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打好了能换来好工作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5:1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高尔夫和商场的关系很好理解,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主角———富人,而和职场的关系则微妙得多。高尔夫打得好,看似与工作无关,但在应聘500强企业时,却总能得到附加分。虽然“落选者”对此颇有不服,但CEO和人力资源总监就好这口。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和企业文化契合的一种表现吧。最近,GOOGLE在高尔夫球场上面试李开复的举动,更让人看到了高尔夫在打球以外的价值。难道精通一项玩乐消遣的运动,真的能发挥换来职场的光明坦途?
高球面试只是“营养品” 商业高尔夫聚会和在高球场上进行面试,实际上就是整个商业活动的一个环节。但具体操作上,争议却不少。不少有这种做法的大公司不太愿意公开承认,犹抱琵琶半遮面,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陈丽芳对高尔夫面试的评价是“Goodidea”,但她认为,也仅限于此。毕竟,要把一个跨国公司的人才计划放在高尔夫球场上寻找答案似乎不太正式,也不太职业。作为一个人事考官看来,会不会打高尔夫其实和在工作中的能力表现并不完全等同,甚至还有点距离。和普遍被理解成的“打球过程中,可以暴露出室内面试难以察觉的脾性”截然相反的是,陈丽芳认为,“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人在休闲娱乐时表现出来的状态能够等同于他在办公室里的表现吗?陈丽芳笑言,“如果仅凭球场表现来决定对方是否能胜任某个高层管理职位的话,那恐怕我们只能招到中老年人了。”的确,这招只适用于有点年纪、有点财力又打算找下一个高管职位的人。能熬到这份上的,肯定不是职场新人了。“打高尔夫是要有钱、有闲、有点年纪的人才感兴趣的运动,一般年轻人不太容易喜欢的。”陈丽芳用“一日三餐和营养品的关系”来形容招聘中的高球主义。虽然高尔夫在商界和职场是一个很好的调和手段,但常规、专业的招聘途径,仍是主导,是不能缺少的“一日三餐”。用高球来观察一个人的工作思维方式非常欠妥的,还可能因此流失大好人才。光吃营养品,不屑主食,终究要营养不良。 关键看行业、看个人 其实,同样玩高球,有人一杆把自己送进了大公司,也有人虽然赢了球,但仍没有成功的,原因不在公司,而是在个人。能在高球场面试的,一定是经过了层层选拔、过关斩将,才可能有这样的“礼遇”。海外猎头COCO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通常,客户要跟对方有过几次接触后,对其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和职业素养认可后,才会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考察要求。高尔夫算比较新式的一种,但对不会打的应聘者,会采取其他方式,不会特别苛求,也不会因此对应聘者不利。一般IT、房产、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公司比较喜欢能打高尔夫的人。”由此可见,高尔夫只会是面试中的一个辅助和补充手段。“对应聘者来说,是更好的了解潜在雇主公司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对公司来说,是在相对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考察潜在员工的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和忍受压力的能力。每日(夏天/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