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企业国际化之路的关键因素论坛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 19:13 新浪财经 | |||||||||
第三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峰会于2005年11月12-13日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远见中国传媒集团、《远见》、美国百人会主办。《东方企业家》、上海远见广告有限公司承办。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华人企业国际化之路的关键因素的论坛实录: 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下午的论坛是由百人会举办的论坛,论坛的题目是华人企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各位企业家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百人会来主持华人企业国际化之路的论坛,今天有很多的媒体朋友在问什么是百人会,是怎么组成的,为什么只有一百个,借这个时间简单的讲解一下,百人会是在1990年在美国成立,由著名的教育家加州大学校长田常林博士,著名的建筑师贝先生,还有著名的音乐家马友友先生筹组了百人会,它的目的主要是结合华人在美国的力量,希望能够提升在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大中华地区和美国之间的各项交流,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等等,百人会主要是由各行各业的杰出美籍华人共同组成,目前的成员有136位,在亚太区的成员有15位,接下来我放一个很简短的四分钟的录影带,这是有关百人会很简单的介绍。 今天早上的演讲主讲嘉宾曾经特别提到,目前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时机,也特别提到从1978年到2028年50年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一个盛事,甚至有人谈到汉唐盛事的再现,我们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未来25年更需要更多的华人,全球的华人来参与,让我们能够真正的做到超越汉唐盛事,早上的时候特别提到了CHAT的新概念,C当时是指中国,H指的是港澳,T指的是台湾,A应该解释成为美籍华人,今天在座的百人会定位就必须是美籍华人,我们在两岸三地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各种推动,也希望有这些美籍华人作为一个桥梁,来推动,来带动,来协助,今天这个主题就很适合在今天的场合来谈,今天邀请的三位主讲第一位是陈五福先生,第二位是陆弘亮先生,第三位是程美玮先生。我们华人企业要走出国际化之路有很多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案例,包括比较著名的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包括TCL并购了法国的汤姆森,这个是属于电视机和DVD的部分,还有就是法国的阿尔卡特,早上明基特别提到了并购了西门子手机,这也是蛮重大的并购案,这些案例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去了解,从品牌的观念来讲有些人说要走国际化可能要自创,有些需要收购,从百年老店从西门子,惠尔普他们的自创和索尼,三星是不同的方式,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两方面都在进行,最成功的自创的有海尔,在国外已经小有名气,想要靠并购的当然包括联想,包括TCL借助并购把品牌打到国外,要走国际化人才是一个成功的关键,人才要靠培养也需要整合,三星在整合国际化过程里面为什么那么成功?三星里面最成功不为外界知道的就是它的国际化过程里面非常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打进美国新盖了一个美国村,任何人要到美国去先送到里面六个月,在里面全部讲英文,给你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及格了就可以外放到美国,要打进中国来也盖了一个中国村,进去都讲中国话,生活、习惯经过六个月的培训,所以对于管理技术培养,高新技术培养都是不遗余力,每一年的预算高达60亿韩元,从文化上来讲更是需要去考量的,像TCL并购汤姆森,中国的同事有两万个,法国的同事有九千个,并购在一起之后所产生的文化冲击是非常大的,也里面就牵涉到认同度的问题,法国这些员工会认同TCL派主管来,怀疑的心态,恐惧的心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击,所以是用强势领导还是共识领导,中美文化,西方管理,东方管理很多的冲突都在里面展开了。 根据上面谈的题目,今天特别邀请了这几位来跟大家谈一下,大家主题发言之后我们有一个主题的对话,然后在座的朋友可以提一些问题,首先有请陈五福先生作报告。 硅谷著名创业家 陈五福: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各位见面,今天要讲两个内容,第一个是讲新创和创新,第二个是讲投创和创投。