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见习记者张伟霖北京报道】11月2日,天大天财大股东天津大学最终将手中股份“折价”和盘托出后黯然退场,而天津民企鑫茂集团正式入主。
收购报告书显示,天津大学股权的转让价款以天大天财截至9月30日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2.39元为基础,确定转让价格每股2.98元,总计8936.31万元,溢价25%。但据记者了解,天大天财在8月公布的2005年中报中,其每股净资产为4.55元,也就是说转让的每股净
资产在3个月内折价了47%。
为何资产会出现如此急剧的缩水?原因在于,在鑫茂集团入主前,天大天财进行了大量的计提,共计金额24565万元,而这也使得三季度末出现了2.9亿元左右的亏损,而在中报时天大天财的亏损额仅为3321万元。
作为老字号的高校概念股,天大天财一直引人注目,但其第一大股东天津大学的管理能力却一直被人诟病。在天津大学掌权期间,让外界看到的更多现象是其不断通过频繁的股权买卖,即快速组建公司,再找到下家甩手倒卖,以争取溢价。而其在业务经营上则一直没有起色。以近期天大天财牵扯的一起纠纷为例:天大天财与其原料提供商日本信越在原料价格上出现争议,双方甚至在近期进行了国际诉讼,而天大天财也对此进行了高达1.2亿的计提。
而问题出在2001年天大天财公司与日本信越化工公司签订的《长期销售和采购协议》上。据悉,该协议的履约期限长达六年,但期间因原料价格问题双方就曾进行了三次修订。
上海投资研究所首席分析员朱长春对此指出,该起法律诉讼是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所导致的;主管采购业务决策者当初签署长期产品供应协议,而在该协议中的价格条款却是内容僵化,大量采购却不顾及市场波动因素,显然违背了国际贸易中长期战略合作中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定单采购是分阶段协调控制的。
天大天财自上市以来从股市上募集超过了10亿人民币,而现在其净资产已不足7亿。期间天津大学由最初持股41.21%,通过两次出售股权套现直至目前的24.43%,现在最后一笔股权交易落定,天津大学将不再出现于天大天财的股东名单中。(11C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