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亚自由贸易区:概念已足以让人向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09:1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帆

  公元前2世纪以后的1500年间,联系欧、亚、非三大洲的陆上国际商道只有一条,后人给了它一个充满遐想的名字——“丝绸之路”。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这条商道湮灭了。

  而今,打通欧亚商道的迫切性再次浮现,随之,中亚,一个多年沉寂的地区也因为正
处于这条大动脉的枢纽地位而再次唤醒世界的关注。

  建立中亚经济圈并发展至中亚自由贸易区,跻身全球化时代的诸多自由贸易区中,虽然还只停留在一种更类似于概念的状态,但它的与众不同已经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孙壮志说,“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打通与欧洲的商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

连云港出发经由中亚直至荷兰的
阿姆斯特丹
港口,只需要12天的时间,这比走海运(56天)要快得多。”而其重要性显然还不止于此。

  全球化时代的中亚经济

  中亚五国独立时恰逢“经济全球化”之风劲吹的年代。

  中亚五国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00万,它们1991年获得独立,经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以后,如今正逐步回升,并且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目前,根据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中亚五国的GDP总额已接近700亿美元。该地区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是亚欧大陆跨国交通的重要通道,是国际贸易比较活跃的地区。

  中亚五国独立以后经济曾一度陷入危机,生产大幅度下降,物价飞涨,直到1996—1997年,各国经济形势才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处于恢复阶段。

  最近几年,中亚国家的经济均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各国增长速度不一。由于经济基础不同,特别是在资源占有量上有显著的差别,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拉大。根据中亚五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中亚五国GDP排名依次为:哈萨克斯坦超过400亿美元、土库曼斯坦约123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约90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超过20亿美元、塔吉克斯坦约20亿美元。2002年人均GDP排名依次为:土库曼斯坦约2273美元、哈萨克斯坦约1660美元、吉尔吉斯斯坦约327美元、乌兹别克斯坦约310美元、塔吉克斯坦约58美元。

  中亚国家经济兼有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并以此为起点迎接着经济全球化的考验。

  但是,孙壮志分析说,中亚国家的经济改革并不十分成功,缺乏秩序,出现了很多问题,市场状况出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特点:

  第一,中亚国家的市场发育很不成熟,行政干预比较多。无论是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还是

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都很不完善,具体体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信息不通畅、基础设施落后;

  第二,市场交易和非正式市场交易并存。这突出表现在消费品市场,非正规的商品交易价格很低,中亚国家多数居民生活贫困,乐于接受这种方式,但却给管理、税收造成了许多漏洞;

  第三,各种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对外依赖比较严重。独立初年,中亚国家的市场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消费品供应不足。近些年,国外的商品大量涌入,改善了供应状况,但也造成了对国外消费品市场的依赖;

  第四,市场竞争激烈,开发潜力比较大。许多国家的产品纷纷进入中亚市场。有实力的外国公司不断向中亚市场渗透。

  在实行开放政策后,跨国公司逐渐进入这些国家,外资的进入以及外商带来的先进设备和工艺,使中亚国家经济如久旱得雨,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使它们初尝经济全球化的甜头。然而,外资的进入并未解决各国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甚至使其进一步加剧,仍未摆脱经济附庸的地位。

  中亚的市场机会

  10余年来,中亚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矿产品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依旧很大;二是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产量有所增加;三是机械产品的产量大幅度下降。

  孙壮志分析说,中亚国家由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造成市场上本国产品的占有率相当低,一些国家,如塔、吉、土等国甚至食品都不能自给,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比较严重。

  重工业产品和原料的利用率很低,大都面向国外市场。

  1999年以后,由于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回升,中亚国家的相关行业得到缓慢复苏。通过引进外资,继续进行生产。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黑色金属冶炼工业,其生产完全依靠本国原料,产值在哈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2%,生产的黑色金属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很小,产品内销率只有5%。几乎全部的轧材和铁合金以及相当部分铬矿石都面向出口。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是棉花等原料的重要生产国,加工能力不足,大都出口国外。

  机电、汽车市场缺口很大,需求较旺盛。

  中亚国家的机电产品都已经严重落后,需要更新换代。由于多数中亚国家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等基本上是空白,价廉物美的机电产品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增长,中亚国家对轻型货车和客车有较大的需求。每年中亚国家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轻型货车及其配件,价格比较高。中亚国家对中国的轻型货车十分青睐。中亚国家的电脑普及率不高、机型落后,但发展速度较快。中亚国家的电脑设备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重视轻工业生产,但本国产品无法满足需要。

  中亚五国独立后,都强调利用本国的原料,增加消费品的生产。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收到了一些成效,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本国生产的轻工业产品,但总的来说比率很低。棉纺工业在中亚发展也比较快,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其纺织原料及合资企业的纺织制成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目前中亚国家发展纺织工业的当务之急是吸引外资建立合资企业,扩大纺纱、棉布、针织品生产。方向是由出口原料和半成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出口成品和生产进口替代产品为主,逐步减少进口国外纺织产品。