新创一般就叫做创业,就是新创一个事业,新创这个东西在台湾非常多,很多新创是没有创新的,我们要创造价值可能新创的事业里面要有创新的成分。创新就是要在做的新的事业里面有一部分新的成分,新不是创业本身的新,通常在创新的领域可以有几个方法,一个是在技术上创新,有新的发明,新的发现,平常来讲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在高科技领域很多新创的产业都有技术上的创新成分,另外一个是市场的创新,创新就是发现一个新市场,创造一个新市场,这是很大的创新,另外是在营业模式上的创新,这三点是比较重要的几个创新的模式。 在我自己的创业过程中很幸运有机会能够很早走入创业这条路,很幸运的刚好这个环境是在美国创业,在美国创业在高科技创业没有创新成分是不可能做创业的,因为美国的科技已经走得很前了,很多东西已经很成熟,只是作为一个新创的话是比较困难的,一种模式是把价钱降低,还是想办法创造新的价值,蓝海策略是有一块饼在那边,有几个方法是把它变大来分享,另外一个方法从这个饼衍生出其他的产品,其他新的方法,和它合作创造一些价值,这是比较好的方法,公司上市大部分都不需要很高的市值,很注重的是创新成分,美国在2000年技术的价值非常低,大部分的技术价值都非常低,在最近这几年来大部分创新的成分都会发生在营销方式上,大陆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大陆走的成功的创业是销售上的创新,总结来讲往前走的话需要看到更多人创业,在新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创新的部分,创新就会和人家有不同,在不同里面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且有一个门槛,使竞争者不容易进入。 另外一个就是创投和投创,创投有一个基金投到新创的产业去,投创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做创业,我也到2000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走到第二线来帮忙人家创业,所以我是走入投资的行业,我是走在蛮前端的,所以也叫投创,投资以后和投资者一起创业,我不但投了资金,是希望这个创业团队更成功,做创投和投创究竟有什么不同,等到公司快要上市了没有什么风险了再投,台湾大概有两百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但只有一个投资方式,早期创投是很早就进入,最长时间再出来,投创和创投都有自己成功的机会,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做投创在很早期就投入,要根据很抽象化的东西来做一个投资的约束,可能会需要这个领域里面相当熟悉有自己的看法,做投创的人做投资的领域是非常狭窄的,投创的团队应该是开过公司的人。不管是做投创还是创投,成败重要的决定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团队,我们需要的不是每一个团队的成员都是超人,每个人要不同的互补,变成很强的团队,第二个是市场,新公司最容易成功的机会进入一个蛮小的市场,市场会跟着成长,在小的时候就切入,大公司还不会来进入,因为大公司进入的门槛非常高,在大公司不想做的时候就接入,等市场变大的时候已经很稳固了。第三个是技术,高科技的技术作用就是做一个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最后也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才把事业做成功,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都是像闭门造车一样,环境单纯一点,竞争者没那么多,可以自己把产品做完了再带向市场,现在因为技术的发达,做产品的时候顾客不是要产品,而是要售后服务,现在做一个创业者要有技术团队,能力团队,要和上下游做一些策略的联盟,当公司做出产品的时候,可以使顾客使用,这么小的公司,有限的财力所能做的就是产品,把策略伙伴合在一起。 谈到有一些新的投资机会,未来的很多机会都是在注重服务,用这些技术来提供服务,辅助我们健康的管理,而不仅仅是医疗而已,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使人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可以延长人的生命时间,如果大家要创造科技技术的话,新的方向就是能源的发现和发明是很重要的方向,我的墓致名就是创业、创业,再创业。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接下来有请UT-斯达康总裁陆弘亮先生发言。 UT-斯达康总裁 陆弘亮:大家好,我的中文很小的时候是在日本学的,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国,我的中文程度到中学为止。我今天探讨的是关于我们的品牌,在国际化时候的品牌还有研发。 现在中国的企业有很多的公司开始要往国际市场走的时候,在品牌的方面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从我们的经验看一下国际上是怎么建设这个品牌,如果有品牌的时候可以带给一个公司什么效果,如果有品牌以后公司卖的价格会更高。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是1973年,当时我就看到日本的丰田,当时的丰田是最烂的车,那时候卖的一部丰田是三千美金,当时日本的质量也是没有到一个国际水准的品牌,但是今天的丰田就不一样了,它甚至有另外一个品牌叫菱治,他们最近把菱治的牌子拿回日本,一模一样的车型贴了菱治以后可以卖40%以上的价格,这样就对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利益。