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房产商大批突进石油业 低调突围重重关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2:54 东方早报 | |||||||||
当宏观调控将房地产市场的虚火降下来之时,怀抱大笔资金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不得不另谋“钱”途。现在,在能源紧张形势之下,石油产业正成为他们进军的目标。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石油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龚家龙曾向早报记者透露说,长三角多家房地产企业今年正转行投资石油,其中有数家在上海排名前20的开发商不仅在上海、南通、舟山等地进行石油储备投资,有的更
经过一番周折,早报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些开发商中的一位———龙江(化名)。一开始声言决不接受采访的他,在记者保证不透露公司名称的情况下终于向早报透露了沪上开发商转投石油的鲜为人知的内情。 二十多家房地产型油企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像我们这样规模的民营油企在上海已有47家,其中大约有一半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而来的。”龙江向早报记者透露说。 龙江的油企规模如何?记者从这家公司的一份简介中看到,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达5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石油的勘探、开采、炼化、运输;原油、成品油、燃料油的进口;石化产品的生产销售。这几乎已涉及了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石油产业链。 不仅如此,他的企业在上海、南通、舟山还拥有多个油库、码头和炼油厂。其中,仅他们托管的炼油厂炼化能力每年就可达300万吨。此外,他的公司正在计划收购的韩国群山油库是当地最大的油库,储油量25万吨。他的公司还拥有两艘油轮,主要从事沿海的成品油、燃料油的运输。今年计划进口原油、燃料油400万吨,2006年计划进口1000万吨。 而记者从其他渠道拿到的另一份企业资料更显示,龙江的公司与国内石油行业巨无霸———中石油集团也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进口国外原油、燃料油,共同进行油田的勘探、开发。资料上透露,目前他们已在和中石油共同投资开发苏里格气田。该气田据称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最大的气田,占地4800平方公里,储气量5000亿立方米,总投资300亿元人民币,主要供应北京市用气,而龙江的公司就在其中占有49%的股份。 民营油企的雄心还不止于此。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已经有一家民营油企正打算筹建中国第一个燃料油现货交易市场,而目前全球一共也只有三个燃料油现货交易市场。 为何投身石油业 对于沪上房地产企业争相投奔石油的原因,龙江表示,这和今年中央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有一定关联,但并没有绝对关系。“经过多年井喷式发展,房地产企业早就想转型。而今年正好中央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加上国内能源需求很大,市场广阔,民营企业进入后的空间很广。” 据了解,今年2月份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放宽了民营油企的市场准入:民企可以参与石油行业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包括石油勘探、开采、加工以及成品油销售。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龙江没有道出。石油产业是大投入大产出,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条件涉足。商务部今年6月份公布的《成品油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就为民企染指石油设置了一道高不可攀的门槛:民营企业涉足成品油批发市场,必须拥有4000立方米油库和30座加油站等条件。 “能一下拿出那么多资金投入这个产业的,在国内恐怕也只有前几年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办到。”某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说。 低调突围重重关卡 尽管如此,龙江依然对民营油企当前面临的重重关卡深感困惑。“到目前为止,石油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四大通行证’(成品油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成品油/燃料油进口许可证、国内矿产勘探开发许可证)对民营油企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我们只能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他看来,所谓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相当一部分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不屑于做或来不及做的事情。“像燃料油,两大巨头都认为这块市场利润比较小,不屑去做,因此我们就把这作为切入点。” “中国的民营油企其实相当脆弱,无论是资金、份额、资源还是政策空间都无法与两大巨头相提并论。更何况,大部分民营油企都还在申报牌照的过程中。在当前这种政策条件下,我们不希望受到太多关注,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龙江最后唏嘘地说。有位业界人士随后告诉记者,号称国内迄今规模最大民营石油“航母”的长联石油,当初就是因为犯了这个“大忌”,以致坊间常质疑其是否有向国有石油三巨头“叫板”之意。也正因此,长联石油在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疲于理顺各种关系。 作者:早报记者 陈其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