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第三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 > 正文
 

蔡昉:农村问题的沿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 20:35 新浪财经

  2005年11月12日,第三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开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就“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为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发言:

  蔡昉 : 没有不同意见,争论的部分已经在写作的过程中达成了共识。刚才林教授把
三农政策的回顾讲了一下,觉得已经没有什么补充的了,但是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我最近想了一种概括法。

  我们也可以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经济改革之前,中国农村普遍地处于一种贫困状态,当时我们有2亿5千万人口是处在不得温饱的状态,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可以概括说那个时候我们处于一个贫困陷阱。刚才两位就是讲了改革以后的情况,我们微观环节激励机制问题解决了,效率提高了,在农村市场的政策上也进一步改善,因此也解决了生产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

  现在农民收入已经大幅度提高了,但是问题在于它的提高幅度没有城市居民的提高速度快,这样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我可以再进一步把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看作是一个温饱陷阱,就是说它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相对于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来说,它还没有解决致富的问题,因此是处于一个温饱的陷阱之中。如何突破这个陷阱是我们三农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第一次改革,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是给你解决劳动自主权和积极性的问题,那么下一步的改革是在微观激励机制上基本上解决了的,更多的是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上进行。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我们在制定“

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提出要用
科学发展观
统揽我们新世纪的发展和改革,同时在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想对于打破徘徊了十几年的温饱陷阱有一定的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