本田在1972年把第一部的车子卖到美国,本田以前是做摩托车起家的,它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没人相信它能够从摩托车做成一部车,一开始完全是用摩托车的技术它做成一部车,今天本田也是很重要的企业,在美国丰田和本田比当地的车子,沿海地区卖得更多。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企业是没有达到一个国际水准的质量,但是他们慢慢的把质量做成他们最最重要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丰田在企业里面有一个口号是改善,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继续的把以前的问题再继续改善,现在从日文变成一个英文,每一个在做企业的或者在做工厂的都会听到这个,我们公司现在在中国发展的时候也经常用这个,这个就是继续的改善,比如他们的一个工厂刚刚开始的时候做一个车,但是三个月以后工厂会马上会变每三个月以后他们的工厂会继续的改善,如果不回到他们的工厂,三个月以后马上就会变另外一种方式来做他们的生产,现在对我们公司也好,对中国的公司也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UT-斯达康是从中国开始的,中国是我们的母市场,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在1991发展的,当时没有一家任何一个厂商提供产品是在国内进行生产的,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每一个通讯设备都是从国外带进来的,UT-斯达康是第一家在中国生产的通讯设备,现在绝大多数的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当我们在国内能够做好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产品带到国际市场,这个品牌上面是不是能够卖给其他的市场,现在我们也是从2000年UT-斯达康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上市的时候我们是99%的销售额都是从中国国内来的,当时只有三百万美金是对中国以外的市场,慢慢逐步的我们把产品从三百万再做到一亿六千万,去年做到将近三亿,我们今年做到五亿美金的份额,我们逐步要往国际市场的时候,别人没听说过我们的名字,我们的产品卖到国际市场的时候,也是有同样的问题,UT-斯达康当时进入中国的时候也同样面临到没听说过UT-斯达康,当时的公司非常小,当时的企业在1995年销售额只不过到一千万美金,去年做到27亿美金的份额,再从1995年到2004年我们成长了两百七十多亿,做品牌的时候,在国际市场也好,在中国也好经常要把质量提高,如果麦当劳在美国是很便宜的,但是它的味道是可以被人接受的,如果不好的话多便宜也是没人要的,同样我们的产品不能够被接受的话,没有任何的长处我们也会被淘汰,中国的市场也好,在任何国家市场也好这个是非常残酷的,我们怎么能够继续把我们产品的质量继续提高,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和品牌一起成长的时候,这个企业会面临到很大的危机。 在日本,特别是我们现在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我们在日本是分量最大,每个月不准有0.05%的东西坏,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接受你们的质量,万一如果我们不能达到这个的话,就会处罚我们,这个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是将来中国的企业,甚至于我们同行的企业,中兴通讯也好,华为也好,联想也好,海尔也好,这个是和品牌价值一样的质量。 丰田的三千块美金的车,其实是可以用信用卡就可以买到的车,当时这么便宜的车现在变成一个全世界能够代表最好车质量的代名词,这个从我们的公司也好,也是很多公司要走上国际化的最重要方面,另外在华尔街里面如果有很好的品牌,一般的股价会比没有品牌的公司提升25%到30%的价格,国际市场化的时候不能够把价格放在第一,而是要把质量放在第一,我们现在也是逐渐的迈向国际市场,我们面临几个事实,国际市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甚至于我们在印度的市场,最近有一个经验是西门子比我们的价格便宜30%,这也是很可怕的事情,换句话说在其他的市场有很多名牌的公司要为了扩展自己市场分量,甚至于能够牺牲自己的价格,现在有很多的运营商慢慢在重组,美国的运营商一直在重组,但是供应商就没有变,我们在将来的竞争会更激烈,在更激烈的时候我们如果用价格来竞争的时候,这个企业会面临到很大的危机,我们尽量把我们的毛利提高,用研发的能力和力量来尽量的和其他竞争对手分开,这个对我们公司来说要尽量把第一个产品带到市场上,这个是对我们公司创新,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企业文化。 最近在五月份我们请了公司主要的管理层去开会,和一个教授一起做将来的战略,那时候就问我们自己的那些主管,到底UT-斯达康最大的长处或者和其他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哪里?