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论沿海地区大都市连绵带的兴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学人新论■周民良

  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及特征

  在经济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集聚与分散始终是城市化的两个趋势。在城市化初期,由于生产要素的集中和产业之间的分工,造成城市集聚作用的增强。随着城市用地
成本的上升、交通运输的拥挤、环境污染的加重,城市集聚的负外部性上升,一部分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大城市生产变得不经济。受市场力量的作用和引导,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从城市退出并向城市以外寻求新的地理区位,并引起人口、资金和服务于扩散型产业的相关企业向城市以外的区域扩散。

  与此同时,由于交通运输的发达和追求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生活空间的需要,也使一部分城市居民自愿将生活居住区域甚至工作区域选择到郊区。越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扩散作用也越强。在空间上,在相距不远的多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群存在时,容易发展成大都市连绵带。

  按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最初的提法,大都市连绵带(megalopolis)建立在这样的机制下:以大平原为基础,有河流与港口分布,人口密集且经济规模庞大彼此分离的多个人口密集型大城市,因扩散作用向郊区的延伸和“爬行”而逐步联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型的城市复合体(Urban Complex)。

  在戈特曼以美国东北部城市为基础提出大都市连绵带四十年以后,美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还在持续向大都市连绵带集中。弗吉尼亚技术大学城市学院的朗(Robert E. Lang)和德哈维尔( Dawn Dhavale)估计,到2040年,全美将有10个拥有1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连绵带。其中,美国的东部将出现6个大都市连绵带,西部将出现4个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连绵带的范围将延伸到35个州。这些特大都市区的面积只有美国大陆土地的1/5,但是拥有的人口占全美国的2/3。另有一些学者估计,到2050年,美国将有70%的人口生活在8个大都市连绵带中,这些地方现在拥有的人口只有1.75亿,到2050年将拥有3亿人口。欧洲范围内各个国家面积较小,单个国家难以集结成大都市连绵带,但也不妨欧盟构想要建立跨国的大都市连绵带,一些学者因此提出全球结合带(Global Integration Zone)的概念,就是要在欧洲五个大城市(伦敦—

汉堡—慕尼黑—米兰—巴黎)之间建立“五角大楼式”的大都市连绵带。

  大都市连绵带其所以能够被广泛推崇,乃因其为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大都市连绵带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地域组织方式:由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城市能够共享经济之间联系的成果;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素能够跨越区域流动与重组;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人口和产业由大城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迅速扩散成为可能。在市场化制度背景下,网络状经济联系的伸展,中间型经济组织的发育、纵向的以行政命令方式组织经济功能的弱化与横向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联系的加强,都使得“谁也不服谁”、“谁也不理谁”、“谁也不让谁”的状况大为减少,以共享、合作、分工、交流为主导,大都市连绵带的地位随着经济要素的市场化而得到增强。

  与所谓的都市圈不同,大都市连绵带不是围绕单个城市圈层自核心向外扩展,不体现一种环形扩散结构;大都市连绵带也不是一个边缘封闭型的圈层式经济结构,而是开放型的通道式系统,向外扩散要素也接受外界要素的进入;大都市连绵带虽由多个城市组成,具有以市场为基础的扁平化结构,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可以避免单个城市过于依赖少数产业而出现大起大落的风险;大都市连绵带是城市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断裂,建筑群体绵延不绝,表现城市的群体结构和集合竞争力,而不像都市圈过于强调个别城市的功能。尤其是,大都市连绵带不受一个单一的城市中心的支配,城市之间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不必区分龙头老大和跟班兄弟,各种平等而独立的城市政府或者企业相互结合与联系。小的城市在与大城市开展分工与合作的同时,也建立起各自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而不必对大城市、特大城市俯首称臣。

