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多哈回合期待“香港奇迹”:农业问题是核心焦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4:30 中国新闻网

  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于2005年12月13~18日在香港举行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作为WTO的最高决策机构,会议将就农业和工业产品关税、补贴及其它保护措施的削减幅度等议题,负责制定及议决所有有关多边贸易的协议。

  本次会议是“多哈回合”的重要组成部份。“多哈回合”按计划应在2005年1月1日前结束。但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由于各成员方在农业等问题
上没有达成一致,会议无果而终,使谈判陷入僵局。

  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拉米今年9月表示,希望年底的香港会议能达成“多哈回合”的初步协议,为2006年顺利结束全部谈判奠定基础。

  多边贸易谈判渐陷入“囚徒困境”

  富国要照顾产业结构多元化中的低端环节和各国国家利益优先的做法,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近年来的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囚徒困境”,相反,双边和区域合作则进展比较顺利。

  1、富国双重标准拉阔贫富差距。由于富裕国家持双重标准,一方面高喊自由贸易的口号,迫使发展中国家过快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实行单边保护主义,设立高关税和进口限制,着重保护自己免受到贫穷国家的竞争,因而令贫穷国家难以出口。这些贸易壁垒,令发展中国家损失大量贸易机会。贫富国家之间的贸易严重失衡,众多以农业为经济命脉的发展中国家和广大农民未能分享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反映国际贸易制度和规则出了问题。成千上万的贫农每年依靠少于400美元的收入挣扎求存,但美国农民每年却得到平均2.1万美元的补贴,欧洲的农民则有每年1.6万美元补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计算出经合组织国每年的补贴接近3,300亿美元,金额超过全球12亿穷人的总收入。

  2、双边和区域合作兴起冲击一体化框架。2003年坎昆会议的失败,引起了全球对于多边贸易体制空前的信任危机。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双边和区域合作则发展迅猛,自贸区(FTA)和区域自贸区(RTA)日益增多,已在世界范围内形一种趋势。

  在2002年8月布什获得了“贸易促进权”以来,美国政府在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以WTO为代表)的同时,双边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不断加速。美国选择了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进入了它的一体化自由贸易框架:北美、新西兰、

澳大利亚、智利以及非洲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或者对美国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意义,或者与美国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意义。很明显,作为占全球贸易额最大成员方的美国,已经从ITO(国际贸易组织)和WTO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变得对多边自由贸易不那么感兴趣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内,FTA和RTA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一个普遍选择。根据WTO的统计,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2005年底,全球FTA和RTA将达到300个。客观地看,FTA和RTA的大量出现使WTO正在遭遇边缘化的危险。

  3、欧盟一体化进程受挫影响负面。由于一体化进程受挫,欧盟不仅成为本轮农业谈判一个突出的拖后腿者,而且当年的示范效应似已转为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不利影响。

  农业问题是焦点

  农业问题是“多哈回合”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解决其它议题的关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有三大目标: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机会;分阶段削减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大幅度减少各种国内支持。

  在这一谈判焦点问题上,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发达成员之间、老成员和新成员之间因利益关系而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关税削减和出口补贴等方面。美国是农产品具有较强

竞争力的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完全丧失价格优势。为了突显美国一贯拥护“自由主义”的立场,利用在瑞士苏黎世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小型部长级会议的机会,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波特曼11月10日主动建议美国、欧盟和日本同时削减农业补贴。波特曼表示,美国愿意在2010年前把对农业的补贴削减60%,但他同时要求欧盟和日本各自将它们对农业的补贴减少80%,并把最高的农产品进口税率降低90%。

  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的费用几乎占了预算的一半,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各种压力下,提出欧盟平均削减农业关税39%,这虽然与美国的做法相去不远,但又增加一个特别条款,对农业其中的8%“敏感类”部份提供特保,而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表明,2%的例外已足以使发展中国家的获利荡然无存。

  而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20个发展中国家则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要求各国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45~75%。

  短时间要从上述分歧中找出公约数难度颇大。

  挽狂澜需要奇迹

  虽然全球贸易谈判经常会绝处逢生,各国会在觉得别无选择时作出让步。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香港会议要突现突破,只能以出现奇迹来形容。

  美国卡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里斯沃尔德(DanielGriswold)曾直言,要让这轮WTO谈判取得进展,各国就必须放开政治敏感领域的政策。

  尽管几乎没有人愿意公开谈论,但许多谈判代表都担心旨在“大幅”削减农产品关税的谈判会缩水。如果这样,将导致全球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下降,也会减少制造业关税的削减幅度。它还会使人质疑,如此复杂耗时的贸易谈判是否是修改全球贸易协议的有效方式。

  缩水的可能结果之一是WTO成员国只同意类似欧盟提出的大大低于其它国家要求的贸易开放方案。或者他们可能同意维持较高的改革目标,但将最有争议的问题,如农产品关税或如何通过贸易帮助发展中国家等,推迟到明年春季决定。

  但即便是缩水的谈判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因为WTO的148个成员国需要被迫考虑一套新的折衷方案。由于时间所剩不多,部份代表担心WTO无法完成成员国希望在香港会议结束时签署的协议草案。这会对整个这轮谈判不利,因为谈判代表不能继续将这种做法推迟到明年以后,届时美国的一项简化政府对此类协议批准程序的条例将到期失效。

  无论如何,香港会议的召开毕竟给了“多哈回合”一个新的机会和可能。

  (来源:

香港经济导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