关于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求证,或者某某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回答,我们不会带有很多猜测或者主观,而且接下来我们发挥日报连续报道的趋势、第二天、第三天给一个回应,这样就能够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图景。

  谈到这个问题,有的方面你也会觉得很可惜,因为有些方面你不是拿到最核心的东西,你就不能去发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在新闻意义上你会有点可惜。但是我想从一个长期建立自己形象的角度来讲,这种代价是应该支付的,也是我们对自身的要求。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补充这些?

  网友:第一财经日报它的人才的引入和流出的机制是怎样的?

  网友:我听说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大降薪,这个请您来看一下这方面。

  秦朔:关于第一财经日报我们创刊以后,的确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我想一方面表明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的流言,包括我刚才看到有网友提问说,我的学历问题等等,我们之所以不去卷入这样一些争论,因为我在报社内部是有一条规定的,互联网上的这种传言、谣言我是禁止我们编辑回应的,为什么这样做?我们把这张报纸做好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没有更多精力放在这里面。我在广东珠海西区开发的时候,珠海区长叫朱华深,他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对我印象很深,做成一件事胜过争论一万句,我们最重要把事情做好,至于其它的传言不去理会。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大降薪,其实是不存在,因为我们董事会每年批给我们的预算它是固定的,有多少人头,给了多少人的薪酬这个是明确的。

  当然我想可能会在比如说最近一两个月,因为我们广告形式非常好,广告的客户纷纷投放我们广告,觉得效果很好,所以由于广告占满了,占多了以后,记者工作量就会下降,下降以后相对而言他就觉得收入在下降。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因为我们记者的技效工资依据是他每一千字的稿酬,比如说我们每一千字是三百块钱,但是由于他现在的字数没有那么多,所以下降。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做一个技术调节,在预算之内我把你的每三百块钱一千字可以调高的,由于我们技术操作问题,有些记者感到这个月比上个月的工资低了。

  另外十月份有一个特殊情况,十月份是有国庆长假,股市也休市了,国庆长假我们出了合刊,不是天天出,他觉得工作量下降。明年我们会把工作量平衡更好,使得记者觉得每个月之间的薪酬预期基本是稳定的。

  至于说到人才引进跟流出的问题,这方面还是我刚才讲到的,虽然我们跟很多媒体有竞争关系但我觉得我还是要非常感谢在我们之前的这些报纸、杂志,因为我们第一财经日报一开始市场化运作,面向全国招聘人才,我们有许许多多人才也是来自于以前的这些报纸、杂志,所以我想他们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样经过这一年来的努力,现在我们这个报纸也成为很多其他报纸挖角的对象,像有的报纸,他每天研究我们这张报纸,他会知道我们哪些编辑,哪些版面,哪些记者更加突出一点,他就来挖我们这些编辑记者,所以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人员的流动。

  但是我认为我们的人才的主体部分对第一财经日报的忠诚度都是非常高的,因为大家还是看好这样一个平台和这样一个定位。人员的流动对我们是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伤筋动骨是不太可能的。当然我也觉得很可惜,对于这些离开了第一财经日报的同事,我觉得他们在过去一年也做了很多付出,也有很大贡献,虽然他们离开了,但是我现在借我们报纸创办一周年的时候,也要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发出一些感谢,也祝他们在新的岗位长能够走得更好。同时我也相信他们在新的岗位上也会一直来关心我们这样一张报纸。

  主持人:您对于整体的竞争,您对于国外媒体能够多久时间进入到中国的市场,特别是国外主流的媒体其实影响大的还是财经类的媒体,比如路透社,包括华尔街日报他们更多往里面进,您怎么看待外国媒体进入中国市场里来?

  秦朔:现在的财经类媒体,它的竞争程度我认为已经部分的国际化了,虽然这些国际性的权威财经媒体还没有非常大面积的和非常正式的进入到我们市场里面,但是由于我们高端的一些读者本身就订阅了他们的很多终端报告,或者成为他们的网站的固定的用户,所以事实上他每天在自己接收的财经信息中,已经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国际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国际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全球市场的动态,其实也越来越多的有关于中国市场的动态。

  最近像路透社,他把他纽约的一个专栏作家专门派到香港,就专门写以中国经济为主体的这样的专栏,事实上他们也在为中国这些高端的读者创造内容上的价值。

  第二点,现在在主要的大都市里面,看到国外的这些报刊也已经非常容易,因为通过国际图书进出口公司,有一些高端读者也在订阅他们的报纸,包括有些地方也可以买得到。尤其是像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包括商业类的金融性的杂志,他们在中国网站建设上都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努力,本身他们这些网站里也有签约了的很多国内的知名经济学家等等做他们的专栏记者,所以应该说竞争我觉得已经部分国际化了,而且这个趋势还将加剧。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当很多的中国的经理人走向国际以后,会在国际、国外养成一些阅读国外财经媒体的习惯,回来以后这个习惯不会终止,他会用其它的方法来满足它。