  有趣的是,戈特曼提出“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时,就以美国为背景,将从新罕布什尔州南部至弗吉尼亚州北部之间长600英里、宽30-100英里、容纳人口3700万的大都市群称为大都市连绵带。他认为,这种大都市连绵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没有中心,没有哪个大城市能在这种形态的区域中发挥主导作用。后来的学者在研究大都市连绵带这一概念时,有人将大都市连绵带称为多中心城市带,也有人将大都市连绵带称为无中心城市带。

  中国大都市连绵带的现状和问题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沿海地区从南向北出现了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个大的经济活动密集区域。在各个区域,都有数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都市做支持。像珠江三角洲的香港、广州、深圳;像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北方的环渤海地区按照地理和经济联系上的关联性,出现南有济南、青岛,北有大连、沈阳,中间有北京、天津的三条城市带。

  上述沿海地区的诸多大都市群,都有向大都市连绵带发展的现实基础:依托于大的平原、区内人口密集、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大城市之间存在着众多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做支撑、大城市存在着将人口与产业向外扩散的需要,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基地等等。如果市场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能够加以合理引导,在沿海地区自南而北形成几个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大都市连绵带是完全有条件的。

  在现有的体制背景下,沿海各地还存在着制约大都市连绵带形成的因素。比如,在机场、港口、会展场馆等方面,各个区域的城市都存在着竞相投资建设但是对使用效率缺乏论证的倾向;每一个区域的城市都热衷于在自己范围内进行发展规划,对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关心,区域之间的封闭性发展问题还比较突出;城市道路多呈摊大饼式的环状修建,经济要素无规则地圆形扩散,既没有使城市过于拥挤的局面得到缓解,也弱化了城市之间的分工与联系职能;城市政府乐于获得各类大小区域“龙头”、“中心”、“国际性城市”、“枢纽”等定位,但是坐下来研究如何解决区域之间封锁、促进区域之间要素流动的工作还远不到位;一些自上而下出台的支持个别城市发展的优惠政策,削弱经济上追求市场化融合的力量,削弱了大都市连绵带伸展的推动力。上述问题说明,在体制转轨远未完成的情况下,各地的城市政府还存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动员经济、管理经济、约束经济的偏好,市场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在更大地域范围组织经济的功能和机制,大都市连绵带的发育成熟还有待时日。

  中国大都市连绵带的模式选择

  我国人多地少、山地众多的地理背景以及沿海几个大都市连绵带所依托的良好的平原基础,中国各个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差异性,既决定了沿海大都市连绵带的兴起具有其必然性,也决定了大都市连绵带必将走出一条集聚与扩散结合的道路。在我们看来,资源基础、环境条件、经济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使得沿海大都市连绵带在发展中适合采取双层次集聚——扩散的发展模式。

  从第一个层次上讲,要在沿海大都市连绵带与国内外建立起大尺度的集聚——扩散模式。具体地说,在集聚上,使沿海大都市连绵带从国内外吸收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资本、劳动力,通过要素的高度集聚,形成人口、经济规模在大都市连绵带的进一步集中;而在扩散上,除了大都市连绵带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以外,还可以通过实行走出去战略,将一部分由于成本上升、汇率变化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向国外发展中国家或者国内的不发达地区扩散;沿海地区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建立新企业的形式向内地资源开发的上游延伸,并将产业集群、民营机制的优势向内地扩散。

  分析第一层次集聚——扩散作用可以看出,从长期的发展趋势上看,集聚作用还会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要素向沿海大都市连绵带的集中趋势将进行下去。

  从第二个层次讲,要在沿海大都市连绵带内部建立起中尺度的集聚——扩散模式。从集聚作用出发,要使科技资源、资本资源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领域集中,向要素重组效益突出的区位集中、向港口区域集中,使集聚功能在若干产业和区域发挥作用;而从扩散作用出发,要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竞争力下降的制造业通过退城进郊、退三进四等形式向卫星城镇扩散,向交通运输发展轴线扩散,向中小城市扩散;同时使住宅等建筑逐步向远郊区延伸,并通过快速交通轨道、大容量专用公交线路向沿线的县城和建制镇延伸。

