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现货抛售价恐越拍越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2:3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11月11日,在国家储备铜竞价销售公告的第3天,国内市场铜价突破了10月以来一直运行的37800-38300元/吨的区间,一举冲上了39000元/吨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铜价更是连续突破了4000美元、4100美元的大关,周五LME铜价单日上涨97美元,报收4105美元,比10月31日收盘上涨193美元。很显然,国储这次释放库存的效果并不理想。

  应当说,国家储备局这次释放库存的初衷是好的,正如国家储备局物资调剂中心负责人所指出的那样,国储局选择目前抛铜主要出于两个目的,其一是缓解铜需求紧张局面,另外一个目的是抑制铜过快的产能增长,配合国家对铜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

  铜价的上涨主要在于全球经济增长所导致的消费迅猛增长,以及矿产开发投入不足所导致的产量增长不足,铜市场供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所造成的。历史性的低库存就是最直观的表现,这些推动铜价上涨的因素正如上周公布的9月OECD领先指标连续5个月上升以及智利政府铜业委员会Cochilco将智利2005和2006年铜产量预估下调那样,每天都在市场上客观地演绎着。

  任何违背价格基本规律的行为不仅不会对市场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反而会加剧市场的动荡。至少目前来看,那些看到国储铜竞价销售公告后放弃了以37300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买入交割的机会,而寄希望于9月16日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现货铜的消费企业恐怕要非常失望了,这次的拍卖有可能使得价格越拍越高。

  笔者认为,全球性商品的价格走势遵循竞争市场的基本原则,即在这个市场上有许多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对于铜价的走势和定位,就是要依据以市场定价为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每个人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我们在通过调控努力争取全球最大消费国定价权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是否也有定价权呢?如果有的话,为什么铜价在1400美元时国际铜业巨头联合减产100万吨也没有遏制铜价下跌的势头呢?一次次的事情告诉我们,市场是最伟大的老师,在铜价的分析和预测上,仅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更多的是看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1月14日 第七版)

  作者:本报特约作者张雪峰发自洛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