百分之百的人说是创新,因为UT-斯达康有创新的产品,一般来说UT-斯达康在中国被认识的是小灵通开始的,很多人认为小灵通是一个很落后的技术,但是UT-斯达康做的小灵通已经用了3G的技术,我们在很多的技术里面含量有很多的新一代的软交换,还有一个IP的技术,我们是世界第一家在移动的市场上体现的,而且世界上做得最大的软交换公司也是UT-斯达康,我们自己开始要做研究,我们是比别人开发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家公司有交换机了,如果要做交换机就要做最新的交换机,就是把我们把软交换的产品带到市场的时候,我们就用最新的技术。 从研发和我们的品牌要做起来的时候,这是把企业做好最主要的两点。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谢谢陆先生,陆先生也特别提到在品牌创新里面,日本的丰田车种都要改成比较像外国的名字,这个改名很成功,台湾一个很著名的企业叫宏基,为了国际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把它原来的名字改名叫ACER,我们国内的企业名字都比较喜欢用音译,比如我到长虹去,长虹要走国际化,我就建议它的英文名字改一下,接下来有请程美玮先生来作报告,程先生的经历非常的完备,他几乎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做过了,他现在是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这之前担任过通用电气中国董事长兼CEO,在之前又担任ATMT做过台湾的总经理,也做过中国总区的总经理,现在有请他跟我们讲一下。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程美玮:各位来宾下午好,华人企业要走向国际必须做大做强,通过整体企业支援来达到这个目标,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国际、国内汽车工业整合的观察和建议,我认为规模化经营是汽车工业最明显的特点,它为整合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首先汽车产业链条很长,设计、机械、电子涉及多各行业,所以在很多国家都是资助型的产业,其实汽车企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例如建设一个年产15万辆的汽车企业,需要大约125亿元的投资,花费两年左右时间,根据我们在汽车行业的经验,一个汽车企业年产量为20万辆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25万辆才不会获兼并的危险,30万辆才具有价格竞争力,汽车产业的整合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一扩大企业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利益能力。第二减少重复建设,避免盲目竞争和资源的浪费。第三获得技术和人才储备,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竞争力。第四快速进入新兴市场。第五重组业务,优化业务流程。 在过去的100年,尤其是过去的30、40年里,福特公司的经历多次整合,从一家美国的本土汽车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汽车集团之一,例如通过在欧洲收购的沃尔沃,捷豹、路虎我们结合了高级轿车的制造经验,丰富的产品线,扩大了欧洲市场份额,通过收购马自达汽车公司的33%的股权,我们成为它的第一大股东,日本汽车企业在开发和生产的优势,加强了我们在日本和整个亚洲的地位,而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巨头也经过了这一整合过程,可见整合是汽车工业的必经之路。 在过去的40、50年欧洲不断进行着资本和资源的整合,独立整车商的数目已由上个世纪5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左右,在过去的100年里,在美国汽车企业由最初的1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三家,当前全球汽车产业6+3的局面已经形成,他们是通用、福特、戴克、日产、大众、丰田等六大集团,再加标治、雪铁龙、宝马、本田规模稍小的公司,不少专家认为未来全球将形成五到六家超大型的整车制造跨国集团,即五百辆俱乐部。换句话说到那个时候年产400万辆的汽车企业将很难有生存的空间,下面我们从整合的角度来看看,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如何,它有什么样的问题。 