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经周评)经济学家只有五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9:04 荆楚网-湖北日报

  文/覃万钟

  最近骂经济学家似乎成为一种时髦。

  曾经有个调查,经济学家中最获大众认可的是郎咸平和吴敬琏。可就是吴敬琏,前不久关于股市的一番言论就招来质问“你代表谁的利益”。

  北大教授林毅夫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马上有人骂他:这是有钱人的说法。

  其实,林毅夫的意思是:要给穷人创造条件,让穷人增加收入。

  张维迎等经济学家,肯定企业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曾经对顾雏军表示支持。结果顾雏军出事之后,有些人把张维迎骂得狗血淋头。

  有人认为,经济学家成为小群体利益、而不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道德和良心,发表了很多不负责任、导向错误的言论。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不仅树起的靶子往往断章取义,而且掺杂了太多的道德评判。不排除少数学者见利忘义的可能性,但我相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利用他们的智慧、知识和精力,研究了很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国家的进步、观念的解放、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他们的巨大贡献。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又说,内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丁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社会学,他的这种判断究竟有什么依据呢?

  有些人和丁教授一样,认为经济学家不埋头做学问,成天在报纸和电视台露脸,到处演讲、参加活动,不务正业;这些人认为,这种经济学家名气虽大,但学术成就有限。

  但是,我们需要埋头做学问的学者,更需要对社会有用的经济学。如果经济学家埋头书斋,不接触、了解和研究现实社会,不对当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不对紧迫问题提出解决意见,经济学的价值何在?它难道只是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吗?

  经济学家参加活动、四处讲学,他们传播的理念和方法,能让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和工商从业者———学习一些经济学知识,理解一些经济现象,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很多事情。

  当然,经济学家也是人,人都有逐利性。经济学家通过讲学来获取报酬,合情合理合法,有什么不对?

  有人认为经济学家不应该热衷当官。可是,有些职位比如国务院及各部委研究部门、央行的很多管理岗位,不是经济学家,恐怕难以胜任。为了保持经济学家毫无必要的、概念化的“纯洁”,难道一定要让不具备才能的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吗?

  当然,经济学家也有分歧,也有对错。但是,我们只有听到更多经济学家的声音,才能增加辨别是非的能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