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鲜为人知的一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感受新加坡(二)本报记者 李慧莲

  “全世界选用,新加坡制造。”曾经想过新加坡这个花园之国、旅游之都是制造业大国吗?至少我对此没什么印象。今年9月下旬的一天,当我坐在新加坡莱佛士城会议中心的经济发展局制造业峰会现场,心不在焉地欣赏会议开始前所播放音乐和一个专题片时,专题片的这个结束语让我大吃一惊:这个地图上仅是一个小圆点的弹丸之国,竟然有世界一流的制
造业。

  对新加坡制造业名气的漠视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无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张铭坚在会议上说,制造业是新加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为新加坡的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在未来亦将如此。“不幸的是,我在海外碰到很多公司总裁,都表示这是新加坡鲜为人知的一面。”

  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

  新加坡这鲜为人知的一面究竟在其经济发展中处于何种地位?听完几位发言者的介绍,大致可以有这么一个印象:制造业在新加坡过去40年的独立岁月中协助她发展与成长。这使新加坡从1960年代的劳动密集阶段发展到1990年代的资本和科技密集阶段。但这种情况后来发生了点变化。据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林瑞生介绍,10年前,当制造业对新加坡的贡献正走下坡时,政府曾考虑要不要放弃制造业。不过,政府经过详细考虑后决定不放弃,并设下目标要让制造业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25%的水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从1993年到2003年期间,新加坡制造业每年复合增长为5.7%,去年,制造业的增值占该国经济的28%,雇员人数占就业市场的22%。

  新加坡在很多工业环节上是世界第一或达到领先水平——世界上70%近海的石油钻探平台、35%的飞行中检字盘设备和30%硬盘驱动由新加坡制造。在太空维护、修理、全面检测和润滑剂添加方面也居亚洲第一。

  不愿放弃的理由

  新加坡为什么不愿放弃制造业呢?林瑞生说出五大原因:制造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这有助加强国家应对环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它推动了服务业的增长,因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新加坡相辅相成的增长双引擎;它创造了各个技术水平的工作;它能在其他经济领域创造衍生利益;它为发展科研创新打造一个活跃的平台。

  在这样的考虑下,新加坡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仅没有减弱,在某些程度上还有加强。总理李显龙在去年国庆群众大会上曾说过,新加坡有把制造业产值增加一倍的目标。这就是经济发展局在这次峰会上公布的制造业发展愿景:到2018年,新加坡的制造业产值将比2003年倍增至3000亿元,而制造业对经济带来的增值也将倍增到8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将高技能制造业工人的比率从总员工数量的32%提升至50%。

  在达到这些目标的同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估计,从现在至2018年的全新制造业投资项目将能每年创造大约15000份工作,以及为其他相关行业创造另外6500份工作。

  新加坡有一套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在这次峰会上,经济发展局首次公开六大计划与策略,以加强新加坡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新加坡的供应链管理实力、加强本地的企业生态环境、培养更优秀的制造业文化并提升员工的技能、扩展新加坡和其他市场的联系、致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本地的科技和创新研发工作,以及提升新加坡的供应链管理实力等。

  这个目标的确很吸引人,但要实现它也并非易事。不过,林瑞生依然充满信心:“我们独特的强项是:规模小、反应敏锐,因此可以迅速捉住新的机会。我们也有良好的科技实力、亲商的营业环境及被评为世界最佳的工作队伍。”

  一流的劳工队伍

  林瑞生的底气尤其是在劳工队伍方面的自信,我们在采访中经常有所感触。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界人士,言谈之间,话内话外无不透露出这种自豪感。当然,他们有这样的实力。新加坡劳工队伍已连续26年被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调查公司(BERI)评为世界第一。即便如此,他们对这个问题仍具危机感。李显龙在今年环球企都的开幕晚宴演讲时宣布,新加坡将设立一个全国制造业卓越奖,以表扬那些在新加坡运作并达到世界级标准的制造业公司。他说:“获奖者将是制造业的楷模,进而鼓励其他公司进行创新,吸引更多公司和人才,促成一个充满活力和革新精神的经济体。我们不只生产别人设计的产品,也必须将制造业和研发工作结合,从而在创新过程中创造价值,成为独特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李显龙的话除了显示新加坡对制造业的倚重之外,还透露出新加坡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重视。在一个午餐会上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张铭坚对我们说,新加坡在过去40年来,已经发展出优秀的制造业文化。新加坡人已拥有制造尖端科技产品的技能。不过,制造业的发展面貌正在迅速改变当中,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并提升员工的技能。

  在这种认识下,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在继续培养更优秀的制造业文化和提升员工技能等人才培育方面的计划也相当广泛、具体:颁发崭新的全国卓越制造奖,以便提高大家对于新加坡世界一流制造业的认识;制作一系列有关已改变的制造业环境和就业机会的电视节目,以便加强民众对这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为老师、学生和社区举办有趣的厂房游;加强各个阶层的技术教育,以便符合改变中的工业需求;广泛的技能培训计划,以便让员工能接受新技能的培训。

  中国是取代者吗?

  这样重视制造业的新加坡,如何看待同在亚洲的另一个刚刚崛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总体而言,新加坡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是充分肯定的。但我们并没有听到对两国制造业的直接对比。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不过,有一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从事飞机系统供应和宇航器件设备制造的美国汉胜公司亚太区总裁吴博韬9月28日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制造业大会上表示,新加坡作为本区域主要的宇航器件设备制造基地的地位,在接下来5到10年内不会轻易被中国取代,因为新加坡还是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但他并不否认,中国的学习进度很快,过一段时间后会迎头赶上。

  吴博韬说,目前汉胜公司并没有在中国开展活动,不过在当地有为客户提供宇航器件维修保养服务。他认为,中国要作为一个宇航配件生产基地,在现阶段还无法符合汉胜公司在生产要素和及时交货的速度等方面的要求。“我们看重的不是便宜的劳工,我们制造并供应到美国的配件,所涉及的制造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我没有参加这场会议,无法得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这里转述的是《联合早报》的报道。从新加坡回国后不久,就赶上中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加上自己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因此,更不知对这位吴总裁的话该做何评价。

  不过有一点我相信:在新加坡政府这样煞费苦心的安排下,这个以前“鲜为人知的一面”应该会进入更多人的印象中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