2004年中国有120多家大大小小的汽车厂商,年产量507万辆,而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现在只有三家发源于本土的整车企业,通用、福特、戴克,在德国也只有大众、奔驰、宝马三家,2004年世界三大汽车厂商,通用、福特、丰田总产量分别达到890万辆,770恩万辆,747万辆,都大于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而同年中国最大的四家汽车集团产量分别为一汽集团有一百万辆,上汽集团85万辆,长安集团58万辆,东风集团53万辆,导致的问题很多,研发能力弱,产品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综合竞争力差等等,下面来看一组数字,中国大多数的汽车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不到2%,而跨国公司在这方面投入的比例为5%到10%,差不多四倍到五倍,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人均劳动生产力为整车6.5辆,福特汽车公司为22辆,国家统计局报告2005年一到九月全国轿车销量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9%,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总体形势是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觉悟平均提高更加提醒,越来越关心企业品牌,产品保质售后服务和综合实力,价格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由于缺乏规模,缺乏竞争力,国内大部分中小型汽车企业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他们面临了越来越严重的市场挑战,生存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小,国内汽车企业的出路何在?我认为国内汽车工业应该借鉴国际汽车工业整合的经验,通过并购,战略联盟,参股,控股的手段做强做大一个企业,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在国内走向国际的关键。 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整合对于国内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新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改委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以优势互补,资源分享合作方式结成企业联盟,对于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的企业集团和联盟,国家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其实国内有些眼光的汽车企业也意识到了整合的重要,已经在采取积极的行动,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长安汽车集团,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过去短短几年,长安集团通过合资、兼并、重组,从一家位于西南重庆的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拥有重庆、南京、河北、南昌四个生产基地的大型汽车集团,生产长安、福特、铃木、江铃,并且已经具有独立研发和生产自主品牌的能力,这也为今后走出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我的观察在未来得日子里,中国汽车工业将加快整合的步伐,我也对国内汽车产业的整合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盲目贪大,求快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外汽车企业整合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第二,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引导必须要的,但应该避免过多的行政干涉,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由竞争和自主审核。第三希望过程在WTO框架协议指导下,逐步的对外资企业开放市场,允许外资汽车企业有更大的自由参与国内汽车行业的重组、整合,更好的发挥外资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的优势。以上是我的发言,供大家参考,下面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共同思考。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谢谢程美玮先生,国内在发展汽车工业也许可以借助它的经验,缩短一些学习的过程,少交一些学费,上海市最近正在发展服务业,也特别邀请了苗先生到市政府去谈怎么样在上海市把整个服务业,流通业的渠道建立得更加完善一点,接下来有20分钟的时间是互动提问。 提问:我来自台湾,从事风险管理行业,如果我们同意企业的存在目的是为了提供人民需求的满足,那么我们也同意马斯罗的理论,制造业也有技术和市场的承受度的考量,在文化产业,我们也看到在美国电影魔戒可以创造出好几倍的利润,还有大长今,是不是在华人的投资理念这一块是不是被忽略的?有请陈五福董事长帮我们谈一下关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的看法如何,以及有没有一些限制? 硅谷著名创业家 陈五福:投资是要追求回报的,投资的东西一定要创造市场价值,一定要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个是跟着时间,跟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来改变的,走过一个需要更多的阶段,就会要更好,再来就是需要个性化。