  在第二层次的集聚——扩散作用中,由于特大城市、大城市市区推动的商业化进程,制造业出现由内向外迁移的趋势,扩散作用会在较长时期占主导地位。在沿海数个大都市连绵带范围内,这种有集中、有扩散的格局可能是经济要素长期运动的主旋律。通过集中过程,可以在较大范围地汇集经济要素,为大都市连绵带输入物质与能量,增加大都市连绵带的整体发展后劲;通过扩散过程,相对均匀地分布城市的功能,使由个别城市集合而成的经济竞争力转化成在较大范围大都市连绵带的区域竞争力,在弱化大城市特大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负面作用的同时,增强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中国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策略

  促进沿海地区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是在市场化过程中经济资源、技术资源、地理要素分布不平衡情况下,中国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合乎规律的选择。根据沿海地区都市发展的特点和体制改革的现状,要通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相结合、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切实推进大都市连绵带的建设。

  一是采取区域规划的形式来推进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通过对相关区域城市之间进行总体规划,提出可以由政府提供的具有共用共享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基础产业发展方向与相互联合与衔接的公共服务。在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供水、排水、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一致性、协调性、接轨性的共同方案,达到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网络状的延伸,实现货畅其流、人畅其行和城市之间“无缝接轨”的目标。珠江三角洲提出“规划同筹、产业同布、市场同体、交通同管、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制、旅游同线”的原则,就是要在珠三角城市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尽管珠江三角洲的上述原则在市场化背景下并不完全规范,但是注重城市之间的沟通、接轨与联合的思路,可以供其他沿海地区加以借鉴。

  二是要深化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通过市场化的组织力量使大都市连绵带内各个城市串联起来,用横向的经济联系逐步取代垂直性的行政管理力量,并弱化城市之间的等级制度,促进中小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按照市场化的方向深化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界定政府的管理权限,降低城市之间的经济壁垒,推动经济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联合、重组与集中。在这一过程中,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应更多地鼓励城市目标向下、目标向外和目标向着周围城市去组合资源和争取资源,而不是目标向上去争取政策资源。在转轨阶段,中央政府甚至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方式,打通区域之间联系的通道,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人员往来、资本流动与企业重组。

  三是对不同地区的大都市连绵带采取差异性的发展策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大都市连绵带具有这样的特性: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强,经济市场化与外向化程度较高,城市群密集,应该更多地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经济增长后劲来推动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大都市连绵带上存在以下特性: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力量薄弱;城市群结构不完整,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大都市之间空档过大,经济联系较弱。要有针对地重视推动大都市的产业扩散,同时要重视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四是重视大都市连绵带基础产业的共同发展。要在交通运输、能源、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一致性的策略,协调好上下路、上下风、上下水城市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通过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强化大都市连绵带的土地利用。除了工业厂房以外,要严格限制低层、低密度建筑在大都市连绵带的城市之间无规则“爬行”,为大都市连绵带保留弹性增长的地域空间。

  五是注重建设好大都市连绵带沿线的工业园区。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水平应该由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的竞争力水平体现出来,要通过产业园区的规划,将具有不同规模、所有制形式和上下游联系的企业集中于一起,在各具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内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大都市连绵带工业园区的专业化水平与集聚效益。对各个工业园区的绩效考核,应该采用工业增加值、出口贸易额等工业发展指标作为主要标准,制止利用工业园区宽松的管理政策无节制地发展

房地产业的倾向。

  大都市连绵带是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单个国家或者面积狭小、地理毗邻、经济发达的国家之间的一种区域发展现象。顺应这一经济发展规律,研究我国沿海各个地区大都市连绵带的现状与问题,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出合理的对策,将一定会促进沿海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要通过十一五前期的规划设计与政策动员,在经济区域化发展过程中,促进沿海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内外兼修”的产业密集区域,成为

中国经济的核心成长区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