  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怎么做?第一还是应该有我们本土的优势,事实上很多国外主流的财经媒体非常喜欢转载或者引用我们的报道,为什么?我想第一个他觉得我们比较准确,第二根据我们跟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道琼斯、路透社等等的一些交流,他们觉得相比起我们对于中国本土的报道,他们记者人数还是很少。而我们记者人数非常多,我们是非常全,而且非常快,这样来讲,在短期内,在内容生产上,我们无论从量和新闻的及时性上,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第二个,除了发挥自身优势以外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甚至我觉得不排除跟他们就某些特定的领域来展开一些合作。现在像我们这个报纸,我们跟电视、广播整个跨媒体的平台,订阅了非常多的国外的终端,像布隆博格,每天我们也在看他们的报道,从这里面找到一些线索、信息等等,我们也像他们学习。

  第三个,事实上将来也不能排除大家有合作的机会,一方面我不太同意把他们当成对中国媒体来讲的灭顶之灾,另外我们也不能非常大意,还是平常心既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又向他们学习,本身还有合作,用这种方式推动我们整个财经传媒的成熟。

  主持人:也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

  秦朔:竞合关系。

  网友:刚才您说过第一财经日报有很多记者,做消息性的日报,您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采编比例,如何能保持比较合适的比例?

  秦朔:说起来目前我们这张报纸,大家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的网友稍微做一些搜索,或者每天搜索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会发现在一年时间里面已经成为原创财经和商业新闻最多的一张报纸,这个跟我们庞大记者队伍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目前的这张报纸,是以及时原创的新闻取胜的,因此我们目前东拼西抄,或者编的东西不是很多,而更多是依靠我们的记者网络自己采访所得的新闻。

  这个比例目前是非常高的,数字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同时我也有一个体会,像我过去做杂志,杂志有很多稿子是约稿,其实很多约来的稿子同样是读者非常喜欢的,同样因为我们订阅了因为像新华社、新华财经,其它很多国际信息的终端,新华社有些分析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能够适当的来采用一些外来的稿源,包括我们自己主动约一些稿子,我想对于提高我们报纸,除了自采这一块以外的质量,这个应该是有帮助的,就是说在完全自采的基础上,我觉得今后是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编辑、策划、组合、整合的这方面的能力。

  网友:我今年是学新闻系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今年有什么招聘计划?能简要介绍一下吗?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的招聘分成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我们更多从到我们那里实习的记者里面招聘,因为我们这个报纸有一定专业性,如果你没有一段的实习跟培养,直接进来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现在我们无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主要的记者中心,我们都是一直接收实习的记者的,我们也主动的到一些高校进行交流。在北京我们是在首钢国际大厦,我们的北京分社,在那里办公,所以如果说有实习生有兴趣,我们的报纸都有我们联系的电话,他可以联系一下,先有一个实习的机会。

  第二个,我们也不能排除说有一些负责优秀的,通过直接的应聘的机会来进入我们这个报纸,这方面一个是我们报纸经常会有一些招聘的信息,另外我们网站很快就要开通,过去我们这方面的信息有很多网站代理我们发布,我们自己网站上开通以后我们在网上会定期有招聘信息发布,我想其实从下个月开始,也会有很多的人会通过网站来了解我们的信息,他可以跟我们人力资源部门取得联系以了解相应的职位信息,有不同职位可供选择比如财经或者产业记者等等。

  主持人:前面您也提到过抓住读者阅读的时间,这是办报纸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网友:从现在的这种发展趋势来看,它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消息最快捷,还是他愿意花一定时间还是阅读比较深度的东西?日报来讲深度的东西相对会少一些,怎么能够扭转这种阅读的习惯?

  秦朔:其实日报你再快,你也快不过电视,你也快不过互联网,事实上它应该是产品的中间形态,一方面它还是全、快、准确,这是它的基础特点。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实也非常注重深度,我们用一些专刊,特刊的形式来体现我们深度的一面,要把及时、快速跟深度做一个有效的匹配,我想这个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摸索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从总体上来讲第一财经日报这一年的过程,您感觉到办报纸里面阻力最大的是什么?

