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石油金融一体化”呼唤政策性金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09:1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姜业庆

  之所以把题目锁定在“石油金融一体化”呼唤政策性金融上,是因为记者通过阅读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有关资料发现,这两家政策性银行在走出去的战略上有一个重要的交集:那就是在支持对外能源勘探与开发项目,特别是有关能源的项目上有很强的一致性。而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石油金融一体化”的时代到来。

  经济走到

  “石油金融一体化”路口

  石油等能源价格稍有波动,都会在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上反映出来。但是,市场反映出来的价格不仅仅是石油现货市场,相当一部分是由期货市场决定的,也就是有专家说的“石油金融一体化”。

  “石油金融一体化”,就是指借助金融的支持,使得石油企业可以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通,更好地帮助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套期保值、价格锁定和规避经营风险。

  有专家分析,国际上的趋势是石油和金融已经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

  我国的情况呢?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国际石油市场上重要需求国之一,为了使我国在市场价格形成与市场游戏规则制定上具有更大影响力,就需要大规模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是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这类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有学者分析,因为目前我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时,石油

天然气产业和金融业是分开考虑的,因此,我国的石油企业必须在“走出去”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

  “走出去”呼唤政策性金融支持

  对于“走出去”战略,无论是国家

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还是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新任行长李若谷,都有惊人的共识:“走出去”业务要重点关注向俄罗斯、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亚非拉等地区和重点国家,支持对外资源勘探开发、设备输出、海外并购等项目。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的海外投资战略,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海外投资不仅是经济行为,而且越来越演变成提高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市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说明,要顺利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从国际资本输出规律看,吸引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比例为11.1,发展中国家为10.13-0.5,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仅为10.09。这种不平衡状态表明,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十分巨大,同时,也说明我国企业“走出去”非常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

  但是,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不确定因素多,国别风险大,所需信贷资金期限长、金额大。目前,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企业海外投资额不超过200万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普遍遇到资金不足和缺乏风险保障的困难。

  不过,开行方面强调,其重点业务领域仍然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及社会瓶颈业务;涵盖的主要是关系国家经济、

能源、金融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还成立若干个海外基金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另外还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和中东一投资财团联合发起成立“海外能源基金”,在融资方面对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走出去”如何进行风险规避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面临诸如政治、经济等现实风险,因此,风险规避就成为了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

  有资料显示,由于当前国际上资源富集的大油田仍主要掌握在西方的国际垄断资本手中(世界排位中前20家大型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导致我国在海外已获取的资源产地大多分布于政治经济不稳定的敏感地区。对此,国家已经确立了专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海外投资险,就可以帮助企业覆盖东道国的政治动乱、外汇汇兑限制、战争和政府征收等风险。

  企业在投资时,还要面对融资等困难。毕竟,“走出去”是要到海外投资,国内的金融机构对贷款的安全性考虑是必然的,由此导致的放款谨慎性是可以理解的。企业应该广泛拓宽融资渠道,规避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比如可以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担保,通过专门的政策性产业基金筹措一部分资金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