现在的投资的确从生产这部分创造价值比较困难,会转向比较软性的层面,娱乐、教育、健康是人类没有止境的需求,那里创造价值的空间是无限的。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文化内容的投资会越来越多,第一代台湾出国的大部分都是理工的,所以都是开发IT、制造业,新一代的比如说分众传媒就是一个新的观念也是属于创新,我们也看到很多文化内容的创新会越来越多。 提问:请问一下程先生,最近有一个报道说中国大陆由于汽车市场的所得成长得非常快,在2020年以后会变成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是继电视机、手机这些产业之后,中国在汽车工业上又要崭露头角,中国在手机和电视机由于区域性,文化上的使用不同产生了一些价值,中国现在的手机也是不断在附加价值上创造引导,在汽车工业这个领域里面,中国是不是也能创造出以自己国情为导向的汽车?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程美玮: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美国是第一1700万辆,日本是第二600万辆,今年中国的市场可能会达到580万辆,明年中国就会排第二,差不多全球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投资,所以建立了很多的生产线,所以这个量可能超过以后中国市场所需求的量,大家就会把价钱降低,用质量来竞争,用品牌来竞争,在2020年左右中国的市场的量会排第一,会超过美国的市场,这样中国的汽车企业一定会有竞争力,会把成本降低,质量提高,而且会建立品牌。可以用汽车零部件的企业来做一个例子,以前在94、95年零部件的合资,没想到它的质量是国际的质量,而且成本低于供应商,我们去年从中国采购了10亿美元的零部件,在北美和欧洲的公司也都是往这个方向走的。怎么样把自己的品牌建立,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是代表低成本的,高质量的车型,把品牌打出中国的市场,慢慢可以外销到国际市场,所以我们的看法是中国的品牌车子以后一定会外销到国际市场,只是迟早而已,而且量有多大,最终要把品牌品牌、成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中国市场那么大,在中国市场能竞争,一定可以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提问:请问程先生,刚才说年产15万辆车的产能需要125亿元的投资,如果不是滚动投资,一次投资建一个35万辆轿车的产能企业,按照你的估算应该投资多少钱,如果一家中国的轿车企业排名在十名以外,如果要有30万辆轿车的产能,您会给它一个什么建议,如果是滚动发展的话,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滚动发展?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程美玮:我刚才提的是用国际投资作为一个例子,我们的经验在中国投汽车制造厂成本可以降低,因为15万,20万,30万这个是在欧洲,在北美市场,因为人工费很高,很多都是机器人生产组装汽车,可是在中国应该利用中国的优点,就是我们的员工成本低,而且技术人员都是很努力,都是很愿意学怎么样生产汽车,可以把组装厂的成本降低,从中国的市场来讲,这个量是可以减低的,把成本减低就有一定的利益,我们开始得到国家的批准,我们在重庆建厂的时间是低于别的国家的,这是因为我们有滚动性的投资,我们把厂设计成15万辆,我们造这个工厂的时候是一步一步的投资,我们开始是两万辆,然后是五万,上个月把我们的厂扩到15万辆,这样的建立是有竞争力的,不需要120亿的人民币投进去,这样的话对自己的竞争和成本都是有帮助的。 提问:请问一下陈五福先生,您现在怎么样看待互联网产业?有人说现在互联网产业出现了不少的复苏的现象,您对搜索业,网络游戏是怎么看的? 硅谷著名创业家 陈五福:互联网曾经有一阵子是炒的很热的,2000年下来以后互联网虽然是受伤最重,但是其他的产业也是受伤的,这五年以后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当时因为有泡沫化的原因,这个投资失败是因为太多的投入使大家都赔钱,但是对最终的用户是非常好的,互联网会继续的发展,因为这是每个人必要的工具,以投资的观点来讲,现在还存在很多的机会。 提问:请问一下程先生,我年初的时候采访北汽福田的总经理,他说汽车行业的经济规律已经有所改变,现在做大型客车一万辆就已经达到盈亏平衡,好象和您的规模化观点有所矛盾。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程美玮:这个是可能的,因为中国人工的费用比较低,而且大客车是一个特别的车型,所以它的市场竞争和轿车和商用车不一样,面对的客户群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利润会高一点,因为价格高,竞争对手也比较少,像轿车的竞争对手非常多,所以生产量高,成本降低,质量要好才能竞争,中国的消费者也都看到,轿车的价钱天天在降,这也表示合资企业还有国内的汽车公司都在把生产量提高,它的质量也是提高,这样成本降低就可以竞争,前几年中国的轿车价格是超于国际的价格,慢慢中国市场轿车的价格会在国际的价钱范围,可能也会低于这个价钱。 晓龙基金会执行长 曾宪章:谢谢,今天百人会的专场讨论到这里结束,谢谢各位的参加。 主持人:谢谢百人会的几位嘉宾的精采演讲,今天大会的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