  秦朔:我想做报纸这一年来,我们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市场对于中国出现一份权威主流财经日报的需求跟渴望,以及我们三大股东为我们提供的跨媒体的这些资源,再加上我们团队的努力,这是比较正面的方向。

  至于说到具体的阻力,我想我个人认为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如何使得我们的有这么一种需要的读者能够变成实实在在的订户,这是一个挑战。我们注意到我们的目标读者时间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的目标读者不会每天都像对待都市类报纸一样,直接在报摊上去购买,而他们的行踪又是很不确定的,他们一会儿可能去办公室,一会儿商务活动,一会儿可能出差去机场。一个报纸最终能够把这些不太光顾传统的报摊而行踪又经常流动中的群体用订阅的方法固定化,这是一个挑战,应该说也是一种阻力。而且这部分的读者,高度理性,他不会那么轻易的今天订一份这个,明天订一分那个,时间非常宝贵,要求非常高。

  第二个,我想是我们跨地区、跨媒体以后,怎么把我们的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为跨地区、跨媒体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有这么多的股东资源和其他资源但是相应的它也必然会给你的沟通的时间,你的行政的效率,你的流转的速度,你的相互之间磨合、信任、无边界沟通的程度带来考验,这个在我们的第一年,我们还是交了一些学费的,我想今后可能会越变越好。

  第三个方面,我想应该是我们无论从采编,还是到我们其它的各个部门怎么更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我想这个命题是摆在我们所有第一财经日报员工面前的,即使是比如像我这样的过去做过十多年的杂志,在广播日报也实习一段时间的报纸管理,完全跟得上它的整个的流程的人。但是在这么大的跨度之下,而且它很多都是非常细微的工作,我觉得也都是有感到非常大的自我成长的压力,逼迫你要往前去进步。

  主持人:正好也顺便问您一个比较个人一些的问题,您感觉到从《南风窗》杂志一直过渡到日报,都是作为总编辑,您感觉到是办杂志累一些还是办报纸累一些?

  秦朔:我想如果是从对于一种内容生产的创新性的追求上来讲,我觉得办杂志跟办报纸,对于我们使脑一族来说,其实都是挺累的。但是从日常管理的繁杂性,复杂性和周期性,因为日报是以日为周期,这方面来讲的确日报是非常的辛苦。

  当时第一财经日报创办的时候,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派了很多的支持人员来协助前期的筹备,当时我们负责技术的一个处长就说你这个人办杂志不是很轻松嘛,怎么突然想到去做报纸,报纸我们都叫做日报,我们都叫做报奴,是非常的辛苦的,所以我想从日常的角度来讲,的确做日报很辛苦,因为它日复一日,停不下来,所以导致了你去比较冷静的、认真的去思考一些问题的时间往往也是不足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上来讲,做杂志跟做报纸各有各的累法,各有各的苦法,但是从日常压力来看还是日报要大很多。

  主持人:日报相对来说比杂志累很多?

  秦朔:累很多。

  主持人:作为您一个在新闻界包括跨报纸,跨杂志的老资格的新闻人员,您能不能向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说几句话?对新从业的这些记者。

  秦朔:北大中国经济中心的教授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时代还不是能够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时代,但是能够出现很了不起的财经媒体,财经记者的时代。我想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在我们改革开放体制转变以后,应该说它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也呈现出一个非常多元化、分化的格局,在这种转型的阶段,应该说新旧之间,中西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各种各样文化之间,还有新旧的技术手段之间,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途径去给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以机会,我觉得我们正处于一个空间的这么一种活跃期。事实上当一个社会高度成熟和稳定以后,反而没有像我们这个时代有那么多的非常有趣的,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复杂的新闻的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应该非常珍惜这个时代所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能够怀抱一种社会责任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理想来促使自己进步。

  所以我想在第一财经日报创办之前我曾经用两句过去的朦胧诗来讲,他说希望和梦永远在我们肩上,可是我们有肩膀吗?我想同样作为这个时代的传媒人,同样可以如此勉励自己。

  主持人:您原来也是《南风窗》的总编辑,现在想请您谈谈对《南风窗》的看法,或者是一些怀念,或者它的一些走势。

  秦朔:事实上我在2003年的下半年开始去参与筹备这个项目,已经慢慢的跟《南风窗》的工作脱离了,《南风窗》的工作主要由现在以陈钟社长为领导核心的团队在进行。我离开《南风窗》时个人写的最后的文章,是探求国民幸福总值,的一组报道,我自己去编的最后一篇文章,参与编最后一篇文章的是刚刚去世的任老,我想如果说到我在《南风窗》那里工作的14年,的确是怀有非常深的情感,把自己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非常宝贵的青春其实都贡献给了《南风窗》,也得到了《南风窗》的培育和滋养,所以我对《南风窗》的过去只有留恋,对于它的未来只有祝愿,希望它办得更好。

  至于我本人由于我现在主要的精力都是在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我也成了上海的新移民了,所以我想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面,我个人的想法还是要在我们董事会的领导下,来跟我们广大的同事一起去紧密的合作,全身心的把办一份权威主流的财经类日报这样的一个理想付诸实现,所以我想今天借助新浪这个平台,向一直过去在《南风窗》很关心我本人成长的广大读者、网友表示非常深深的感谢,希望在我今后的传媒生涯里面得到你们的关心、帮助、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欢迎秦朔先生做客新浪聊天室。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