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过度促销成商业欺诈温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3:45 今晚报

  先提价再打折、虚假清仓……这些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规范促销行为将被整治。商务部近日发布了《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流通领域不正当经营及促销行为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有关部门还将明确规定零售商支付货款的最长期限、拖欠供应商货款行为的具体表现及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等。零售商频繁使出促销手段

  据一家外资超市负责人介绍,超市促销行为已经成为每天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周要由总部制定促销计划和内容,各店要根据周边消费环境和特点策划相应活动。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将自己印刷的促销海报发送到居民社区。

  购物抽奖、产品打折、“满200送100”……各大超市商场中频繁推出的促销活动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类似情况也在其他业态出现,商场、专卖店乃至街边小店的降价行为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大多数消费者恐怕没有意识到,这种绵延不绝的促销攻势背后大有文章。过分的价格竞争已经成为滋生商业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的温床。过度促销源于零售商转嫁风险

  很多商家促销行为不规范,误导欺骗消费者情况屡见不鲜。如先提价再降价,原价成了商家随便定的幌子,其实商品从未按“原价”销售过。再如“买一赠一”,商家并没有提供等值赠品,而是用价值更低的商品来代替。虚假促销之所以愈演愈烈,背后有着相当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虚假促销,另一方面是零售商向供应商大肆收费。

  零售市场利润率较低,一家大卖场如果月销售额在三四百万元很难维持。而卖场数量又在急速增长,为了吸引人气和保证日销货额,商家纷纷搞起“价格战”以维持现金流周转。而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只能由供应商来负担。由于目前流通环境中“渠道为王”局面形成是长期博弈的结果,供货商普遍实力较弱、又不具备独立的销售平台,对于商家行为还不具备反抗实力,最终结果只能是大零售商向上游供应商转嫁风险。据了解,有关法规征求意见稿5月份就已经下发到相关企业。即将出台的《办法》规定了零售商不得向供应商收取或变相收取11种费用,这其中包括“店内码费”、“店铺

装修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等等。

  沃尔玛人士表示,国家对进店费等相关费用的管理和控制的确会大大降低超市商品销售以外的收入,这迫使大家不得不练好“内功”,但对于规范经营的企业这也是净化市场环境、拉平起跑线的机会。同时,节省下来的费用还可以用做促销活动资金回馈消费者。“和谐商业”路还很长业内人士透露,有的供货商10万元销售额中各种费用就占去4万元,但是为了配合超市源源不断的促销优惠活动,很多供货商只好在产品上“动脑筋”降低成本。例如采取在面粉中掺淀粉或大包装改小包装等手段。而流通环节中的种种不规范最终还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天津中小供货商协会杨女士介绍,目前北京、上海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条例规范流通领域的不规范行为,而本市地方法规可能要等全国性法规正式出台后。目前国家集中治理流通环境,赋予了行业协会举报、通告、综合治理等方面职能,但是行业协会并没有强制执行力,谁来监督、如何监督都是棘手的问题。执行问题如果不理顺,新的条例必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杨女士还建议,处于弱势的供应商各自为政、信息不通,应当联合起来建立自我保护机制,成立供应商联盟,筹划行业规范、协商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经营方式和市场经济秩序。结成联盟以后,供货商可以行业身份与零售终端谈判,通过透明、公平的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而零售商也开始意识到商业公平的重要性,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负责人都表示,进一步的举措还在酝酿中,他们将积极贯彻国家

政策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谋求长期发展。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