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海外战略投资者带给中航油的得与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07:43 新京报

  近日有消息称,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初步同意将投资4510万美元,入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最多22.78%的股份,淡马锡控股也将收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不超过5%的股份,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准备向海外战略投资者总共出售30%的股份,以期摆脱目前的困境。(11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这一消息成为现实的话,那么这对中航油和海外战略投资者也许是一种可以期
待的双赢选择。

  对于海外战略投资者来说,他们当然不会纯粹为解决中航油危机而来。中国是油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国际油品供应商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像英国石油公司,它谋求进入中航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成为中航油的原料供应商,拓展其在华石油产品的零售和批发业务。

  对于中航油来说,这种股权重组意味着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可能会失去绝对控股地位,也将失去很大一部分利益,这可以看作是其为中航油选错经营者以及公司治理不规范的一种代价。中航油作为中国一家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企业,这样的代价无疑是非常沉重的。

  然而,另一方面,这又不失为一次重塑中航油公司治理结构的绝好机会。像英国石油公司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这样的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它们为中航油带来的,主要不是股权结构的变化,而是随股权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治理制度的实质性变革。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所失,而看不到所得,后者可能更加重要。

  我们都清晰地记得,中航油危机之前,它并不缺乏一个漂亮的治理结构,但却有其形无其实,发生危机也就在所难免。制度健全并不等于制度有效,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各治理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彼此制衡。

  彼此制衡,就是要解决“一人说了算”的问题。中航油前任总裁陈久霖之所以可以“一人说了算”,之所以存在“长官意志”,是因为他不是董事会选聘的,或者仅仅在形式上是由董事会选聘的,董事会不必对陈久霖的错误承担风险和责任。而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一则,“一股独大”不存在了,或者弱化了,彼此的制衡加强了,治理层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中国一些企业传统的“长官意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二则,战略投资者一般都是安定股东,他们不像小投资者那样主要着眼于股票投机,而是通过稳定持股,谋求从公司发展中获取长远利益,这就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动机注重科学决策,监督经营者行为,避免市场风险。三则,在彼此制衡的情况下,对于更加透明的信息的需求增强,而透明的信息又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制衡,这是一种自我两性循环。同时,信息透明还增强了对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程度。

  海外战略投资者进入的意义还不仅仅限于规范中航油的公司治理。这些海外战略投资者具有长期的国际投资经验,能够为中航油带来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为中航油提供衍生品交易建议,提高中航油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中航油的无形资产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对中航油的绝对控股地位尽管可能会失去,但其绝对利益不见得会减少。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可以借助这些战略投资者对利润追求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有资产经营中所有者动力不足和国有资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国有资产不仅不会缩水,反而可以实现更大幅度的增值。

  □高明华(北师大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