  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增加较多,但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中亚国家的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包括制糖,糕点和糖果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啤酒和非酒精饮料酿造,奶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果蔬加工,甜酒酿造,油脂加工,烟草加工等。原材料基本来自国内,其产品也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从总体上看,中亚国家肉类加工行业现有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其国内消费需求,但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的技术、设备普遍老化,产品的品种、档次和质量都有待扩大和提高。目前,为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中亚国家每年需从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进口部分肉和肉制品。中亚国家盛产水果蔬菜,果蔬加工和出口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目前,制约多数企业正常发展的突出困难是缺少包装材料包括最简单的玻璃罐头瓶和国际流行的包装材料和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此外,中亚国家茶叶的需求量很大。

  药品市场基本依靠进口,未来难有改观。

  中亚国家进口药品几乎垄断整个市场,进口数量是国内生产药品的2—3倍,其中散装药品占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亚国家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伙伴和商品结构有很大不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出口能源为主,其他中亚国家多出口工农业原料,进口以消费品和机械产品为主,地区结构多元化,与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中国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新疆又是对这两个中亚国家贸易、投资活动的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额增长很快,随着中吉乌公路和中塔公路的开通,双方的贸易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亚经济圈的现实推动

  目前,提出在中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少,其中包括中亚合作组织前身是中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俄罗斯2005年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前身是海关联盟、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中亚五国等。但均是虚多实少,进展缓慢。由于这些国家过分强调本国的利益,甚至出现了“贸易战”、“资源战”和“运输战”。

  孙壮志说,关键问题是这些国家经济实力都有限,缺少“拉动”力量,经济上的支撑较弱,互补性差。如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额1992年为26亿美元,1995年降为4.23亿美元,2001年减为2.04亿美元,10年降到1/10。哈吉贸易额1995年为2.02亿美元,2000年减少为9000万美元。

  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一样,哈、吉、塔与俄关系更密切一些,三国重视与俄罗斯的一体化,而乌、土只在个别领域关心与俄的合作。中亚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近几年进一步增大,地区内部的一体化前景更加黯淡。因此,“中亚经济圈”的形成,要依靠外部力量,特别是中国的参与和投入。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为在中亚地区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安排创造了条件。当年9月的总理会晤上签署文件,决定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进程。2003年9月,在该组织成员国总理北京会晤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未来的合作目标是建立六国自由贸易区。2004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中国将向其他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的买方贷款。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该组织框架内的经贸合作,使中亚经济圈有望形成。

  孙壮志说,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大约可以划分为资源利用型、经济一体化型、政治军事型三大类。打造“中亚经济圈”,实际上是建立经济一体化型的区域合作。它的发展包括以下层次:第一步,建立自由贸易区,自贸区的成员国之间部分或完全取消进口关税和进口限额,实行商品自由流通;第二步,形成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不仅形成充分的自贸区,完全免除区内的进口关税,而且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贸易优惠安排;第三步,建立共同市场,在自贸区和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商品、资本、人员和服务跨国流动的各种障碍;第四步,形成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高度融合。

  兰州大学冯志文分析说,中亚一体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从1994年哈、乌、吉建立统一经济圈到中亚经济共同体,到现在的中亚合作组织,中亚国家一体化在形式上不断完善,签订了形形色色的纲要和协议,建立了国家级别意义上的多个协调机构,但实际上,文件多于行动,会议多于落实,并非制度性的一体化,多是一种行动上的软约束,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动仍不方便,统一关税、汇率困难重重。目前的合作基础仍是较低层次上的经济互补,合作主要在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便利化。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合作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

  中国的中亚机遇

  中国和中亚国家是近邻,拥有多种优势,发展经贸合作极有潜力。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在多个层次上展开,签署了许多政府间经济合作协议,主要有:经济贸易合作协定、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银行合作协定、汽车运输协定、铁路运输合作协议、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石油领域合作协定等。

  中国与中亚国家就共同开发一些重大项目也达成协议。中亚五国政府表示,希望中国的大企业能够到中亚办厂或开发当地资源。中国方面也逐步开始参加一些大项目的建设。中国同中亚国家在轻工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也不断加强合作,成立了一批中国独资与合资企业。

  近年来,中国与一些中亚国家的贸易尽管出现滑坡,但总的来说还是在大幅度增长。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额为4.59亿美元,1997年达到8.72亿美元;1998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为9.556亿美元,1999年增长到13.16亿美元。200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全面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8.198亿美元,其中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贸易额增至15.57亿美元。

  不过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面临着向新的合作阶段转变的任务,中亚国家希望改善商品贸易结构,进口中国电冰箱、电视机和机械设备等;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化肥、兽毛、棉绒、碘等产品。在进一步扩大商品贸易的同时,还要向高层次合作转变,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发展和加强生产、投资、科技、文化方面的合作。

  孙壮志分析说,中亚国家经济的增长态势将保持若干年,其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将迅速扩大,由于拥有地缘和在一些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中国可以成为这些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区域经济合作的起步,“中亚经济圈”的成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经济上的“共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于中国来说,要进一步开拓中亚的市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现有的条件还不足以支撑活跃的跨国经贸往来;

  第二,适应中亚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主动“走出去”。中亚国家的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也由简单的商品贸易过渡到多种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并重,单纯依靠贸易没有前途。可以利用地缘上的便利,到中亚去开发、加工我们所需要的产品;

  第三,最大限度地掌握中亚国家的商贸信息,为内地、沿海地区的企业到中亚投资提供桥梁和通道;

  第四,提升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吸纳各种人才。在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国际资本的投资项目很多,要争取竞标成功;

  第五,全国形成“一盘棋”,在开拓中亚市场方面开展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合作,形成联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