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北京现代商报: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我国技术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01:40 北京现代商报

  FDI(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了中国自主研发还是抑制了中国自主研发?业内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很大分歧。昨天,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针对这个问题,举办了一场“FDI与中国自主研发”的研讨会,专家们对这个问题表达了不同意见。

  FDI可促进内资企业自主创新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红领、李稻葵等教授共同合作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FDI的增加可以促进内资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报告认为,在某个行业中,FDI企业所占的销售额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则该行业中新产品比例将会上升0.29个百分点,而科技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则会上升大约0.02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平均则会增加500个左右。报告还认为,FDI的进入起到了对民族企业重新洗牌的作用,洗牌过程中,那些研发投入不力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或破产,或被外资兼并,但留下的企业变得强大了,FDI促进了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虽然短期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并不明显,但从长期看,技术外溢是一种必然现象,是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一种潜在成本,因为免费搭车的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迟早会变得足以与跨国公司抗衡。

  外企技术转移只能靠竞争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软科学组织处处长赵刚并不认同上述报告的结论,他的调查表明,“促进论”没有明显的事实联系,而内资企业自己的技术外溢却很明显。其主要原因,一是制度上不能保证,另外企业在吸收新技术方面的能力比较差。

  刚刚在国内推出新书《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则重申了他在书中的观点:中国靠外资引进技术这个模式基本上是失败的,这是中国内资政策的失败,能够使外国企业转移技术的原因只有一个——竞争,这包括来自其他外资企业和中国私营企业的竞争。限制私营企业发展就等于限制竞争,限制竞争就等于限制技术转移。

  黄亚生还对“技术外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外溢”不是简单的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转移。“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有我所定义的技术外溢。”黄亚生直言。他还指出,国外研究表明,溢出效应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体制下表现最为明显。

  民企应和外企同样待遇

  “以前我们在政策层面上的把握不足,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如何增强溢出效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他同意

清华大学这份报告的结论——外资对自主产权有促进作用,但技术外溢不明显。

  张燕生以苏南模式为例来谈政策层面上的问题。他指出,以前苏南模式是要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进入,对外资有一整套的政策、机构以及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对民营企业却完全没有。现在苏南已经认识到以前的错误,开始注意吸引本土资金,重视对本土企业的政策配套。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也倾向于外资的“促进论”,但他一再强调,“我们要重视的是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而且要有制度激励机制,要有严格的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黄亚生则认为,外资进入是受到大量补贴的,而民营企业则没有。中国的问题根本不是对外开放过度,而是对内开放严重不足。中国的金融和法律体制严重地限制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滞后人为地给外国企业造成了商业空间,导致外资的大规模的进入。

  商报记者 杨雪婷 J108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2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